世界名著《月亮與六便士》的經典語錄中,最觸動你的是哪一句?為什麼?

夢痕無忌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本書的作者說的這句話觸動人心,也是這本書中的精華。

最開始買這本書的時候被書名打動了,看完之後,明白了«月亮和六便士»書名的意義,我想月亮大概隱喻理想,代表希望,月亮的光在黑暗中愈顯明亮,如同理想在現實中的閃光點,給黑的夜一道光明,曙光即將來臨之際的希望。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毛姆的作品。講述了倫敦一位中年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如何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隻身前往巴黎,只為尋找他認為要追尋的理想。

主人公認為一切身外物都不重要,寧可食不果腹的那段日子有機會賺到一些錢就買顏料畫布,然後繼續尋找新世界。看到這裡靈魂隨著他被震撼,特里克蘭德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擺脫了世俗。

他的生命中只有一件事最重要,那就是繪畫,一個追夢人,用生命換取夢想的實現,就這樣猶如曇花一現,卻在畫出曠世之作後,得病離開人世,後半生純粹為藝術活著,這也許是他最好的結局吧!

當今社會,有人為追尋夢想的同時是為了那六個便士,有人為了擁有夢想而放棄金錢,和思特里克蘭德一樣。主人公放棄六個便士是因為他的冷靜和理智,以及對人性的洞察,早就看穿了人性的冷漠,為藝術獻身,為靈魂擺渡黃泉的精神令人起敬。

我們生活在世俗的社會里,需要冷靜處理發生的一切事端,給社會一點時間,給自己一點思考,努力做好分內事情,心存善念,感恩藍天白雲下的祥和社會,做好自己。





華姐wy


原文中的表述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裡,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

就我個人來看,這句話用於描述主人公是十分恰當的,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看到了月亮,個人的思想別人無法理解,無法跟別人交流,他確實是十分孤獨的。但,對於處於社會中的大部分人來說,孤獨確是一種相對的自由,沒有絕對的孤獨,人是有社會屬性的,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來滿足精神需求,孤獨是相對自由的獨立人格,每個人在本質上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這也成為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所以當這些地方發生衝突時,人是會感到孤獨的。


陳殊途


在那個時候,有一百個畫家不比莫奈差可同樣賣不掉畫,現在,這些人的畫依舊不值錢。

醍醐灌頂。

我本身就是學畫畫,很多外行的人對你說,別放棄,堅持畫畫,但是你只有家境殷實才能真正去靠畫畫為生。而且書法和畫畫也靠捧,有些畫的特別好,一輩子也賣不了什麼高價。

我也曾覺得自己寫文章很好,以為會有很多粉絲,以為會寫出爆文。後來才越發明白自己的平凡。

並不羨慕主人公從銀行離職去畫畫,對一個家庭來說很不負責任,而且他人品真的很渣。即使把他塑造的再有血有肉,也不為現實社會所接納。


一顆青月亮


“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不得不道出了生活的無奈和掙扎,殘酷的現實根本不允許你做自己想做的事,過你想過的生活,都是在被逼著向前衝,向錢看,完全顧忌不了封存在內心深處那最初的渴望和夢想,最終還是變成了曾經自己不想成為,甚至厭惡的人,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生活如此而已!你我皆是這樣……



男孩會唱歌兒


『這段描寫非常好。』

塔希提是一個綠意盎然的島嶼,巍峨高聳,深綠色的深深凹地是寂靜的山谷。山谷裡光線幽暗,神秘莫測,谷中有水流汨汨的清涼溪流,在那裡樹蔭幽幽的地方,你會感到,遠古時代的生命正以古老的方式存活至今。(《月亮與六便士》第四十五章,南海出版社版第228頁。)


詩二


最觸動的話倒是沒有,情節感覺蠻老套的,就是毛姆的語言表達能力真是超強,看起來很生動,毛姆應該是個生活的冷眼觀察者,對人性的觀察入木三分,譏諷起來也毫不留情,看起來很有爽文的感覺。


花愈花者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問題,我覺得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算不上世界名著吧?不能與《飄》《羅生門》《洛麗塔》之類的並列吧,我感覺這本書更適合那些有些小矯情小清新談談文學。


大追追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毛姆《月亮和六便士》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大二下學期英語老師給我們分享的一句話,至今我仍清晰記得:有的人在陰溝裡翻船,而他們在仰望星空。


胡歌約我今晚看電影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

覺得這句話的說的挺好的所以就只記下了這一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