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最後一段話被刪掉,其中有何深意?專家:學生不能看

歷史圈(4)

熟能生巧這個成語,現在常被形容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去做一件事,就會找到竅門兒,將這件事情變得簡單起來。而熟能生巧這個成語則是出自於《鏡花緣》,在文中是這樣記載的:“唐敖道:'九公不必談了。俗話說的熟能生巧。’”

《賣油翁》最後一段話被刪掉,其中有何深意?專家:學生不能看


▲《鏡花緣》圖書封面

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熟能生巧”的印象是來自於中學課本上的賣油翁的故事。《賣油翁》,乃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篇著名寓言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賣油翁,以其精妙的酌油技術折服了驕傲自大的射手的故事。但奇怪的是,現在我們教科書上所看到的賣油翁其實是不完整的——缺少最後一句話。這是為什麼呢?

《賣油翁》最後一段話被刪掉,其中有何深意?專家:學生不能看

▲歐陽修畫像

01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陳堯諮,這個人的射箭技術非常高超,也因此十分驕傲自滿。有一天,他又在表演自己精妙卓絕的箭術,旁邊的一個賣油的老頭卻神情淡然,只在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的時候,才微微點頭。陳堯諮見他態度如此雲淡風輕,頗為不滿。老頭便看了一眼陳堯諮,然後說出的話讓大家大吃一驚,因為賣油的老頭說,不過是熟悉了罷了,有什麼了不起。於是他也現場進行了表演,他的道具很簡單,一把勺子,一個葫蘆,一枚銅錢。而他做的事情卻不簡單,他將油通過錢孔正中倒進了葫蘆裡,錢孔卻絲毫不沾半點油星。做完這一切之後,老頭告訴陳堯諮,任何事情都一樣,熟能生巧罷了。

《賣油翁》最後一段話被刪掉,其中有何深意?專家:學生不能看

▲《賣油翁》插畫

整個故事看起來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我們現在教科書中每個關於《賣油翁》的版本都會將最後一段話刪去,很多人認為這可能是出版社有意為之,因為出版社對賣油翁這個故事有一定的偏見。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賣油翁的這個故事的最後一段話講的是“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看起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其實有著非常深的寓意。

《賣油翁》最後一段話被刪掉,其中有何深意?專家:學生不能看


02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它包含了兩個歷史典故:其一是庖丁解牛,其二則是輪扁斫論。庖丁解牛的故事和賣油翁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主要講的是有一位姓丁的廚師,宰牛的技術非常純熟,並且還能暗合音律,於是梁惠王讓他向自己展示一番整個解牛的過程,其過程果然精妙絕倫、賞心悅目,令梁惠王都忍不住的感嘆:“善哉!技蓋至此乎?”但是廚師卻十分謙虛,認為自己不過是因為宰了19年的牛,對牛身上的每個身體結構都瞭如指掌,所以下起手來也就遊刃有餘。

《賣油翁》最後一段話被刪掉,其中有何深意?專家:學生不能看

▲庖丁解牛畫像

而“輪扁斫論”講的則是木匠和齊桓公之間的故事:齊桓公讀聖人書籍的時候,木匠輪扁告訴齊桓公,這不過是聖人留下來的糟粕罷了,齊桓公聞言勃然大怒,但是木匠仍然堅持己見,並向齊桓公解釋了緣由。原來木匠的兒子子承父業,也做了木匠,但是當老木匠想要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告訴兒子,讓他少走一些彎路,儘快提高木匠手藝的時候,兒子總是無法領會他的意思。

所以他認為自己多年的經驗和技藝,和領會到的自然規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對於兒子來說,他光從字面上根本無法理解我的教導。以己推人,所以他認為齊桓公讀的這些書,倘若只是沉迷於聖人的書面文字,卻不瞭解聖人的言外之意,那麼齊桓公所讀的書,便只是一些古代聖人們留下來的糟粕罷了

《賣油翁》最後一段話被刪掉,其中有何深意?專家:學生不能看

▲莊子畫像

03

兩個典故都是出自莊子,其中深重寓意都值得我們思考。庖丁解牛告訴我們成事貴在堅持,經驗貴在積累,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的雕琢。輪扁斫論則告訴我們,只靠死腦筋學習是無意義的,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是不一樣的,所謂的經驗之談,對於未涉世事的人來說如同糟粕之談。就像之前網絡上流傳的那句話:“讀過那麼多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所以,堅持雖有用,也要有方向。所謂的經驗之談,倘若不自己去親身經歷一遭,那麼經驗之談,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於是,在現在的人看來,將最後這句話放進教科書中,可能會讓年幼的孩子們產生一些類似讀書無用論的誤解,所以才將其刪減。

結語

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迷茫期,在學習別人經驗的時候,倘若不生出自己的見解,便容易被別人的步伐牽引著走。但其實在現實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這個時候,最不應該的就是輕言放棄,只要堅守方向,挖掘自我,相信努力總會有回報的。

參考資料:《賣油翁》《鏡花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