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早就答应茶友们写一篇普洱茶(本文只以古树生茶为例)冲泡攻略,昨晚又跟很多茶友聊起普洱茶冲泡技巧的问题,普遍认为,普洱茶在茶圈的地位很高,高到“仰视”“深不可测”的地位,很多人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来描述。抛开源头,从饮茶人自身来看,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3点:一是喝不到好(真)茶;二是不会冲泡品饮;三是没耐心喝。这就是坎,一旦迈过了,或许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今天,我们围绕“一个口诀”,来带领大家来逐步解开喝茶时常问起的“三大疑惑”,让您更会冲泡普洱茶。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一个口诀:

——高温出高香

经常喝茶的朋友会发现,开水泡出的茶会更香,而水温低泡出来的茶香气则弱得多。这就要追溯到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也称为“挥发性香气组分(VFC)”,是茶叶中易挥发性物质的总称,茶叶的香气也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茶香,实际是不同芳香物质以不同浓度的组合,表现出不同香气风味。即便是同一种芳香物质,不同浓度,嗅觉表现出来的香型都不一样。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主要有中低沸点和高沸点两大类。中低沸点的芳香物质,如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这类物质往往在普洱茶晒青毛茶的加工杀青环节已经大部分溢出;而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如苯甲醇、苯乙醇、茉莉酮和芳樟醇等物质,都具有良好的花香,这主要是鲜叶经加工形成的,是决定茶叶形成良好香气品质的关键。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高沸点芳香类物质,经沸水冲泡才更容易挥发溢出,茶叶的芳香特点也才能更直接地体现出来。因此,“高温出高香”是确保普洱茶“香高味醇、厚重甘甜”的品质特征充分展现的一个重要“口诀”,沉迷于普洱茶迷人“挂杯香”的朋友可要牢记了。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三个疑惑”

疑惑一:普洱茶出汤后,盖碗(壶)盖到底该闷盖还是开盖?

有了“高温出高香”这个“口诀”,到底该闷盖还是开盖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由于普洱茶主要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压制加工而成,茶叶外形条索粗壮肥硕,干茶尤其是存放数年的干茶大多呈墨(黄)褐色,基本不存在绿茶“鲜绿”的特色,保持茶叶颜色的观赏性不是冲泡普洱茶的基本要求,普洱茶干茶品质特点并不娇贵,耐烫、耐泡,加之茶叶本身的抗氧化性,仅仅数小时的闷盖不可能出现“闷出馊味”的问题,从“高温出高香”的出发点考虑,为保持盖碗(壶)内温度,确保盖碗(壶)内香气物质不挥发溢出,普洱茶出汤后,盖碗(壶)闷盖为佳。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疑惑二:冲泡普洱茶时,反复煮沸的水到底能不能用来泡茶?

茶的世界里,经常有人说不要用反复煮开的水泡茶,所谓“千滚水”对人体有害,在烧水的过程中,水分不断蒸发,盐类物质就会逐渐增多,这些盐类物质本身口感不好,同时反复烧开,水中的铁、钙类物质也会不断增加,还会与茶叶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影响茶汤的品质。当然,有些专家从化学、物理学、医学等角度拿出了多学科交叉的论据,理论如此,似乎不可反驳。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但是,作为饮茶的人,我们不仅要问,水不能反复煮,根据“高温出高香”的口诀,又要沸水泡普洱才更好喝,那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当然,有人建议每次往烧水壶里注入刚好够一盖碗(壶)的水,这样烧开后刚好够一次冲泡,然后再加水,再烧……看着都累吧,古树普洱有那么耐泡,这得反复精准注水多少次,喝一泡普洱茶怎么就那么难呢?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实际上,水真的那么柔弱?煮两三次就煮坏了?再泡出来的茶水就不好喝了吗?不见得吧?毕竟沸水泡出来的普洱肯定更好喝。在实际操作中,一壶水1升左右,烧开后泡茶,以容量150ML左右的盖碗为例,出汤后倒入350ML公道杯,无论个人品饮还是几个好友一同品饮,基本都是连续两次冲泡,而后置壶,水温冷却(短时间水温变化可忽略,可正常冲泡)。如此算来,一壶水最多反复煮沸3-4次即可饮完。以目前的条件都是以电水壶煮水为主,饮茶中水温降低不大,复煮后水沸即断电,无论是水蒸发,还是铁、钙、盐类等物质的析出,影响都不大,对人体的伤害更是杞人忧天。当然,我们极致追求尽量不饮用反复煮开的水泡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以追求好的饮茶口感为主,只能退而求其次,未尝不是正确选择。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疑惑三:冲泡好的普洱茶汤到底该热饮还是冷饮?

“喝开水容易致癌。”这是个梗,在这里说起来更是一句玩笑而已。实际上沸水从烧水壶倒进盖碗(壶),再倒进公道杯,而后再分进品茗杯,经过损耗此时茶汤的温度是不高的(40-50度左右,具体温度随各环节停留时间而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测一下),完全符合人口腔品饮要求,所以“喝开水致癌”对于喝茶来说只是玩笑话而已。那么,冲泡出的普洱茶汤,到底是该趁热喝好还是冷了之后喝好呢?答案当然是趁热喝好,“高温出高香”依然是重要原因之一,趁热饮茶,茶的香、醇等特点才能尽量呈现,在口腔中的变化才更明显直接。

【茶言茶语】“一个口诀”带你解开普洱茶冲泡中的“三大疑惑”

有些朋友爱喝冷茶。即便是在茶桌上,为他奉上一杯热茶,他喜欢等茶冷了之后再一饮而尽。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冷茶更解渴。其实,解渴是一般饮品的基本功效,茶当然也是如此,即便是冷水也要比热水更有解渴感。如果只是要达到解渴的目的,又何必喝好茶呢?喝好茶,当然是要喝茶的好,喝它的特点。而有部分内含物质丰富的茶,茶汤热时入口唇齿留香,回甘明显,茶汤冷之后入口,反而苦涩、酸感尽出。究其原因,由于茶叶中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等部分内涵物质在水温较低时,便不溶解,出现苦、涩等口感,甚至是茶汤变浑浊等现象。

所以,趁热(温)喝茶,才能不枉费一杯好茶,这也是对一杯好茶最基本的尊重。

(以上为个人观点,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茶友讨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