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船山區以購助扶 主播帶貨“嗨”翻全場

10月29日上午九點半,一場“以購促扶”活動在遂寧市船山區龍鳳鎮棕樹村黨群服務中心廣場拉開帷幕。來自區紀委監委、區委巡察辦、龍鳳鎮黨委政府等聯繫部門的工作人員熱火朝天地採購特色農副產品,不到三個小時就為棕樹村村民解決了積壓的農貨,現場交易農雞鴨鵝等家禽40只、南瓜300斤、紅苕200斤,成交金額1萬餘元。此外,區紀委監委還聯合區融媒體中心進行實時直播,有效擴大了棕樹村特色農產品的社會影響力。

遂寧市船山區以購助扶 主播帶貨“嗨”翻全場

圖為,船山融媒體中心主持人劉鵬(左)進行實時直播帶貨

以購促扶 解決銷售難題

“像紅苕、地瓜、冬瓜這些東西,留在地裡要變老,摘下擱一段時間又要變壞。”藉著這次“以購促扶”活動,村民們把家裡積存的農產品都拿了出來。

棕樹村距龍鳳場鎮5公里,現如今雖然修好了4.5米寬的公路,每逢趕集也有專門的班車接送村民,但是,體力仍然成為了村裡老人前往集鎮售賣農產品的障礙。“我們村老年人口居多,腿腳不是很便利,揹著沉重的農產品到場鎮售賣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負擔。” 棕樹村村委會主任陳建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

“今年我和老伴種了不少紅苕,自己吃不完,有想拿去鎮上售賣的念頭,又因為腿腳不便利打消了。感謝幫扶單位,讓我直接在家門口就賣出140多斤紅苕。” 64歲的棕樹村村民唐紀強語氣裡滿是喜悅。

遂寧市船山區以購助扶 主播帶貨“嗨”翻全場

扶助措施好 村民努力跑

活動結束後,賣出了8只土雞的村民張君德帶記者參觀了他的家禽養殖棚。“這邊是鴿子,這邊是烏骨雞,這邊是肉鵝……”

養殖區域地面乾燥,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張君德已經掌握了較為成熟的飼養技術。“這些年來,幫扶幹部們幫我買雞苗、幫我找銷售渠道、教會我飼養方法,還幫助我修房子……在他們的幫助下,我還清了債款,摘掉了窮帽子,建起了新房子,現在還有了一點存款,也得到了區裡的表彰。”說起現在的生活,張君德眼裡全是自豪。

遂寧市船山區以購助扶 主播帶貨“嗨”翻全場

幫扶畫牆上 感激留心裡

與棕樹村黨群服務中心對望的,是該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共有10戶26名村民居住。白牆黛瓦,花木成畦,“故事小院”四個紅色大字在牆上顯得格外醒目。

“十面牆上畫了十個故事,講的都是這些年來幫扶幹部和扶貧對象之間的點點滴滴。比如產業基地迎豐收、給貧困村民送棉被、扶貧幹部到村民家宣講政策、幫助村民抬條石,都是根據真實的故事繪畫下來的。”陳建向記者介紹說,“通過打造‘故事小院’,開展感恩教育,激勵了村民脫貧致富,目前看來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來源:四川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