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屠”白起為何要坑殺長平45萬降軍?臨終之言,道出其中無奈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聯手滅智氏,三家分晉,拉開了戰國七雄爭霸的序幕。在200多年的戰國時期中,湧現了眾多的名將。其中,又以戰國末年的四大名將最為人熟知:白起、廉頗、李牧、王翦。

四大名將身經百戰,每個人的手中,都沾染著無數的鮮血。但是,要算殲敵最多的,其他三人加起來都比不過白起一人。根據梁啟超考證,戰國期間總共戰死兩百多萬人,而白起就佔了一半。

“人屠”白起為何要坑殺長平45萬降軍?臨終之言,道出其中無奈

從伊闕之戰的嶄露頭角,到長平之戰的最後一戰,白起為秦國攻下了大小城池七十餘座,為秦國一統六國奠定了基礎。於秦國而言,白起是戰無不勝的戰神,而於其他六國而言,白起卻殘忍弒殺的“人屠”。

特別是長平之戰。白起在長平之戰中,不但擊殺了趙國將軍趙括,還在趙軍投降之後,坑殺了45萬降軍。自此之後,提起白起,在人們腦中浮現的就是一個殘忍嗜殺的形象。

然而,白起是否真就是生性殘暴?其實不然。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之時,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從其臨終自省之言來看,白起的內心是非常清楚長平殺降一事,是罪大惡極、有違道德的。但是他還是依然這麼做了。只因他是秦國的將軍,這是他作為一個統帥所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人屠”白起為何要坑殺長平45萬降軍?臨終之言,道出其中無奈

艱難取勝,45萬趙軍歸降

長平之戰秦國贏得並不輕鬆。在白起成為長平之戰主將之前,秦軍與趙軍已經是對峙了三年了。長期的消耗,已經使得秦國國內損失巨大,而前線也存在著糧草短缺、士卒傷病的情況,嚴重影響著秦軍的戰鬥力。

後來秦國用反間計挑撥趙王與廉頗的關係,趙軍的統帥換成了趙括,情況才得以改變。得知趙軍換帥,秦國也秘密將主帥換成了白起。

在白起的指揮下,和趙括的“紙上談兵”,秦軍很快的就取得了突破。最終,趙括在被圍困46天之後,親自率兵突圍失敗,被秦軍亂箭射死。

趙國軍隊因為無主將指揮,45萬士兵向秦軍投降。白起答應了他們的投降。

“人屠”白起為何要坑殺長平45萬降軍?臨終之言,道出其中無奈

坑殺降軍,無可奈何之選

長平之戰後,一個難題擺在了白起的面前:如何處置這45萬的趙國降軍?

押解回秦國?

要將這45萬人全部帶回秦國,必然是一件極其困難且耗費資源的事情。而且在押回秦國的途中,這些投軍發生暴亂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秦國前線的軍隊數量與降軍相差無幾,武力鎮壓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而且就算是成功押回秦國之後,秦國也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時間,才能讓他們為己所用。而長平一戰,已經使得秦國元氣大傷,如白起本人所言: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從在長平最後的決戰時刻,秦昭襄下達的全國動員令也能看出這一點:

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男子趕赴前線作戰。

“人屠”白起為何要坑殺長平45萬降軍?臨終之言,道出其中無奈

就地釋放?

在那個全民皆兵的時代,這些俘虜被釋放回去之後,很快又會再次出現在趙國的軍隊之中,成為抵抗秦國的力量之一。那麼,長平之戰的勝利,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擺在白起面前的,最好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全部殺掉。

這樣做,不但讓秦軍沒有了後顧之憂,而且還極大的打擊了趙國的實力,讓趙國在未來無兵可用。同時,還可以震懾他國,以振秦國軍威。

可以說,殺降,是白起作為一個將軍,在戰場上為秦國的未來爭取的最大的利益。

“人屠”白起為何要坑殺長平45萬降軍?臨終之言,道出其中無奈

結尾

白起作為一個將軍,領兵打仗所向披靡。但是作為一個人,他卻是突破了規矩的底線。而突破底線的行為,都是利在眼前,禍在長遠。

天道輪迴,幾十年之後,在趙地新安,同樣發生了一次毀約殺降事件。只不過這一次,被坑殺的對象變成了秦軍。

end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

我是菜菜,更多精彩內容,關注【菜菜說文史】。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喲~

想獲取更多知識,可以點擊下方卡片,搜索【白起】

搜更多精彩內容

白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