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不過江東,是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嗎?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

項羽不過江東,是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嗎?

楚霸王項羽

這位秦末農民戰爭裡的一代英雄,以楚國貴族後裔的身份,拉起無堅不摧的鐵血虎師:無論是鉅鹿之戰破釜沉舟痛擊秦軍,還是彭城大戰裡三萬騎兵一箭穿心,胖揍劉邦的五十萬聯軍,全是載入史冊的戰場奇蹟。"西楚霸王"的威武,兩千年來傳唱不停。可就是這麼一位不停書寫奇蹟的"西楚霸王",卻終於在垓下大戰裡,沒扛住死敵劉邦的大軍圍毆。被一路追到烏江後,江邊的亭長勸他過江回江東重整旗鼓,他卻一句仰天長嘆:"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然後就在江邊死戰一場,最終愴然自盡。

那麼問題來了,倘若項羽不那麼"愛面子",硬著頭皮過江了,接下來的歷史走向,是否真有可能來一個歷史大反轉?或者說,項羽寧可自殺也不肯過江,僅僅因為面子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

江東真的能成就大業?

比起後來令孫氏家族雄踞南方的江東來,秦漢之際的"江東",不完全是一個概念。

當時的江東地區,以《史記》的記載,西南方向有秦朝故將趙佗割據稱王,福建方向也有越人聚眾起事,協助劉邦攻打項羽。另外昔日項羽的故地彭城,也被漢軍收入囊中,昔日楚國大司馬周殷也倒戈投降,雙手給漢朝送上戰略要地九江。在地圖上覆盤下就知道,項羽這號稱"地方千里"的江東大本營,此時只剩了會稽郡這一小塊地方,而且正處於漢朝三面夾擊下,已然是末路困境。當然,別看戰略態勢困難嚴重,但江東子弟兵的驍勇善戰,當時也是天下聞名。理論上說,倘若項羽回去後,當地上下一心,即使面對漢朝圍困夾擊,理論上說,項羽也是有得拼。但另一個現實困難,卻叫這個可能性,只能停留在理論上——江東的經濟條件。和後來的東漢三國時代不同,此時的江東地區,經濟還處於嚴重的蠻荒狀態。照著《史記》裡的形容,那簡直是"無積聚而多貧"。其農業生產尤其落後,幾乎還處於刀耕火種階段。就算江東真如亭長誇耀的"眾數十萬人",單是戰爭需要的軍糧補給問題,就足以把不擅建設的項羽急到頭大。這樣三面被圍的戰略態勢,外加貧困的物資儲備,過了江的項羽,又能支撐多久?但最重要的原因,卻是另一條:民心。

民心盡失

項羽馳騁戰場多年,屠城坑殺、煮人燒人都幹過,給百姓留下了殘暴的印象,當然會認為他就算當上一國之主,恐怕也是個暴君。所以才會發生這樣的事:當項羽逃到陰陵迷路時,一老農給項羽指出的"逃生之路",竟是通往一片沼澤——死路一條。原本有望逃脫漢軍追殺的項羽差點因此喪命。這件事估計讓項羽心裡拔涼,自己民心盡失已經顯而易見。再比如,項羽死後,搶奪項羽一部分屍體而受封侯爵的騎司馬呂馬童,早先正是項羽的馬伕,追隨項羽參加大小戰役無數,多有立功,在項羽大封天下時卻啥官職也沒得到,仍是馬伕一個,憤怒、失望之餘背棄項羽轉投劉邦——部下有功卻做不到大力獎賞,人家看不到前途,誰還死心踏地跟你幹?背叛就成了必然。對於項羽渡江的假設,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顯然看得很透徹了,他在《烏江亭》中寫道:"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的情節,是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大家都知道,《史記》不僅是一部史學鉅著,同時還是一部文學作品,在大英雄窮途末路之時,為他安排這麼一個保全其氣節的悲壯場面,從文學表現來說,無疑是一個妙筆。

通過司馬遷的描述,讓人們記住了一個有情有義的蓋世英雄,而不是屠城坑殺,殘暴無比的西楚霸王,項羽如果地下有知,應該是會滿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