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的莫扎特

馬車上的莫扎特


據說莫扎特的靈感,主要是來自馬車上。的確,莫扎特是音樂家中的旅行家,足跡遍佈了整個歐洲。我們能夠從《林茨》、《哈夫納》、《布拉格》等等曲子中,聽得出馬蹄的得兒~得兒~聲。


對於作曲家來說,旅行是必要的。因為寬廣是藝術的生命,要海納百川,要多多益善,才能讓生命的色彩,儘可能地淋漓暢快,讓生活的廣度,儘可能地無限延伸。


馬車上的莫扎特


相對哲學的處處否定,藝術是肯定性的,恰如同莊子所說的“道”,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所以,那個用 17 種文體寫《尤利西斯》的喬伊斯,才有這個底氣說“流亡是我的美學”。同樣,流亡也是莫扎特的美學。


但流亡對於莫扎特,又不僅僅只是美學,它更多地成為一種煉獄。莫扎特的流亡,並不只是旅行,而是一種“飢來驅我去”的無可奈何。讀一讀莫扎特的傳記就可以知道,他流浪各國受過多少刁難和委屈。


馬車上的莫扎特


只是,莫扎特不管這些,他更多地是在為自己的天才負責。他不僅僅是為稻粱謀,更是一種為自己天才尊嚴的自我獻祭。為了不屈居人下,如莊子筆下的自由鳥,“不蘄畜乎樊中”,揮一揮衣袖把大主教“炒”了。所以日後的漂泊,說到底還是他自己的選擇。


為了超越平凡的生活,就“註定現在暫時漂泊”。辛豐年先生慨嘆,莫扎特的人生是那麼的不純(主要就忙於生計而言),但他的曲子卻如此純淨,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馬車上的莫扎特


是啊,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就是能夠像莎士比亞一樣,一隻手寫悲劇,一隻手寫喜劇。


最後,用賀拉斯的一句詩,送給流亡的莫扎特:“那跨過大海的,改變的是頭頂的天空,而不是我們的靈魂。”



馬車上的莫扎特


文中音樂D大調長笛與絃樂四重奏來自瑞鳴音樂專輯《重奏之美》。作曲:(奧地利)莫扎特 這首樂曲是莫扎特早期重要代表作之一。清亮悅耳的長笛在優美的絃樂背景上鋪展開,多種聲部樂器相互交織、呼應,是難得聽到的精品,宮廷翩翩掠影浮現眼前,讓人沉浸在優雅的思緒裡。


馬車上的莫扎特


《重奏之美》


絃樂纏綿 銅管奔放

木管輕盈飄渺

一首首迷人小品愛的衷曲

似層層漣漪盪漾


馬車上的莫扎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