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该讨好的人,是自己

有一次,“天才作家”蒋方舟,突然在综艺节目上爆料自己是“讨好型人格”,网友一片哗然。像蒋方舟这样年少成名,自带流量,blingbling闪闪发光的天之骄女,在人际关系中也宁愿委曲求全去讨好别人,可见,“讨好”这个词会让多少人躺枪,瞬间戳中多少人的内心隐痛。

关于“讨好型人格”,心理学上这样描述 “一个人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别人为中心,也要假装能做到”。总而言之,就是要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委屈自己,取悦别人,这样的人都是助人为乐的大好人,帮别人各种各样的忙,接受自己能力之外的请求……即使自己很累很辛苦,但别人开心就好了啊。

“讨好型人格”的人自信很低,他们的自信来自于“他信”——别人说我好,我才会觉得自己好。这就导致他们会过分放大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行为小心翼翼,从而患得患失,被各种各样外界的要求塑造成一个“盗版”的人,离原版的自己越来越远。


你最该讨好的人,是自己

我的同事妮可,就是一个总喜欢讨好别人的软妹子。

刚与她认识,就感受到她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很会照顾人。她会帮我买饭,买咖啡,取快递,经常送小礼物给我。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她总是把 “谢谢你”挂在嘴上。跟她交往感觉很有压力,也为她这样刻意讨好而有点心疼。

每天午休时间,大家都在办公室里吃外卖,妮可总是贴心地给每个人的办公桌铺上报纸,然后跑到前台把外卖一盒盒拎回来,分给每个人。大家都吃完以后,她又起身,把每个人的餐盒收了。每天像个饭店服务员一样颠颠地忙前忙后,大热的天,刘海儿都被汗水濡湿粘在额头上。

有一次,我和妮可带着两个实习生,去客户的公司协助做一些工作。两天之后,客户找了个机会问我,她是你的助理吗?

我说:“不是呀,我们是平级的!

客户要求:“我希望把她换掉”。

我惊讶:“您能说说理由吗?”

客户显然是尽量措辞委婉:“我觉得她太……殷勤了。把你们请到这里参与项目,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核心价值,而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创意,一味迎合他人,更不是端茶倒水。”

我无语。妮可其实工作能力不低,心思细腻,执行力一流,但这一切被她唯唯诺诺的外表掩盖了,和她比起来,连实习生的气场都两米八,又怎么能怪人家小看她呢?

平时在公司开会也是,大家都觉得妮可的意见“听不听都一样”,妮可的发言,基本听不出观点,她不得罪任何人,也不驳斥任何人,总是为了博取他人的好感和认同选择迎合众人的意见,很少能坦然表达自己的观点。“怼人”这种事,在妮可二十几年的人生中,更是从来都没发生过,让她与人产生冲突,还不如让她去死。

妮可是大家口中的“善”女郎,她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大家的观念就是“有事就找妮可”,那有好事呢,会想到她吗?未必,有坏事倒是常常想到她,所以她常常是办公室里的“背锅侠”。不然怎么办呢?让谁吃亏,都会有一场大闹天宫,搞不好还会把大家都拉下水。只有老好人妮可,似乎吃点亏也无所谓。

你最该讨好的人,是自己

人生的一些坑,有时是我们自己亲手挖的。

别人怎么对我们,权力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给他们的。

别怪人人都捏你,是你自己身段太软。

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写过一本书,叫《讨好是一种病》,她在书中提到,很多现代人都有一种“瘾”,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所以常常无法控制地、下意识地去讨好他人。

有多少人像妮可一样,讨好别人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获得赞赏和认可,结果却恰恰相反,成了“没有能力、失去自我”的代言人。

其实,在成年人的社交中,别人如何看待你,本质上取决于你对他人的价值。所以,把别人的赞赏和认可,当成衡量自身优秀与否的标准,绝对是自寻烦恼。有多少人,一边给你发着“好人卡”,一边理直气壮地指使你为他做这做那。

收那么多“好卡人”干嘛,召唤神龙吗?醒醒吧,千万别把“利用你”当成“喜欢你”,更别把“讨好别人”当成一种社交中的个人价值,这种靠讨好换来的“价值”并非你自身的真正价值。

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把时间和精力持续用在讨好别人上,时间久了,别人都会愈发看不起你,忽视你,因为你对别人越来越没有价值。

很久以前有一部韩剧叫《看了又看》,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姐妹,金珠和银珠。

姐妹俩同时爱上兄弟俩(韩剧的常用套路),而且妹妹银珠嫁给了哥哥,成了大嫂,姐姐金珠嫁给了弟弟,当了弟妹。

姐姐金珠出嫁之前,就首先声明:

结婚后我不会干家务的,我要读书写作,而且也不出去工作,还必须晚睡晚起,不能起来做早饭,因此不愿意与长辈同住,最后在长辈的强烈要求下,才勉强答应和公婆在一起住一年。

相比姐姐金珠公主下嫁般的婚前声明,妹妹银珠却从一开始就拿出了讨好婆家的决心,还没过门就努力地为婚后生活做准备。婚前,她每天下班后跑到料理店,学习做婆家的家乡菜。当婚后长辈们惊叹她的厨艺,她却貌似不经意地说,只是找同事随便学学的。

银珠一过门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悉心照顾一家老小。她担心别人说她还没怀孕就回家享清闲,所以不想辞职,因此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忙得焦头烂额,常常累得偷偷哭。

与此同时,姐姐金珠有婚前声明的尚方宝剑,理直气壮地什么都不干,一门心思埋头写作,后来,姐姐成了美女作家获得文学大奖,妹妹却成了讨好他人的媳妇吃尽苦头,看着一屋子来祝贺姐姐的人,她想起自己也曾经有过的学画画的梦想,心酸难抑,忍不住潸然泪下,躲到房间里去借酒消愁。

你最该讨好的人,是自己

你看,过分讨好别人,只会损耗自己的人生。

你有多讨好别人,就有多委屈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多与原生家庭和个人经历有关。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一个人从小就缺乏自我价值感,他们对赞赏和认可的需求很高,却不知道该怎么获得,而“讨好”是他们唯一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渠道。就像上面说的妹妹银珠,从小就被送到乡下奶奶家抚养,七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发现身边有一个公主般的姐姐,长得美,有才华,深得母亲宠爱,她只好成为家里那个最懂事、最任劳任怨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夸奖。

可是,人生是一条单行道,如果把时间、精力及人生目标都浪费在博得别人的喜欢上,那么就真的浪费了这唯一一次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能够适当的“自私”一点,多关注自己的需求,少在意别人的眼光,心无旁骛,把时间多用在自我实现,自我提升上,专注于自身的完善,日积月累,必有回报;如果你整天为全世界忙到飞起,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到别人身上,谁来替你成长?谁来替你生活?

人们青睐的是那些自信满满的灵魂;没有底气的谦卑就算钻到泥土里,别人也想再踩几脚。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明亮。任何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活得通透,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明亮,然后吸引我们喜欢的人和事自动来到身边,而竭尽全力的取悦,才是一段关系中最大的败笔。

放弃老好人的人设吧,人生在世,首先得自己活得舒服,才能带给别人更多的帮助;首先得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优秀到不可被忽视。

人最重要的,不是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好好地活出自己,人生才是自己的舞台,你的场子你说得算,你的能力为你护航,自信就像香水瓶里的香氛,想不散发都不行。

一代时尚女神香奈儿说过:“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选择,但永远别忘了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

爱谁都可以,先爱你自己。

人这一生,与自己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自己;最清楚自己内心点滴感受的人,是自己;陪着自己咬牙与生活死磕的人,是自己;在暗夜中赤诚相对,能与真实的自己倾心长谈的人,还是自己。

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己,不讨好自己呢?

多年前,媒体报道过天后王菲的一件事,从演唱会现场出来,有记者告诉她,粉丝不喜欢她当天的妆容,王菲淡淡地说,不喜欢就不喜欢,我喜欢。

太帅了,这个女子!

你喜欢我,很好,你不喜欢我,也没关系,我还是喜欢我自己。

我不想为了讨好谁而去刻意改变,只讨好自己,做好自己,足矣。

然后,我自光芒四射,必有繁花满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