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迈步踏歌行——社旗县兴隆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人居环境优美靓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金秋十月,走进社旗县兴隆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和谐奋进的美丽画卷,处处是和谐美好、生机勃发的景象。

近年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兴隆镇在社旗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工作,以“抓党建促经济发展、抓扶贫促发展、抓治理美环境、抓保障惠民生”等为主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促发展

“各种政策资源无法得到落实,基础设施薄弱,发展一直上不去……”在兴隆镇罗庄村,提起村里以前的状况,村民纷纷摇头。

由于历史原因,在过去长达20年的时间里,罗庄村4000多村民各自为战,形成三股力量,村民戏称村里是“一村三国”,村“两委”换届工作一直不能顺利进行。

铿锵迈步踏歌行——社旗县兴隆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珪璋村幸福大院里老人们共话幸福生活

转机出现在2018年,恰逢第九届村“两委”换届,兴隆镇精心组织谋划,对症下药,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意识,有效化解村内矛盾,同时坚持在选举中公开、公正、公平,选优培强,最终罗庄村“两委”换届得以顺利进行。

“以前是遇到难题到村里不知道找谁办,现在是有困难,村干部主动上门解决。”村民尚来发感慨地说,“自从村‘两委’班子健全后,路修好了,水通上了,还引来了润辉蔬菜基地项目,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里一天一个样!“

基层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党的建设大厦的“地基”。兴隆镇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夯实党建责任,发挥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的磅礴之势。

抓基础建设。对全镇9个行政村阵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三星级以上标准。镇综合服务中心,被评为五星级综合服务中心。党建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实现了镇村基层党建教育平台与载体的联网。

抓制度建设。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按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素质,提升了党性修养,从而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抓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坚持“选、育、管、奖”四个环节联动,打造优秀的党员、干部。目前,全镇9个村支部中被县委组织部授予四星党支部1个,三星党支部3个,三星级以上党支部比例达到45%。

产业兴旺助脱贫

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的核心支撑,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兴隆镇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目标,打破有解思维,全力推动镇村产业发展。

走进兴隆镇万亩构树产业扶贫基地,满眼绿意盎然的构树飘来阵阵清香,为万物凋零的秋天带来一丝生机,也让兴隆镇的村民对脱贫致富充满了希望。

铿锵迈步踏歌行——社旗县兴隆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兴隆镇蔬菜基地内数百根灌溉水管形成的“管林”整齐竖立

基地负责人吕国金乐呵呵地说:“你可别小看这一棵棵构树,嫩芽晒叶当菜吃,树皮造纸,根还能做中药,你说这是不是‘摇钱树’。”

“摇钱树”到了,咋让钱落到村民口袋里?“有三条途径。”吕国金一一道来:村民到种植区务工,每天至少有50元收入;流转土地,每亩有600——800元租金;通过入股的方式,年终享受分红,每年收益1100元。“我们已经把镇上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扶贫对象,确保每人都有收入。”

让村民尝到甜头的不仅是构树这一特色产业。为实现多种产业齐头并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兴隆镇依据镇情确定了“东牧西菜南药北构”的产业发展新思路,明确蔬菜、中药材、构树、烟叶、畜牧等五大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四纵一横”产业发展新格局。

数据最有说服力。在林果(草)种植业上,北部构树产业基地投资1.2亿元,种植构树3000亩,腰庄村种植的观赏草达800余亩;在中药材种植上,中部中药材产业基地种植金丝黄菊、血参、白芷等3000亩,产品通过电商销往欧洲市场;在蔬菜种植上,南部露天蔬菜基地预计投资1200万元,种植露天蔬菜3000余亩,并发展烟薯菜轮作基地2000亩,总投资950万元,预计年产值2300余万元;在烟叶种植上,全镇预计明年种植烟叶面积达3000亩以上;在畜牧养殖方面,全力支持牧原六场、七场建设项目,全镇已发展养殖户39户,存栏生猪1.2万头,年经济效益近3000万元。

目前,全镇各类产业正朝着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大步挺进,展翅高飞。

改善民生增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之本、加快转型之源、促进和谐之基。

早起做健身操锻炼身体,三餐由专人搭配好,餐后看看电视、健身、聊聊天,衣物有保洁人员清洗,生病时医护人员随时诊治。镇里、村里的文艺工作者经常进行文艺演出……这是兴隆镇珪璋村幸福大院里数十名老人的日常。在以前,老人们从没敢想过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这是兴隆镇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隆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加大投入,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各类民生问题。

在改善居住环境方面,该镇投资30余万元,新购垃圾设备175套,与鸿山公司合作,确定镇村保洁员队伍68人,确保了各村垃圾日产日清。投资1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100平米的污水处理一座,污水处理目标达到污水排放一级排放标准,受益人口5500人。

深入实施教育扶贫。着力落实精准资助政策、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完善特殊群体关爱体系,充分发挥教育扶贫“造血”功能,推动各村教育均衡发展。据统计,2019-2020学年全镇申报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学生1248人,发放2019至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资助资金34.2万元,全镇没有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切实减轻老百姓医疗费用负担,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兴隆镇持续大力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对全镇农村患病贫困人口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同时继续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让医生走进贫困家庭,送服务上门、送健康到家。

鲲鹏展翅凌万里,策马扬鞭自奋蹄。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兴隆镇党委书记李志欣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构建全域统筹、多方联动、集群发力、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格局,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奋力谱写兴隆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 王涵 通讯员 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