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不離交合,氣血不離營衛,臟腑不離經絡"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與本”。


所以陰陽相應之道,是天地、萬物、生命、精神,乃至疾病現象的最根本的規律。



那麼,根據規律而言,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世界除了物質、除了物質運動以及物質運動所遵循的規律之外,再也沒有永恆的東西”,所以,人,就是個物質!氣血是構成機體的物質基礎,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


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理論是什麼?黃帝內經,傷寒論,解剖的、生理的等等中西醫,都有不同的理解。如黃帝內經,將人體置入自然之中來放大,將人體臟腑肢絡,比喻為海河山川樹木;傷寒將人體置入太陽月亮之中,將臟腑中的腑為空,空的東西像是在宇宙空間,可以裝下很多東西,所以把腑為陽,肝臟就像是月亮升入地下,地下是“實”的,“實’的東西在下面,不見太陽,只有月亮,所以為髒為陰。



這是兩千年以來,黃帝岐伯和張仲景,都已經對: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早有了形象的說明了。只不過現在的人們,尤其是那些執著的科研人士,處於對自己有力的價值提升,把兩千年以來的聖賢們的古語言,轉化為形象的比喻罷了——如氣血,將氣血比喻為河流,將臟腑比喻為山川,肢絡比喻為森林等等,其實這些都是現代人的沽名釣譽而已!


關於氣血:

一,人之生以氣血為本,人之病無不傷及氣血。所以,“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所謂調和氣血,是根據氣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異常,以及氣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變化,採取“有餘瀉之,不足補之”的原則調和氣血,使氣順血和,氣血協調。它是中醫治療疾病的重要原則,適於氣血失調之候。(《醫林改錯》)


二, 氣血關係失調,常常表現為氣血同病,故治療則應調整兩者之間的關係,從而使氣血關係恢復正常狀態。氣病血必病,血病氣必傷,氣血兩者,和則俱和,病則同病,但“氣為主,血為輔,氣為重,血為輕”(《醫學真傳•氣血》)。所以“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而養陽在滋陰之上”(《醫宗必讀•水火陰陽論》)。此雖指治療虛證而言,實為治。血之準則,一言以蔽之,治血必治氣,氣機調暢,血病始能痊癒。


三,早在《內經》,就對氣血的生成、循行、生理功能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並認為氣血不和是疾病發生的基本病機。如《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素問。舉痛論》強調說: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靈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難經。二十二難》說: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對氣血的作用進行了高度概括,並著重指出氣血運行不暢可導致疾病。關於氣血的病理變化和證候表現,《內經》中就有詳細的描述,並始載“氣虛”、“氣脫”、“氣逆”、“血虛”等證名


四,“漢。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及《傷寒論》是我國最早的,理法方藥比較完善的,研究雜病及外感熱病辨證論治的專書,雖未單獨列出氣血疾病的專章,但將氣血理論融匯貫通於各有關病症中,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金匱要略,驚悸吐下血胸滿瘀血病篇》及《傷寒論》關於蓄血的內容,即是對血病中出血及瘀血病機和治法的論述。。。。。


綜上所述,氣血理論,是來源於我們的老祖宗,不是現代人的發明獨創!


在我跟師哥學習以及以後看到成哥的研究,他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沒有通過虛構的比喻、華麗的語言,而是充分的理解《內經》的本身,從臟腑、經絡、精神、營衛等的務實態度,來闡明“陰陽不理交合,氣血不離營衛,臟腑不離經絡”的動態系統,運用到實際醫學臨床中來,如人迎寸口脈,看似通過簡單的調脈,調理臟腑,實則還有大小循環的升降原理。如若用大江河流山川來形容,難不成又不是沽名釣譽了呢?所以,成哥就是用近乎最平實的科學態度,來說明而杜絕浮躁華麗的神秘色彩!


那麼《黃帝內經》又是如何來分析人體結構的呢?上焦猶如人體內部的天空,是人體最重要的空間之一。上焦宜清亮,不易渾濁。上焦清亮,能量便可流通暢順;中焦為聯繫上焦與下焦的樞紐,為下焦能量上升的通道,中焦臟腑細胞群相互橫向撞擊,產生消化的動力,加速了血液的迴流,認為人體的營氣來源於中焦。下焦是製造人體能量的工廠,是推動能量運動變化的動力所在。下焦能量如火山爆發,以撞擊和推動中焦的能量。命門乃是人體能量的根基,下焦能量貫布全身,認為衛氣來源於下焦。而任督二脈是最大的人體能量運動變化總樞紐。

認識到人體的循環是小循環推動大循環運動。大循環的運動力大小,與小循環的迴流有一定的關係。將“營”、“衛”、“氣”、“血”的概念與現代醫學“細胞”、“物質”、“能量”的概念聯繫起來,“人與天地相應也”、“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 如:人生活在大氣之中,隨時受外邪之侵,無論是風暑溼燥寒火所傷,必然造成氣凝血阻,氣凝則氧不足,令人呵欠,身困,想睡,嚴重的凝為水或痰,水飲痰氣,嗆支氣管為咳。血阻則細胞氣不能外送,而造成身痛,甚至腰痛、骨節痛、一身盡痛。如:人之一身,氣血周行,日行於陽凡廿五週,夜行於陰,也是廿五週,故一晝夜行五十週於一身,然水與血必呈氣的現象,才能穿經走脈,氣乃火所化,水與血無火則不能化氣,此火乃心火與命門相火,命門相火為腎中之火,化水為氣,肝風吹動,氣乃行於一身,心火化血為榮氣,血乃高營養品,隨時被氧化而生熱,故火能延續而溫四肢百骸,故氣有餘便是火。如: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是說:清者為營,血管之中稱為動脈血。初經肺吸新氧氣濾過,經心房排動而出,故澄徹鮮紅也。濁者為衛,既回血管中之血,亦稱之靜脈血。當未回入肺臟之前,濁質多存於血中,其脈管青黯而不鮮明也。營在脈中,即發血管均在人體血脈裡層,衛在脈外,這是營衛循環的關係。血的來源是中焦吸收飲食的精微,通過氣的作用成為營氣分泌津液入脈中,內注五臟六腑,外養四肢百骸。這就是說氣的來源:一是天空之氧氣,呼吸入肺,二是水谷之氣,從飲食而入於嗌養分而成。由此證明營衛氣血來源和經絡的關係。


營衛循經外應天地、內應身心上下表裡、週而復始。強調這營衛循著經絡的軌跡運行。


又為營衛循經升降沉浮的運行,貫穿為人體的整體系統。



營氣之理,以受納飲食穀物為最可貴。水谷入胃,它生化的精微,就傳於肺臟,流溢於五臟,佈散於六腑,任其精華部分流行於經隧火中,常常營運而不休止,終而復始,這可說是和天地間的規律是一樣的。所以營氣首先從手太陰肺經出發,流注於手陽明大腸經,上行流注於足陽明胃經,下行到足背,流注於足大趾間,與足太陰脾經相合;上行抵達脾經,從脾的支脈,上注於心中;由此沿著手少陰心經,出腋窩,下沿臂內側後緣,流注到手小指之端,與手太陽小腸經相合;由此上行越過腋外,出於眼眶下的內側,流注到眼內角,然後再上至巔頂,下行於頸項,與足太陽膀胱經相合;又沿脊柱向下經尻部,下行流注於足小趾之端;再沿著足心,流注到足少陰腎經,循經上行而注入腎臟,從腎注於心包絡,外散於胸中;再沿心包絡脈,出腋窩,下行前臂,入兩筋的中間,入掌中,直出手中指之端,再轉回來流注到無名指的尖端,與手少陽三焦經相合;由此上行注於膻中,散佈於上中下三焦,再從三焦流注到膽腑,出脅部,注於足少陽膽經,下行到足背,又從足背流注到足大趾間,與足厥陰肝經相合;循肝經上行至肝臟,再從肝臟上注於肺中,向上沿喉嚨後面,入鼻的內竅,從鼻外孔分清足厥陰與督脈的不同。其分支別行的,上行額部,沿頭頂中央,下行項中,沿脊柱,入骶骨部,這是督脈的循行通路;由此再通過任脈,絡繞陰器,上過毛際,入於臍中,向上沿腹內,入缺盆,復向下流注到肺中,又從手太陰肺經開始循環周流。這就是營氣運行的經路,手足兩經逆順而行的常規。


以命門為中心,以經絡為網絡,以心調氣。外應天地,從任脈到督脈;內應身心,表裡上下,和天人,營衛循經運行達到周身於一體的生命過程。


在治療原則上,打破病名,參考症狀,即:不受現有病名的限制,參考症狀,重視營衛循經運行與脈診,重視虛、實、不平的三種狀態,查找異常狀態的病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形成了“論病不外盛衰,論診不外虛實,論治不外補瀉的‘成哥人迎寸口脈’的傳承和創新”;形成了“外應天地任督二脈的能量運行,內應主證身心表裡上下,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筋、脈、肉、皮、骨所形成的器官、臟腑構造的上中下三部連同表裡間三層,天地日月心肺整體氣機”的平實、實用的‘成哥內經針法’。實乃是醫學之瑰寶!


@頭條小助手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