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最傳奇的明朝閣老——許國(4)智救家鄉

我說的這些故事都是切切實實的歷史故事,不過正史缺少相應的記載,如果丟失,何嘗可惜,作為一個大學生,我看別人的標題都蠻沙雕的,題不達意,劫頭去尾的,文章內容還是沒有考證過的東西,唉,不過時代就是這樣,這篇是講一個特別有趣的故事。

隆慶六年(1572),江南大旱,民不聊生,消息傳至京師,許國焦慮萬分。徽州山瘠田寡,豐年乃需外地購糧運往南京納稅,災年自當苦不堪言。許國嫂娘曾請其申明皇上,准許徽州以糧折銀,就地繳納。許國隨即購買了一把精緻燙金摺扇,扇面繪製一幅《完糧圖》,輪值為太子進講時,送給太子玩賞,然後請太子轉呈皇上。次日早朝,穆宗問許國:“扇畫朕已賞閱,觀畫中之意,莫非徽州盜賊橫行、劣紳魚肉百姓?”許國上奏道:“仰聖上天威。徽州尚稱政治清明,此圖乃徽州百姓運糧南京納稅實況。”穆宗問:“南京缺糧乎?”許國道:“南京乃產糧區,又與米市蕪湖毗連,糧倉歷年皆爆滿,往往尚需處理黴變之糧。”穆宗不解問道:“既然如此,徽州何以挑糧至南京繳納?”許國答道:“此乃我朝祖宗成法所定。”穆宗沉吟道:“成法有不便於民、為民所苦者,亦不妨更改。”許圍連忙下跪請奏:“臣請允許徽州百姓,以京糧折銀,就地繳納。”穆宗道:“准奏。”自此徽州百姓不再長途跋涉運糧,南京也人人稱頌許國之功德。

此時家鄉的親戚來到京城看許國,因饑荒,鄉里困難,希望得到他的救助,沒什麼可以帶,就帶了徽州的特產——幹蕨菜去看他。可許國自己也財政有限(許國算是明朝很清廉的官員),便靈機一動。許國晚上把一些幹蕨菜製成各種菜餚,廣宴請大臣,在宴席上表現的特別愛吃幹蕨菜。那些明朝的官員們想巴結許國,便和許國打聽哪裡可以買到這種幹蕨菜,許國便說道,在京城的某個路口的什麼樣子的人那可以買。宴席散盡,他囑咐他親戚去到指定的路口,把幹蕨菜用紅繩一小撮一小撮系起來賣。親戚便依照囑咐做了,沒想到最終一大筐蕨菜換了一大筐銀票,換購得了糧食,解救了一方百姓。

可其實徽州的困難遠遠不僅如此,徽州自古蔽塞,缺少物資,其中急缺的一樣商品便是細鹽。許國位高權重以後,想為家鄉謀取福利,便出了一個妙招。許國先是用小袋子裝了細鹽藏在袖口裡面,當上朝跪拜時,便故意弄掉出來,並故意讓皇帝看見了,然後裝作慌忙的收了起來。皇帝便大為好奇,詢問他,許國老你偷了什麼東西啊,這麼慌慌張張的?許國說,皇上啊,說起來我也是臉紅,我們徽州那邊缺少物資運不進去,我母親老了,吃鹽時,家裡的粗鹽都要拿石頭砸下來,再用磨坊磨碎,老人家實在是幹不動了,於是就想帶點細鹽回家給她。皇帝一聽,竟不相信原來大明的天下還有這樣的事情,便傳喚鹽官一問,沒想到確有此事,皇帝便開口道,這樣不行啊,讓徽州一定要運進去細鹽。這樣,徽州的食鹽問題得到了解決。

大概一個人不忘本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家鄉的每一個人都深深的記著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