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復工後,你最想做什麼?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喝一杯奶茶或者吃一頓火鍋。不過,與喝一杯奶茶相比,吃一頓火鍋顯得更困難一些。因為,出於防控疫情的需要,餐桌間的距離變得更大。這就意味著,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排隊上。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但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你想吃火鍋的迫切願望!

不過,就在你好不容易等到位置,準備點餐的時候,突然發現很多菜品的價格上漲了。而且,上漲的幅度還不只是一星半點。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於是你情不自禁的感嘆道:

漲工資還沒等來,卻等來了報復性漲價!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西貝、海底撈漲價

引發其他餐飲企業效仿?


漲價這波操作,是自救,還是求死?


疫情之下,餐飲企業遭受重創,海底撈、西貝們無一倖免。本以為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將會不期而至,但報復性漲價卻先來駕到!


這幾天,海底撈、西貝漲價的信息,引發多地吃貨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吐槽。


比如:“這麼多人失業的大環境下,漲價是你的權利,少去是個人的自由。”“海底撈明顯貴了,2個人吃了360元,之前差不多的菜品才花300出頭!”“毛肚都快80元一份了,貴!”


“西貝上週六準備吃的,結果想吃的都沒有了,菜價漲的可不止一點。”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看來吃貨們對漲價抱怨頗深,話說,海底撈、西貝們為什麼要選擇悄悄漲價策略?是迫於疫情還是另有隱情?此番操作會不會得不償失,流失更多的消費者?


後疫情時代,餐飲企業的下半場是向左還是向右?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漲價的背後 不僅僅是疫情“作崇”!


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海底撈聲稱整體的漲價幅度控制在6%以內,但是為何消費者的感受卻遠遠不止呢?


原因在於,消費者往往對某些菜品的價格比較敏感!從這個角度說,海底撈的這次提價,手段並不算太高明。


那麼,餐飲商家究竟該如何實現菜品價格的隱蔽式上漲呢?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第一、高頻菜品提價幅度儘可能少,低頻菜品提價幅度可以更大,中間菜品相對適中。

從海底撈的角度來說,增加米飯的銷售價格,很可能是出於另外一種目的,那就是讓消費者不要點米飯要多吃菜。如此一來,便增加了客單價。

可問題在於,7元/碗的價格,對於剛性消費者來說過於敏感和顯眼!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對於高敏感菜品,目的是為了增加消費者購買,一個原則是價格要與品牌調性相適應;對於一般敏感菜品,則漲價幅度不應該太多;至於說低敏感菜品,漲價空間則可以相對更多。

而且,靠著低敏感菜品能夠帶動高敏感菜品的漲價!

第二、採取套餐組合的方式,降低消費者的敏感程度。

儘管海底撈所有的菜品都可以點半份,給消費者製造出優惠的感覺,但是,這還不夠。

餐廳門店可以像美團那樣,將不同的菜品進行統一定價。比如,通過高敏感菜品和低敏感菜品的搭配;比如,通過高價菜品和低價菜品兩款的組合,讓消費者產生“優惠”的錯覺。


第三、定期推出特價菜,營造出足夠的優惠感。

無論是海底撈還是普通商家門店,都可以向肯德基、麥當勞學習,定期推出特價菜。甚至於說,一週七天每天都可以有特價菜品。

這樣的好處在於,既可以給消費者製造優惠的錯覺,又不會對菜品的定價模式造成衝擊。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到家,增加整體銷售金額。

第四、採取新產品新定價的辦法,讓消費者沒有可參照物。

儘管火鍋行業的菜品更新速度比較慢,但是並不意味著沒有更新。也就是說,如果要提價的話,那麼新產品新定價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說其他餐飲品牌,則更應該採取借鑑這樣的辦法。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還是生存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對餐飲業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損失不是一兩年可以緩衝過來的。財政部公告稱,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可以說,後疫情時代,對餐飲企業更是一場大考,如何自救突圍成為各企業的重要命題。


不過,餐飲企業所謂“漲價”的自救方式,僅是因為疫情,恐怕也不盡然!


疫情之前,一些餐飲企業甚至細分領域的巨頭,本身就釋放出危險的信號,只是疫情更是加重了自身的困境。


多家知名企業“報復性”漲價,到底是生存需要還是趁火打劫?


要知道,自2016年底,海底撈走上了規模拉動增長的道路。門店增長疲軟,說明一二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已經逐漸達到飽和,未來,想要再靠規模化拉動營收,恐怕有些難。


作為火鍋界的老大哥,年營收超200億的大型連鎖餐飲企業,海底撈的發展,無疑幾乎代表著整個餐飲行業的發展現狀,其他餐飲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裡。


特殊時期,無疑更是考驗餐飲企業的經營智慧和化危機的能力。後疫情時代,餐飲企業到底是要漲價還是降價,取決於自身的發展情況,無疑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無論是漲價還是降價,前提是必須要保住品牌的價值,保住顧客對品牌的依附度和信任感,而這就需要企業充分權衡自身、市場與消費者三者的利益,把握好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