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少說話多做事是一件好事嗎?

老夏分析師


謝謝題主的問題,談一談我的看法。

【職場達人觀點】職場中少說話多做事總體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凡事都有例外,有時候一味地做事,不與他人交流,不對外說、對外宣傳,那麼別人對你的認可度可能不會太高,長此下去,你做事的動力也就沒有了。下面簡要分析一下。

職場中領導都喜歡踏實幹事兒的員工,這樣的員工穩定可靠,對領導能起到正向加持的作用

職場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領導喜歡的員工一定是踏踏實實幹事兒的,也就是說領導帶領的一個團隊中雖然需要有各種各樣的員工,但有一種員工必不可少,那就是“老黃牛”式的員工,在髒活、累活、困難面前,把這些工作交給這些員工, 能夠比較放心,領導心裡也踏實。

舉例來說,為什麼大家都說西遊記師徒四人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團隊,那是因為團隊的目標明確,人員結構好、搭配合理,有把握方向的、有衝鋒在前的、有靈活多變的,還有任勞任怨、勤勞做事的沙僧,這樣的團隊有了沙僧這個“老黃牛”,才能毫無後顧之憂往前走,最終取得真經。

隨著時代的進步,80後逐漸成為組織的中堅力量,90後、95後員工全面步入職場,由於90後這代人的成長背景、生產環境、性格特點等因素的影響,想讓他們成為“老黃牛”式的員工非常難。因此培養踏實肯幹的員工對領導都提出了挑戰,也是領導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體現。

職場中要學會管住嘴,但少說話不代表不說話,要學會說話

在職場中,我們常說“沉默是金”,因為常常禍從口出,稍有不慎,自己說的哪一句話可能就得罪人,因此在工作中要“慎言”。但該說話的時候還是要說,不光要說,還要會說。

舉例來說,員工的直接領導提拔高升了,為此領導專門安排了宴會與大家一起慶祝,席間某下屬對領導說“你也有今天啊”,結果就因為這句話,原來領導提拔升職後空缺的職位就飛走了。這就是典型的在職場中沒有管住嘴的案例,這不僅僅是說話的問題,而是代表了一個人的情商和職業素養問題,不注意的話,可能還會惹更大的禍。

職場中有時要多說話,注意在適度的範圍內多說、多交流、多宣傳

職場中有一句話叫“多做事也要多說話”,意思就是不要總是低頭走路,有時也要抬頭看天、仰望星空,自己做的事兒被領導、同事知道了、認可了,才會更加激勵自己幹好後面的工作,這是一個正向循環的好事。但這個度要把握好,如果說得過多,就成為炫耀了,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小結一下,職場中大家更關注的是踏實幹事兒的員工,通俗的話講“這是幹事兒的員工”,能得到這樣的評價說明了大家對該員工的認可,我們就是要做這樣的員工,少說話多做事,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與支持。


職場文化及體育達人


【張白觀點】:職場中“少說話”不代表不說話,而應該是“說對的話”。“多做事”不代表傻做事,而應該“聰明的做事”。


【問題分析】:

職場中“說話”就代表溝通嗎?我認為不盡然。溝通的意思是將自己的話正確的傳遞給別人,同時能夠清楚的理解別人的話。最高境界:你能認真分析別人的話,又能讓別人聽進去你的話。

職場中應該說什麼話?應該說對公司有利,有價值的話。

職場中怎麼說話?多說經過思考的,有邏輯地,重點的,有目的性的話。少說別人閒話,無意義的廢話。

職場中“做事”就代表有價值嗎?答案顯然是不對的。做事一定要做正確的事,對公司對部門有價值的事。

職場中應該怎麼做事?應該儘量跟大家合作一起做事,努力把事情做對。


好好說話,高效溝通

西方口才大事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人的成功,有15%取決於人的技術知識,而85%取決於人類的工程—發表自己的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

由此可見溝通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好好說話,高效的溝通可以讓我們做事更加輕鬆,工作更加順暢。

01,職場溝通的三個方向

溝通是有方向性的,不同的溝通對象,需要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001,採用日式溝通法,向下溝通

做為管理者,我們有些人喜歡要求自己的下屬:“認真聽,不要讓我說第二遍”。很多員工因為擔心老闆不耐煩,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做回來的東西,可想而知,不是做錯了,就是做偏了,來來回回好幾次,效果極其不高。

日式溝通通常管理者對下屬交代五遍:

第一遍:拜託你幫忙做一件事情,事情是xxx

第二遍:你聽清楚了嗎?可以重複一下?

第三遍:你覺得這個事情的目的是什麼?

第四遍:你覺得你做這個事情,有什麼風險?

第五遍: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想法嗎?

通過日式溝通法,讓你的下屬充分了解任務的意圖和目標,同時又能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這樣的溝通可以保證你的下屬是一名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一名被動的接受者。

002,採用主動間歇性,向上溝通

很多人覺得上司給我派活了,我就好好幹,以結果為導向嘛。埋頭苦幹,爭取一鳴驚人。這樣的做法,往往帶給上司的不是驚喜,是驚嚇。你必須要經常的,間歇性的與你的上司溝通。

一般管理者的特點是什麼?那就是掌控,一切不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類的事情,他們都會感到不安。就算他再怎麼說,讓你大膽的幹,充分放權給你,你也不要全信。

不需要做到早請示,晚彙報,但是你總該在每個關鍵節點,讓你的上司知道任務的進度,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你應對的方法。同時,通過主動溝通,可以像你的上司顯示你的主動性。沒有一個上司不喜歡,主動積極地員工的。通過主動溝通,你會獲得更多的幫助與支持。

003,採用平等協商,與平級溝通

現代企業更加講究團隊意識,我們每一個產品,一個項目都離不開兄弟部門的緊密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溝通佔了大半的時間。我們需要跟他們溝通我們的需求,也需要了解對方的意思。只有雙方都彼此瞭解,互相信任,才能將力氣擰成一股繩,朝著一個方向使勁。

在組織架構上你們是平級的,在內容分工上也沒有高低貴賤。如果你覺得自己的部門是最舉足輕重的,溝通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一股子地傲氣,那麼對方一定會察覺到,並且很有可能採取不合作態度。時刻牢記,要一起關注共同利益點,求同存異,甚至適當地退一步,可以讓你們雙方都打開海闊天空地局面。


02,職場溝通的三個原則

職場溝通需要掌握三個原則,才能保證你的溝通更加有效。

001,溝通的目的性

“請你告訴我,我該走哪條路?”愛麗絲問。

“那要看你想去哪裡?”貓說。

“去哪兒無所謂。”愛麗絲說。

“那麼走哪條路也就無所謂了。”貓答道。

這是經典童話故事電影《愛麗絲夢遊奇境》中的一段對白。我們從中看到任何的溝通都需要具備明確的目標,當在溝通之前,你沒有明確的目標,那就會讓雙方陷入茫然,別人也無法幫到你。

說話的人目標不明確,茫無目的的談話,就顯得毫無主次,東拉西扯。輕則浪費雙方的時間,重則碰到脾氣不好的,直接就一口回絕,徹底斷了跟你溝通的機會。

002,溝通的主動性

做任務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的溝通,不要等最後出了事情,或者做出了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東西才事後溝通。有時候,我們會說:我不知道要溝通什麼。那麼說明你對你做的事情根本不瞭解,或者不深入,那麼趕緊再想一想,比如任務的目的,做事的方式,可能的問題,希望達成的結果。

多想一想就有話可以說了,主動去跟你的上司溝通,告訴他進展,尋求他的幫助。主動去跟你的同伴說,告訴他風險,尋求合作應對。

實在不行,你就去直接問他們,他們有什麼想說的。有時候無話可說的時候,做一個忠實的聽眾,有效的去聆聽,也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溝通方式。主動去溝通,讓別人說出自己的想說的,也是一種拉近距離,獲得收穫的手段。

003,溝通的及時性

溝通就是去解決問題的,通過溝通可以充分帶動每一個干係人的能動性,利用團隊的力量去解決問題。碰到問題,需要及時去找相關人等溝通,不要認為自己先想得通透了再去找別人。你理解得通透,只是站在自己得角度。自己花大量時間去苦思冥想一個方案出來,並不保證大家能夠都普遍接受。

及時的去溝通,可以給雙方留出足夠的時間來討論問題。一次溝通並不一定能達成共識,也許一個問題需要反覆的多次的進行溝通,討論才會最終有確定方案。

溝通的及時性,可以確保要處理的問題不會因為拖的時間太久而不可收場。溝通的及時性,可以使得對方覺得你對他有足夠的重視。“你都拖了這麼久了,那情況都變了。”“你都想明白了,還跟我說什麼?”

職場做事需遵守四步法

第一步:做正確的事情;第二步:把事情做正確;第三步:做完事情要總結;第四步:做完事情要跟蹤

01,做正確的事情

職場中,有些人喜歡埋頭苦幹,加班加點的忙,精神可嘉!然而,最後發現他們做的事情,往往並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甚至是很多事情做錯了,反而耽誤了事情,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後果。就比如說足球比賽一記漂亮的抽射,卻踢進了自己的球門。

比塞爾是撒哈拉沙漠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遊客來到這裡。然而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裡是一個封閉落後的地方,這裡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沙漠。是他們不願意離開嗎?不是的,是他們嘗試了很多次,努力過很多次卻沒有成功。肯·萊文當然步相信這樣的說法,他親自跟隨比塞爾人走了一次,最終發現原來是他們不認識北斗星,一直在裡面費力不討好的瞎走,最終回到了起點。

職場中做正確的事情,意味著你做的事情,必須方向要正確。你所有的工作都應該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對部門對公司有意義的事情。跟你的上司積極的溝通清楚,確定好做事的方向,知曉其期待的結果,然後再開始你的忙碌。

02,把事情做正確

將事情做正確,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同時也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你需要做好你的計劃,善於發現任務的難點和風險。在做的過程中,反覆的求證,利用好群體決策的力量,分步驟,有計劃的將事情做好。

做事情不可避免碰到困難,甚至開始就做錯。但是我們要本著錯在最早,越有利我們最後做正確。錯誤發現得越早,我們的機會成本就會越低。早發現早糾正,才能保證我們花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功。

03,做完事情要總結

我們每做完一個事情,都要有所收穫。收穫的意義不在於完成了整個任務,它也意味著我們在做的過程中獲得了什麼經驗和教訓。如果將這些經驗和教訓總結好了,才能確保我們在下次做得更快,做得更好。

總結得過程就是覆盤過去,反思的過程。我們在反思中學習,這樣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裡,需要在哪些地方持續進行改進。總結的過程,也是驗證的過程,我們通過總結會發現自己繞的彎路,其實可以通過某種捷徑走得更簡單。

做得過程中,可能因為項目得壓力,外界的催促,市場的要求讓你狼狽不堪。你只能通過最快速的方式來保質保量的將任務完成好。在壓力下,時候你其實沒有辦法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最優解。通過總結,你可以非常淡定的,不受催促的去仔細思考,而思考的過程就是你工作能力提升的過程。

04,做完事情要跟蹤

工作做完了,就算交差了,不用管了嗎?在半導體測試行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口頭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人們不希望聽到自己做的東西,傳回來任何不好的消息。哪怕是沒有好消息,最起碼不要有壞消息啊。就更談不上自己主動去跟蹤,去找對方的反饋意見了。

然而這樣做的壞處就是你永遠停留在自己的角度,對於你的完成的任務只是停留在基本到位的層次。對做完的事情進行長期的跟蹤,你才能真正瞭解客戶在產品交付使用之後的痛點和反饋。你根據這些反饋,再回過來去完善你的產品,這樣的閉環才能使你的工作真正做到優秀,而非一般。

跟蹤的過程,就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就是我們工作追求卓越的過程。跟蹤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態度,對做事情要求盡善盡美的態度。

結束語:我們通過介紹溝通的三個方向,來總結了職場說話的對象。職場人說話,應該遵循溝通的三個原則,即目的性,主動性,及時性。溝通好了就可以開始做事,通過做事四部法則:首先明確什麼事情是正確的事情,接著保證將正確的事情做正確,做完之後及時總結,並且主動跟蹤事情交付後的進展,這樣的做事方式可以使得我們的做事處於一個積極的閉環狀態,使得我們的工作更加卓越。

點擊【關注】,與你一起成長,分享職場乾貨,探討職業人生


張白的職場人生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感覺不見得百分百是好事,如果你技術特別的強,那多做事少說話,老闆會感覺你這個人特別踏實,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會更高,但如果你沒有技術,但還悶頭幹,話比較少,不知道如何去和同事打好關係,去向老闆同事請教,那你在老闆眼裡真的就是個不起眼的人,甚至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相對應的如果你是個有技術但卻是個耍嘴皮子的人,雖然老闆一時會重用你,但你要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你要儘可能的勞逸結合,既要幹實事也要會說,和同事搞好關係,這才是你生存的王道。但如果你是個只會耍嘴皮子的人,相信你也清楚,這類人是很招人煩的,啥也不幹就只會叭叭。

下面我具體說下領導手下這兩種人:

一種是埋頭苦幹,“老實巴交”的人,其實這類人並不是沒什麼想法,而是他們的想法可能還沒成形就被領導扼殺在搖籃裡了,這種人領導是不會輕易放手的,他會裝作跟你關係很好的樣子,說一些不實際的好處讓你甘心為他賣命,簡單來說就是給你畫“大餅”就算你看穿了他想走,他也不會讓你輕易調離,除非你不幹了。

另一種是圓滑懂人際關係的人,這類人察言觀色的本事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會的,並且懂得投機取巧,深得領導喜愛,這種人做事就算很少,但偶爾的一兩件讓領導看在眼裡都會得到領導的賞識。

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第一種人,我們要懂得的就是在該表現自己的時候出風頭,又要懂得在迴避小人,也要懂得忙裡偷閒免得成為“苦力工”。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