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發性胚胎丟失(二)

複發性胚胎丟失(二)

遺傳原因非整倍體

我們人類的細胞有23對共46條染色體,一半來自老爹,一半來自老媽。受孕的過程就是這些染色體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形成一個新的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染色體多了少了都不行。如果多了,就形成三倍體或多倍體;少了就形成單倍體。對於早孕期間的胚胎標本進行分析的話,會發現50-60%的胎兒是三體、單體和多倍體。由於對早期胚胎標本進行細胞分離時,媽媽子宮內膜上的細胞很難與胎兒的胚胎細胞分離開來,所以媽媽的子宮內膜細胞會汙染胚胎的細胞,導致異常染色體的檢出率下降。所以,有人認為這個數字是一個低估了的數值。這種媽媽的子宮內膜細胞汙染標本的情況,在傳統的手工分析染色體核型的時候,是比較容易發生的,但是現在使用生物芯片進行分析時,生物芯片不以細胞培養為基礎,所以這種情況就不可能發生了。現在大家的共識是,隨著母親年齡的上升,非整倍體的比例也在上升,所以生孩子要趁早。不過,有研究發現在受孕前後口服小劑量葉酸,會減少這類風險。

染色體的整條異常在化學妊娠和胚胎異常中的發生是很高的。有研究發現,在化學妊娠中,常染色體三體的比例高達52%,單體比例小於1%,45X 達19%,三倍體達16%,四倍體達6%,其它異常為7%。而在早孕流產標本中,最常見的常染色體異常是16三體。在非胚胎性流產(化學妊娠)中染色體異常的比例高達90%。到了胚胎時期,染色體異常的比例下降到50%。20周之後的死胎中,染色體異常的比例大約為6%-12%。隨著孕齡的增大,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分別為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這說明流產發生的時間越早,染色體異常的幾率就越高,這實際上是種族延續過程中的一種自我保護。

複發性胚胎丟失中另一個常見的細胞遺傳性異常是非平衡易位。所謂平衡易位,就是染色體上的某段遺傳物質雖然還在,但是換了位置,好比班上有幾個調皮的學生自己換了座位。在複發性胚胎丟失夫婦中,大約有3%-5%的夫婦中有1人患非平衡性易位,使得50%的子代會發生非平衡性易位,從而使胚胎丟失的風險增加(易位如同小朋友位置沒有坐錯,但把自己的手放到了腳的地方,也不行啊!)


複發性胚胎丟失(二)

單基因障礙

所謂基因,就是具有最小遺傳單位的某一段核苷酸順序。比如,體內的某種蛋白質,就是由相應的一段基因控制的。單基因障礙就是某一個基因發生了改變,表現為缺失(丟了)、重複(多了),或者結構發生了改變(變了)。單基因障礙更多的是發生在胎兒時期,較少發生在胚胎時期。血紅蛋白病就是一個例子。比如地中海貧血病,在我國廣東、廣西、海南這幾個省區的發生率很高。有好幾個類型。α地貧是其中一個類型,這實際上是一種單基因遺傳性疾病,這種人的血紅蛋白α鏈有結構上的異常,不具備正常的功能。在人類基因組中,共有4個基因負責α鏈血紅蛋白的結構。如果一對夫婦均有2個異常的拷貝,而且這兩個異常的拷貝都位於同一條染色體16上,那麼這對夫婦的子代中,1/4的子代會獲得這種異常的基因,患Bart氏血紅蛋白病,導致胎兒水腫和死亡(死胎)。

其它單基因障礙包括多發性翼皮綜合徵。這種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X 連鎖遺傳,但任何一種情況都可以引起中期妊娠胎兒丟失。有人最近報道,心臟週期性QT延長和死胎之間也是有基因上的聯繫的。如果胚胎丟失總是發生在男性胎兒,就要考慮X連鎖的遺傳性疾病如Rett綜合徵。有關單基因障礙的疾病還有很多。總體來說,這些異常多發生在中期妊娠的時候,但可以表現為妊娠中期的複發性流產。

少數遺傳技術如染色體芯片、全外顯子或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在複發性胚胎丟失的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前景。有報道表明,變異的數量代表了小的(基因)重複或缺失,以及它們與流產之間的關係。但是,這些方法目前在國外也處於研究階段,目前尚未在臨床上大規模應用。


複發性胚胎丟失(二)

PS:抱歉,本人不在這裡平臺上直接回答網友的提問。如果有醫療健康上的問題需要諮詢,請大家在丁香醫生、愛問醫生或者知貝健康裡找我,我很樂意回答大家的問題。謝謝您的理解與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