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4月20日马云宣布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与非盟合作,为非洲提供第三批应急物资。

马云表示,第三批物资包括460万个医用和民用口罩,50万份病毒采样管、核酸提取剂和核酸检测试剂,300台呼吸机、100台红外线测温仪、2000个额温枪、20万件防护服和20万个防护面罩、50万双医用手套。这批物资将直接捐赠给非盟,由非盟和非洲疾控中心根据疫情发展和当地情况统筹物资分发,更加高效地支持非洲抗疫。

以上是马爸爸对非洲的目前的所有援助,应该算是雪中送炭,给一个大大的赞!我们再来看一下非洲的具体数据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马云援助非洲的物资

非洲,占全球总面积的20.4%,世界第二大洲,人口第二大洲,大概13亿人的样子,高原占地面积60%以上,但由于长期的种族冲突,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的腐败,使得它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州。

拥有最肥沃的土地,却总是战乱不断,普通民众吃着全世界的援助来的低保,也是比较厉害了!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非洲的国家分布图


截止4月19日,非洲54个国家已有52个国家出现了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共20455例确诊,1046例死亡,虽然现在各国都采取了封锁边境、关闭学校等一系列防疫政策防止疫情扩散,但这些措施通常是首例病例被发现十天到半个月后才实施的。目前,非洲已有多国出现了本地传播,病例遍布多个省区。

从冷冰冰的数据看来,尽管目前总共才2万多例,但是随着本地传播的出现,它正沿着欧洲之前的疫情轨迹发展。根据非洲疾控中心预测,到四月底,许多国家的确诊数可能超过1万例。对于很多非洲国家而言,这样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非洲疫情图


目前非洲各国的检测能力和力度也令人堪忧!非洲大部分国家没有新冠病毒的检测能力,主要就是靠捐赠,援助!就像上面马爸爸的援助一样,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援助他们?第一,处于人道主义救援,第二,目前的新冠病毒是看全人类最薄弱的环节是哪一个,因为不可能长期的去封锁一整个非洲,只要有一个地方的疫情还没有结束,就意味全人类的疫情没有结束。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非洲疫情检测登记


现在唯一庆幸的是,非洲的气候条件为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特点为高温,少雨,干燥,全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以上,而且目前马上就要入夏,虽然小编没有去过非洲,但是小编有同事在埃塞俄比亚那边,前不久通过电话,温度很高,晚上都有点热,已经有专家普及过了,新冠病毒抗寒不抗热,从而说明非洲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病毒在非洲大肆的传播。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非洲气候图


与以前的埃博拉不同,现在新冠病毒主要出现在非洲各国的首都,埃博拉则首先出现在非洲的农村,有某个村子爆发了埃博拉只需要封闭外出的道路,切断传播途径即可,新冠病毒出现在了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跟以前非洲的大部分疫情并不太一样,而且世界各国基本都爆发的疫情,无法给与非洲有力的医疗援助。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埃博拉病毒爆发时期

再就是非洲医疗资源的匮乏,上面也说到过,基本全靠援助,买是买不起的,等着送呢,但是医疗资源匮乏到什么程度呢?布基纳法索有1900万人口,却只有11个呼吸机;南苏丹的人口数量也达千万以上,但呼吸机仅有4个;塞拉利昂和中非共和国人口分别达到750万和500万,呼吸机分数量分别为3个和1个,这下子知道了吧,可能还没有我们一个县级的人民医院的医疗条件好。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匮乏的医疗资源


非洲这次可能会有点难,但形式也并不是一片迷茫,毕竟世界上其他国家腾出手了不可能不管的,主要还是非洲目前各国需要做好国民的自我隔离措施,提高个人意识,毕竟这是阻断新冠传染最直接的方式,其实非洲是否会出现炸点完全取决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疫情状况,发达国家如果能快速的控制疫情,那将会有多余的精力来援助非洲的疫情,否则非洲只能等待疫苗或者群体免疫了,真到那个时候将会是人类史上的灾难吧。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民众排队取水

有人会说,黑哥反正都这么穷了,政府干嘛不直接封城锁国,也不差那点经济衰退了啊,这里我就要给你们普及一下了,经济衰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业率的攀升,非盟(非洲联盟)近日的调查数据显示,2000万名左右的劳动力面临失业,在非洲很多职业是周薪甚至日薪的,很多家庭是没有存款的,现在是既没有存款,又没有工作,你说他们会不会在疫情结束之前就饿死了?所以啊,非洲要封城锁国的难度其实比较大的,这还是好的,更令人担心的是非洲贫困地区的疫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目前可能还不得而知。

非洲会成为疫情的炸点吗?

无论多难也要亲吻你身边的人


在全球化和新冠流行的背景下,任何国家的疫情状况都会对世界疫情的防控产生影响,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抱身边的人,庆幸在一个安稳而且强大的国度里,即使苟且的活着,也比痛苦的死去好好得多,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