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 | 美國疫情日記(20):回國

晚上不出門,白天夾尾巴。槍械、球棒,防人之心不可無,還要小心一聲喝:滾回中國去。


標題的全稱應該是“滾回中國”。

之所以縮寫,一是不想標題黨,要靠內容。二是不想給網管添麻煩。

滾回中國”是這兩天美國網絡的熱門話題,上了推特熱搜,相關的短視頻有上千萬的轉評。

上個星期天,仍是疫情緊張日,科羅拉多丹佛市,一群支持川普恢復經濟、結束限制的示威車隊,要強行通過某醫院的隔離區,遭到阻攔。一位女士探身窗外,揮舞著“自由之地”的牌子,對阻攔的亞裔醫護人員多次怒喝:“滾回中國,如果想要共chan主義,滾回中國去”。


喬木 | 美國疫情日記(20):回國

事實上,這個臉孔像華人的醫護,也有說是韓裔,是生於斯長於斯的美國人,美國的少數族裔,正奮戰在抗疫一線。

視頻傳出後,引發熱議。有個帖子稱:


“美國人讓正在搶救美國人的美國人滾回中國。”


網友們還扒出這位女士資料,讓她出名。

喬木 | 美國疫情日記(20):回國


自然也有人歡呼附和,早就對這些中國人不滿了,終於有人喊“滾”了。

就像誰要是向大樓扔出第一塊石頭,憤怒的人群瞬間就能把玻璃全砸爛。

就像2019年7月,川普公開揚言,讓4位民主黨女議員,滾回她們的國家。因為川普說她們來自世界上最糟糕、最腐敗的國家,趕快回去修補這些國家,而不是留在美國批評政府該怎麼做。

批評政府是憲法賦予美國公民的權利,更是議員的工作。川普上臺前,一直猛烈地批評奧巴馬政府,沒人讓他滾回德國老家,也沒人讓他的三任妻子,全部是來自歐洲的第一代移民,滾回她們的國家。

因為川普和她們都是白人。而那四個女議員,都是非洲裔。其中三個出生在美國,美國就是她們的國家。另一個很小來到美國,早已自然歸化成美國人。

但她們仍然由於膚色、種族,被人喊滾。

川普之所以敢這麼說,是由於有人擁護,包括一些華人。他們不願被歧視,卻歧視或贊同歧視別人。

想起華人中的一個段子:在美國最討厭兩種人,一是搞種族歧視的人,二是黑人。

2001年的911事件後,全世界的穆斯林面臨著壓力。第二年我去美國,海關等候入境的時候,盤查訊問非常嚴格,總能看到大鬍子、穿袍子、戴頭巾的被帶走嚴查。

和我一起排隊的一位旅客,也是類似裝束。他看我有點緊張,主動說:“我是印度人,錫克教徒。瞧,我們戴頭巾的樣子和穆斯林不一樣。更主要的,我們印度人和巴基斯坦穆斯林是敵人,反對他們在克什米爾擴張,我還在那兒打過仗”。

可是輪到他時,美國警察哪管他頭巾怎麼戴,直接喝令出列,單獨檢查。他稍有不滿,就被拿下。


直到現在,在美國叫穆罕默德、易卜拉欣、阿卜杜拉的這些人,不需要見面,只要看到名字,就會被另眼看待。

就像滿清政權被推翻後,很多滿族人改了漢姓,而現在社會安定,又出現了許多愛新覺羅、葉赫那拉。

我在上一篇提到華人的姓氏(點擊查看),給美國人的感覺,就像漢族人看到買買提、吐爾遜、阿不都吉力孜的異樣。同樣,有一個美國式樣的名字,比如曾任駐華大使的駱家輝(Gary Locke),以華人身份當選華盛頓州州長,名字得到選民的認同,是否原因之一?如果叫做Luo Jiahui,估計給美國人的感覺像梁家輝差不多。

Lady Gaga 能火,除了唱得好,名字也很重要。安吉拉貝貝不夠火,是很多中國人對她的名字不熟悉。她的丈夫黃曉明,有個很中國的名字,很有名。但如果搬到美國,Xiaoming美國人讀不出,不管黃(Huang)還是王(Wang),最好改作Wong。

馬克·羅斯韋爾是誰?中國人不知道。他就是大山,哦,一下有親近感。華人在美國,不管你是第幾代、是否融進主流,作為少數族裔的膚色、面孔、姓名,差別明擺著。平日還好說,一有個風吹草動、社會危機,滾回中國去。

《排華法案》是美國教科書語焉不詳,很多中國人不甚清楚的法律,儘管它被執行了61年,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針對特定民族的歧視、迫害法律。

2018年5月,針對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反移民、歧視少數族裔的沉渣泛起,一些電影人和學者,拍攝完成了紀錄片《排華法案》(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喬木 | 美國疫情日記(20):回國

它追溯了中國移民從1840年到現在的故事,提供了一段詳盡記錄,但並非眾所周知的另類歷史,是對美國民族大熔爐神話的重新反思。

和一些一知半解、自輕自賤的華人解釋不同,什麼搶飯碗、髒、好賭博、不融入,該片中的美國曆史學家認為,《排華法案》是長期種族主義、仇外心理、掠奪性資本主義和政治算計的必然結果。

對華貿易和鴉片戰爭、南北戰爭與重建時期的亂局、經濟蕭條和勞工動盪的危機交替,長期形成了一段直到“二戰”後才逐漸停止迫害華人的歷史。要不是因為60年代由馬丁·路德·金推動的黑人和所有族裔的民權運動,華人現在仍在最底層。


當年華人被引進美國,在修建貫穿美國的大鐵路中居功至偉,犧牲慘重。但1870年代鐵路修通後,南北戰爭後的蕭條導致白人失業,勤勞的華人被視為威脅。當時中國國弱民窮,華人首當其衝成為反移民情緒的發洩對象。政客對這種情緒的迎合,最終促成了《排華法案》1882年的通過。

喬木 | 美國疫情日記(20):回國

該片不僅關注政治和立法,還反映了很多社會歷史、唐人街生活,以及華裔家庭被迫背井離鄉的經歷,描述了可怕的暴力浪潮。


包括大規模私刑、傷害,不準入籍,美國出生的華人也不給公民權,禁止擁有房產,禁止與白人結婚,禁止家屬來美,教育歧視,掠奪財產,四處驅趕,在美國西部約300個城鎮發生的種族清洗。


1943年由於中美二戰的結盟,該法律才被廢除,但對華人移民仍有嚴格的配額限制。2012年,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對排華法案正式道歉。這是美國遲到的糾錯,也是國力上升時期價值觀的表現。

現在呢?

到處甩鍋,從白宮總統到街頭婦女:滾回你的國家。

排華法案久遠淡忘,這個年輕人並不遙遠。

喬木 | 美國疫情日記(20):回國

陳果仁,1955年生於廣東,6歲時被一對美國華人夫婦收養。這對夫婦也不容易,由於二戰時丈夫在美軍服役,戰後才獲准妻子來美團聚。二人沒有孩子,收養了陳果仁後10年,丈夫在一次搶劫中遇害。養子後來成為汽車城底特律的工業繪圖師。


1982年夏日,陳果仁邀兩位好友到酒吧慶祝即將脫單。對面的白人艾班斯父子,以為陳是搶了他們飯碗的日本人,用種族語言侮辱陳。雙方從口角到打鬥,最後陳和朋友逃離。


白人父子開車追上陳,兒子抱住,父親用棒球棒擊打頭部。陳果仁昏迷4天后不治身亡,原定6月28日的婚禮改成葬禮。

一審運用控辯交易原則,如果嫌疑人承認輕罪,即放棄對其重罪指控。最後州法院判處白人父子過失殺人,緩期三年,罰款3,780元,當庭釋放。

輿論譁然,激起了華裔及更有影響的日裔的不滿。兩年後再審,兒子無罪釋放,責令戒酒;父親25年徒刑,兩萬美元保釋。二人並沒有在監獄渡過一天。就是這樣的判決,因法律技術上的問題,不久也被推翻。

三年後的1987年再審,認定兇手沒有種族動機,改判無罪釋放。之後的民事訴訟中,判處兇手賠償陳果仁家屬150萬美元。

但這個47歲的失業工人,自顧不暇,哪裡有錢賠償?就像我在日記7(點擊查看)裡提到的“巨人強姦少女案”,10億美元的賠償很美,但無處執行。

這是歷時五年的三次審判,從法官到大陪審團,從刑事到民事,從法律的程序到法律的公正。

陳果仁母親說:“這是什麼樣的法律?這是什麼樣的公正?只因我兒子是華人。如果兩個華人殺了一個白人的話,他們肯定會被監禁,甚至終身監禁。這個國家出了問題。”

2017年9月,我離開生活了47年的中國赴美。後來三次回去,從南到北,迎來送往,酒後夜歸。回到美國,晚上不出門,白天夾尾巴。槍械、球棒,防人之心不可無,還要小心一聲喝:滾回中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