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们为什么不倾向于当老师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是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那么不可或缺的就是教师。为什么那些刚从大学毕业的人却不倾向于当老师呢?

毕业生们为什么不倾向于当老师

前几年,教育部取消了师范生毕业下发教师资格证的规定,这就意味着想要获取教师资格证就必须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在大多数省份,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年举行两次,报考条件也比较宽松(除了江苏省规定不允许非师范生报考外)。虽说教师资格证也是国家级考试,但和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相比,其关注度会低很多。

毕业生们为什么不倾向于当老师

作为一名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我身边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并不多,毕业之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就更少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考试过程长,面试通过率低

想要成为一名老师,教师资格证是必需的。想要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两年内通过笔试和面试,最后根据合格证书、普通话证书和体检报告去认定资格。笔试有大量需要记忆的东西,面试通过率较低。此外,这一系列流程需要花费1000+元,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考教师资格证,也就失去了当老师的基本条件。

二、教师工资低

现在年轻人这一代压力普遍较大,教师工资不足以满足其生活各方面需求。虽说课外辅导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但这种行为被教育部明令禁止。多数毕业生倾向于找一个有晋升空间大,工资较高的职位。

毕业生们为什么不倾向于当老师

三、压力大

教师最令人羡慕的就是假期了,除了假期之外他们并不轻松。老师们普遍面临升学压力,如何提升学生成绩,如何处理好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在班主任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四、升学

现阶段本科生貌似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等到这群人硕士毕业了,他们的眼界也变得更加开阔了,教师这个行业似乎得不到他们的重视了。

我希望老师这个行业的现状能够得到改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