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曹操的‘生子當如孫仲謀’?

花非花夜非葉


這是三國時代發生的事,先了解一下三國鼎力幾個核心領袖人物。三國時代曹操稱魏,統治以河南為界的北方;蜀漢劉備統治四川、陝西、貴州、安徽等;吳國孫權統治江蘇、廣東、江西、福建、湖南等。這是大致的分析,因為那個時代,梟雄四起,戰爭不斷,目的就是爭地盤,民不聊生。民間甚至出現了這樣的笑話:天黑睡覺之前是一個國家,第二天睡醒了,出院子一看換上了外國人站崗。

曹操是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仰臉看人,十分傲慢的人,能讓曹操讚歎:“生子當如孫仲謀”的確不易。

一是曹操說這話的時候,已經年齡快60歲,老了!在他戎馬一生的經歷中,他出於愛護人才也好,出於服老也罷,這畢竟是給了比他小二十多歲的政治對手一個大大的褒獎,也說明曹操還是很看好人才的!

二是孫權受此讚譽也是著實的不容易。19歲接過父親基業,在老臣的輔佐下,先後掃清內部哄鬥,又是制定實施興國安邦之策,把吳國治理的國泰民安,六畜興旺,連老劉、老曹都自嘆不如。

三是孫權確實在謀略上,讓曹操心服口服。孫、劉、曹之間的紛爭大戰就不必細說了。曹操野心狂大,幾次進兵和孫權交手。建安十八年的濡須之戰,由於曹操靠兵多將廣,人多勢重欺人,但是,疏於管理,人心渙散,沒有戰鬥力。而孫權擺兵佈陣,講究兵法,兵人數雖少,但思想工作到位,打起仗來人人英勇,個個善戰。相持月餘,曹操才感嘆說出“生子當如孫仲謀”,不得不撤兵回去。

四是曹操當時說的全句是: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這也是曹操兩次外侵時遇到不同境況的感嘆。孫權是個有作為的君主,對手來犯,毫不退卻,英勇抗敵;而劉景升在強敵面前選擇了投降;此時,曹操是不是也想到自己的幾個兒子呢?我們不得而知。

如有不同看法,可以發表不同意見,也可私信我共同商榷。









擇日啟程


曹操就這樣,誇別人吧,還得沾人家點便宜。不過孫權比曹操小27歲,曹操這樣說也不為過。

曹操的兩句名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爾;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看得起的人不多。劉備算一個,孫權算一個。三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各自雄霸一方,三分天下,是三國時期名副其實的三巨頭。

為何曹操看的起年紀輕輕的孫權孫仲謀呢?

主要是孫權的表現大大出乎了曹操的預料。

北方初定後,曹操揮師南下,意欲統一全國,劉表的兒子劉琮望風而降,事情順利的出乎曹操意料。至於江東的黃毛小兒孫權,曹操打算給他寫一封恐嚇信,不戰而屈人之兵。根據他的設想,這毛孩子看到信後估計會嚇得尿褲子,舉白旗投降是大概率的事。

不曾想孫權在徵詢了文臣武將的意見後,竟然把桌子角砍下來,決心和曹操死磕。這傢伙如此有膽量,不得不讓人佩服。

後來孫劉聯盟大破曹操於赤壁,證明曹操的眼光是準的,能和自己爭天下的也就劉備、孫權這兩個人了。


微山秋水


答:這是一句曹操用的古語,在辛棄疾的詩歌中也有寫到: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領大軍進攻濡須口,與孫權相持一月有餘,孫權用水軍包圍曹軍,抓獲三千餘人,淹死的曹軍也有幾千人。

後來孫權幾度挑戰,曹操堅守不出。於是孫權親自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營。諸將都以為是挑戰者來了,準備攻擊,曹操說:“這一定是孫權想要親自見識我的軍隊。”命令嚴整軍隊,弓弩不得妄發。孫權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歡快的樂曲。曹操遠遠地看見舟船軍隊仍然嚴明整肅,不禁脫口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孫權回去後給曹操寫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一張小紙條說:“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對眾人說:“孫權不會欺騙我。”於是撤回軍隊回去了。

所以從這句話可以隱約見到孫權豪爽幽默的性格,也可見英雄之間惺惺相惜的特殊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