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有可能正在毁掉孩子

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有可能正在毁掉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和谐运行的自然规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其世代繁衍的亲子关系要遵循什么道行呢?2500年前的老子早有感言。


父母生育了孩子养育了孩子,生养却不占有他们,对他们付出却不居功,养大他们却不主宰他们。这是宇宙间至善的美德。


家庭是塑造孩子人性的工厂,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父母价值观的呈现者。亲子教育之道对于塑造孩子健全人格,激发心灵无比潜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有可能正在毁掉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01.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受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偏重于孩子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和资讯的收集,而忽略了孩子内在学习信念和生活态度的培养。


同时由于父母对孩子期待和要求过高,为了得到满足,采用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使孩子经受着生活的溺爱、情感的忽略甚至心灵的创伤。


很多父母如果内在没有充分成长,就无力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无法协助孩子心灵的成长。


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与父母关系疏离、抗拒,对父母不接受,从而让亲子之间的爱冰封。


亲子之道不圆满,父母付出的爱不能流向孩子,孩子在家中感受不到爱的讯息。加上又不断地被父母干涉,就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早恋、自闭等,形成各种心理的困惑。


内在的情绪压抑使孩子无法回归天性,缺乏创造力,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行为,依赖性强、固执、爱发脾气、性格孤僻、粗心、注意力不集中、厌学、自大、自卑、自暴自弃等等,严重的出现抑郁症或自闭症、离家出走甚至使用暴力作为发泄的手段。


这些孩子往往无力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遇到挫败不能迅速恢复正常和积极的身心状态。


这些现象和问题反映出专制性家庭,溺爱型家庭,放纵型家庭中,家长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亲子关系的根本之道是让爱在亲子间和谐统一。”


父母以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自居,其亲子教育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形成。


亲子教育在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孩子今后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面对新世纪,父母的职责不再只是养育孩子,更重要的培养他们一种终身受益的能力。


而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再只是智能的高低(IQ),更多时候需要发展情绪的智能(EQ),而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一个懂得思考,判断,沟通,协调的孩子,一个人格健全,潜能可以最大激发的孩子,对家庭和社会都是重要而且影响深远的。


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有可能正在毁掉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02.完形亲子教育的基本理念

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有可能正在毁掉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讲一个小故事:

“我要吃白兔奶糖!”上午11点,九岁的小小大声哭喊。

陈太太摇头说:“晓晓,你现在不能吃糖,不然午饭就吃不下了,吃完饭可以给你吃。”

晓晓打了抢他玩具的弟弟,妈妈喝斥道:“够了,你这小子,哥哥要让着弟弟嘛,快说“对不起”。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用数不清的方式不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感情,我们告诉孩子,他们的感情是错的,不合适的,甚至不让他们拥有感情。然后,又告诉他们在哪些场合要有哪些感情。


在这里,陈太太是告诉晓晓现在不能要糖,要午饭后吃。而这是陈太太的要求,不是晓晓的要求。可悲的是陈太太要求孩子与她的想法一致,不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想法。


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有可能正在毁掉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需要知道,当孩子的感情所有权被否定后,她的心理安全就受到了威胁。


父母习惯用自己的感情去代替孩子的选择,孩子的心灵就被压迫和扭曲了,无法培养出健康而强大的自信与自尊。


那么要怎么做呢?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时。父母应遵循“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可是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情感。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认可和被接纳。


一个孩子无论他(她)年龄大小,一样有生理和心理的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


“尊重而不放纵”就是父母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的人来看待,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感觉,去思考,去选择;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去觉察,去学习;允许孩子犯错误,从错误中成长。


当孩子被尊重被允许,有了选择的权利,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是独立的一个人。从而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在上面的吃糖的例子中,陈太太是可以避免自己的错误的,她可以说:“晓晓,你觉得现在吃糖味道肯定好极了。(这等于说:“你可以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而且,你只要吃完午饭,你就可以吃到它们了。(这里,她限制了孩子的行为。)要是你饿了,我这就去做午饭。”


“分享而不教导”要求父母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采取不同的对待和教育模式,跟孩子分享自己生命的经验和智慧,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模式和标准生成长。


父母的分享使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受重视,而教导则使孩子感觉受挫和价值感低落。


如果父母每天和孩子分享对生活的感受,也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家庭中每个人说话时,有人倾听,同样地,别人说话时,他(她)亦会专注。


一个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感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是被倾听的,这是一种重要的且有价值的感觉,每个人都需要。


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有可能正在毁掉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03.完形亲子教育成功的关键

要遵循“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三大理念,运用一致性沟通手法,父母自身是需要学习,训练和提升的。


因为在实施,运用这些理念和手法的时候,父母可能会在内心感到困扰、挫败、愤恨、心烦,而无法接受自己和孩子。


或者父母不喜欢孩子的行为,而变得紧张,焦虑,忍不住想发脾气。


正确的做法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寻找资源和协助去提升和改变。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父母的困扰就会逐渐减轻。


所有亲子教育的理论、技术、技巧的学习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父母自己首先要学会改善心态,向自然界至柔的水学习。“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父母真的想协助孩子,可以像水一样地与孩子互动。这样的亲子互动是一个创作,而父母所学会的理念,理论和技巧是为创作所准备的材料。


孩子不断成长,亲子关系的过程就是流动的,是没有固定方法的,这个取决于父母和孩子在当下的状态和感受。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父母学习了一堆方法,仍然教育不好孩子的原因。


任何的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理论和理念都不是为解决具体问题而产生的,而是一套自然的全面的系统。


父母经过效法自然天地,觉察万物生长之理,从社会的养育模式回归到自然人性的亲子模式。了悟了自然之道,把亲子的养育当作育人,而不是自己家庭的社会竞争的筹码,才可以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真正协助孩子成长。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无忧矣。


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有可能正在毁掉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

是完形的三大理念,也是我们受益一生的智慧。


具体如何做呢?

完形,就是一座宝藏。

你看到的知道的仅仅是皮毛,

真正从知道到做到,

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