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铆足了劲也要造车,造车的好处实在太多

01 看,大佬们都在造车

距离大佬“贾布斯”远走他乡已经5年又2个月过去了,围绕老贾身上的新闻热度始终没有退去,关于“贾跃亭下周回国”的下周是什么时候也成了十大未解之谜和网上热门话题。

“大量不诚实行为,无法信任”,这是美国破产法院给出最新的评价,由于美国法院最新的评价加持,贴在老贾身上的“骗子”标签又有了新的符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成名于创立乐视网,但如今使贾跃亭深陷麻烦的却是造车新势力“法拉第FF”,一款停留在PPT和模型、始终没有量产的电动汽车。

沉迷于造车的不仅是贾跃亭,这个名单很长,随便拉出来看,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董明珠、李斌,还有恒大集团,大佬们为啥放着好好的现成生意不做,铆足了劲“烧钱”也要去造车,因为造车的好处实在太多。

大佬们铆足了劲也要造车,造车的好处实在太多

02 产业经济学的视角

产业经济学在经济学里属于相对冷门的分类学科,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相关理论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比较远,不太为大众所熟悉。产业关联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产业研究对象,汽车的生产沟通了产业的上下游,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温度。

03 双重属性

汽车既是终端消费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制成品,具有双重属性。生活中,消费者熟悉的消费品大都体积比较小,重量比较轻,比如超市里的日常用品。汽车是难得的大件消费品,提起知名汽车品牌奔驰、宝马,消费者基本上都听说过,又是离消费者生活最近的工业制成品,不像挖掘机、起重机虽然重要但离日常生活很远。

创办尉来汽车前,李斌已经和汽车打了多年交道。汽车资讯网站-易车网就是由李斌所创建,买过汽车和喜欢汽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个网站,在资讯有限的时代,易车网是难得买车参考网站。从创立到带领易车网上市,李斌用了10年的时间。2014年,李斌再次创业,成立尉来汽车,这次专心造车。然而,成立没多久的尉来一直深陷舆论漩涡,从“资金链断裂”传闻、汽车质量问题到“公司裁员”争议。造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大佬们铆足了劲也要造车,造车的好处实在太多

04 牵一发而动全身

汽车是仅次于房地产的国家支柱性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产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产行业发展好,会带动多个上中下游行业。由于“房住不炒”的政策,房地产行业无法大力鼓励发展。这个时候,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就排到了首位,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都对汽车行业大力扶持,出台各种配套政策,从土地优惠、税收优惠、新能源汽车补贴等等。

汽车的生产组装过程需要上百个重要零部件厂商的配合,能够拉动多个上游、中游产业。在早期的筹备阶段,兴建汽车生产厂房能够拉动建筑、建材、机械行业;中期生产过程中,汽车行业能够拉动橡胶、玻璃、塑料、皮制品、钢铁、有色等多个行业 ,在下游的消费环节,汽车能够拉动高速公路建设、带动高速服务区发展,促进汽车美容装饰行业,可谓是国民经济的领头羊。因为“水氢发动机”火遍全国的青年汽车,后被媒体报道,当地政府为了表示支持,规划了1000多亩土地用于青年汽车项目。抛去卖车不算,仅规划的土地的价值已经不菲了。

05 名利双收的好日子

车造的好,老板的日子过的更好,基本上名利双收。国有企业就不说了,企业负责人大多享受行政级别的待遇,成为地方政府争相结交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李书福通过造冰箱淘了第一桶金,如果一直造下去,估计他也会很成功,但造冰箱的经营格局太小。李书福不满足现状,决定开始疯狂的造车,于是有了后来的吉利汽车,以及后来收购沃尔沃的故事。在享受汽车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的同时,李书福也收获了来自全世界的荣誉,在国内被授予“改革先锋”的称号,在国外被比利时皇室授予“骑士勋章”,此外他还身兼多职。

既然造车的好处这么多,就不难怪大佬们铆足了劲也要造车了。

大佬们铆足了劲也要造车,造车的好处实在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