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林海伦的博物学》

原创系列之一百三十一

图文/林海伦

编辑/小山


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国庆长假,照例是要去刷山的。

10月2日那天,我在奉化尚田镇正在施工的葛岙水库上游的山谷中,意外遇见一种古怪的寄生植物——野菰。当时我在一大丛五节芒的根部看到成丛的野菰正在开花,还有许多还处于花苞阶段。

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在宁波的野外,真正的寄生植物并不多见,野菰却是种相对常见的寄生植物。于是我想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采集了一些标本带回家观察。


野菰是列当科一年生寄生植物,通常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的根部。由于这种草本植物以寄生方式生长,生活的营养全部来自寄主植物,其全体是不含叶绿素的,植株整体呈现出黄色调。

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野菰花朵侧面特写,

花萼呈佛焰苞状,在下侧斜裂至基部

花冠在中部发生弯曲,花朵呈俯垂状,花形与水晶兰相似


与球果假沙晶兰(简称水晶兰)相比,野菰和水晶兰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不是绿色自养植物,而是依靠寄主或共生菌生长。它们都是种隐身植物,平时都是躲在地下生长,人们只有在其开花时才能一睹其真容。

它们的花朵外形都很像兰科植物的花朵,但都不属于兰科植物。二者花朵的内部构造却大相径庭,其亲缘关系是很远的。野菰的雄蕊总共有4枚,分为2组,靠近上唇的2个较为发达,称为“二强雄蕊”;雌蕊具细长的花柱,先端有发达的盘状柱头,柱头上有明显的毛茸。

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野菰花朵解剖图

雄蕊的花药呈现象牙一般的瓷白色

具花距状的雄蕊位于上唇的下边

柱头具发达的茸毛


而水晶兰的雄蕊数目在10个左右,雄蕊之间没有差异分化。花药各室均为正常发育;雌蕊无花柱,柱头呈漏斗状下凹,表面无毛茸。

野菰和水晶兰的雌蕊子房均很发达,均为侧膜胎座,子房内均有大量细小的种子。通过对野菰种子的显微观察发现,其种子直径仅为0.3mm,一个花朵的子房内具有上万枚的种子,数量之多要远超兰科植物的种子数量。或许野菰的生存策略全在这个种子的数量上。

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野菰的子房横切面

棕黄色部分是其侧膜胎座

白色部分是不计其数的细小种子

种子很有规律地着生在胎座的表面


水晶兰的花朵没有花色素,通体晶莹剔透,所以有水晶兰的美名;而野菰的花朵与普通的显花植物几乎无异,呈筒状的花冠裂片呈不明显的二唇形,上唇2个裂片呈紫红色,下唇3个裂片呈淡紫色,花筒基部也为紫红色,整体上看很有美感。

野菰的花萼非常有个性,从外形和功能上看它就是一个苞片,花苞时它会将花冠完全包裹在里边,开放时花萼从下方裂开一条缝隙,让筒状的花冠从中伸出,花后这个花萼宿存又可以保护子房的正常成熟。

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野菰的花茎基部和根部特写

基部有较多的分枝,每个分枝的顶端都有一朵花

分枝处有一个鳞片状的苞片


植物志记载野菰的鳞状叶片位于基部分枝处,但我认为这个鳞片才是花朵的苞片位置,因为苞片以上就是花朵了,只是其中有个很长的花梗而已。

另外植物志上说野菰的雄蕊中一个药室退化为距状的是位于靠近下唇的位置,而我看到的这组雄蕊是位于上唇裂片的位置。

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我对野菰的花茎作横切面显微观察,发现其维管束十分正常,有发达的导管组织,只是没有纤维束组织,因此其花茎比较松脆,比较容易折断。

野菰是种非常怪异的寄生植物,每年的秋季是其花期,在宁波的野外只要留意五节芒的根部,偶尔是能见到其漂亮的花朵的。

野菰,一种神奇的寄生植物,喜欢和五节芒共生在一起


野菰的全草也是种传统的药用植物,用于咽喉肿痛、咳嗽、小儿高热、尿路感染、骨髓炎、毒蛇咬伤、疔疮和肿瘤,主要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林海伦2020年10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