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应届生倾斜!广东“三支一扶”拟招2000人,符合这些条件可报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通讯粤仁宣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发挥作用的大舞台。5月7日,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了解到,日前,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2020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方案》,正式启动2020年广东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将招募2000人。

据统计,广东“三支一扶”计划实施14年来,共派遣近2万名大学生到粤东粤西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服务。

向应届生倾斜
粤港澳藏籍大专生可报名

据了解,今年广东计划招募2000名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招募人数与2019年持平,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量化测评、公平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将志愿者们派遣到山区县及东西两翼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水利)、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为2年。

向应届生倾斜!广东“三支一扶”拟招2000人,符合这些条件可报名

新华社资料图

招募对象为普通高校广东生源应届、往届毕业生;省内高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的外省生源应届、往届毕业生;以及香港、澳门、西藏籍普通高校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0年4月30日后出生)。

已参加过“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再参加。有服务基层意向的大学生可登录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专题网进行报名。

据省“三支一扶”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聚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今年招募名额将继续坚持“四个倾斜”:即招募名额继续向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单位倾斜;招募岗位继续向扶贫岗位、支医岗位倾斜;招募人员继续向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倾斜。

同时,为应对新冠肺炎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今年对量化测评标准进行了优化,招募向应届生倾斜。网上报名时间为5月11日至5月25日。

搭建服务平台 人岗匹配率达100%

近年来,随着“三支一扶”计划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扎根基层,据统计,“三支一扶”计划实施14年来,广东省共派遣19485名大学生到粤东粤西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服务,“三支一扶”人员足迹遍及粤东粤西粤北16个地级以上市、83个县(市、区)的2188个镇街基层单位,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主旋律。

派遣到龙门县蓝田卫生院支医的邓志威,多次成功抢救病人,成为卫生院独当一面的骨干医生,被称为“年轻的老医生”。

他坦言:“以我的学历,如在珠三角地区的医院只能打杂跑龙套,发展空间和我现在的岗位没法比,薪酬福利也不会比现在好,更重要的是完全体现不出我现在的存在价值。”

如今邓志威已打算在服务地安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有这么好的大舞台‘唱戏’,让我们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当然愿意扎根当地”。

据了解,广东立足基层,创新“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选拔方式,优化量化测评系统,将“本地生源”作为分值较高的评分项,拓宽本土人才回流渠道。坚持目标导向,着眼于把人才引向基层、留在基层,招募岗位向当前或未来2到3年有空编的基层服务单位倾斜,多方位打通人才向农村、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渠道。

近五年来,广东“三支一扶”招募人岗匹配率达100%。同时,构建人才返乡协助机制。省、市、县已全部成立组织、人社、教育、财政等组成的“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服务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形成了四级联动、九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待遇不断提高
每人每月不低于3600元

如何让高校毕业生真正留在基层、扎根基层?广东坚持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聚焦解决其待遇保障和就业出口问题。

据了解,目前“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由2006年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不低于3600元。此外,各级财政还承担社保补贴1008元、交通补贴1000元、安家费补贴3000元,服务期间为每人支付培训费3000元。

各地还给予每人每月500至1000元左右的其他补贴。部分地市对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一次性给予2万-3万元补助。

同时,广东积极拓展“三支一扶”人员就业渠道,落实优惠政策,形成了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推荐、扶持自主创业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具体而言,广东鼓励县(市、区)统筹基层编制直接吸纳期满“三支一扶”人员;将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纳入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支持范围,支持“三支一扶”人员自主创业;对未能及时就业的“三支一扶”人员,重点提供岗位信息、职业培训等针对性强的就业服务,优先安排到中小微企业或乡镇、村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通过多种举措,实现“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就业率逐年提高。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

实习生 | 周炜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