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東風標緻前不久公佈自家的幾款車型,官方減配了不少地方。網絡上出現了兩種聲音,第一種覺得這是作死的節奏,本來銷量就不高,還要做減配,更不會有人買。

而另一部分人提出觀點,雖然東風標緻不是國內第一家對產品減配的品牌,但是公開承認自己的產品減配,還列出一個清單給大家看,這種做法被網友稱作“良心”。


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其實,在最近網絡上傳出的一張關於標緻308部分配置調整的銷售話術,給出了三個方案。三刀當時還發微博批評,這個內部培訓文件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


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其實,這次標緻對部分車型(時尚版、豪華版、尊貴版)進行減配的地方,廠家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在網絡上露出的表格中,廠家還把減配的地方,分了四個等級:

客戶無感知,比如:前後座椅輔面料、電鍍改電鍍效果噴漆、PVC包裹改硬塑紋理、頂棚針織面料改印花無紡布

客戶感知弱,比如:PVC+織物座椅改為全織物、取消手套箱阻尼器、取消手套箱燈、座椅隱形拉鍊改明拉鍊

非售前感知點,比如:兩把遙控鑰匙改為1把遙控+1把機械

有感知但核心競品無配備,比如:取消右前、後排玻璃一鍵升降和防夾手

其實,按照廠家的心態來看,這輪對產品細微的配置調節,在客戶無感知或者感知弱的情況下,一定減少相當可觀的成本支出;而支出減少的情況下,是不是最終利潤就上來了?可是這種立竿見影的做法,副作用也是非常的大。

首先是輿論導向。當下合資品牌被自主品牌追趕,自主品牌想突圍取代合資品牌的地位。而合資品牌在尋找豪華品牌的薄弱點,想繼續上探高利潤的產品。


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可是,法系車一直無法突破30萬元的消費關口,這幾年,甚至20萬元以上的的消費也很難讓人選法系。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更是不能出任何負面新聞。因為在當下自媒體氾濫成災的年代,一點負面就會被無限放大,在沒有公關,沒有統一口徑的前提下,這樣貿然公佈減配消息,無異於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裸奔。


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其次,所謂的客戶無感知/感知弱/非售前感知點,甚至有感知但核心競品無配備,這種看似很合理的分級方式,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客戶反正是要買我的車,我這裡少一點,那裡少一點,無所謂的。


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這就好比,我去家門口吃了多年的麵條店,有一天發現大肉面的肉變小了,滷汁變淡了,小菜也不免費了,餐巾紙也要自己帶了,甚至辣椒油都要跟老闆提前說才行。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因為如果這家麵條店的口感我很喜歡,我可能出門時嘆口氣搖搖頭,下次也許還會再來,但是我的心態已經不對了,我並不會告訴老闆,你不應該這麼做。老闆可能也不知道,因為他的這一點小聰明,即將要流失掉我這樣的老客戶。對於已經得到的東西,特別是看的見摸的著的東西,失去的感受比本來就沒有還要難受。


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最後,就是國內汽車消費的大環境。大部分消費者本來就對法系車無感,有一小部分是喜歡法系車的客戶,這部分其實是被法系特別的外形或內飾設計吸引,或者是看到大幅度的優惠衝著性價比而來的,而這些衝著性價比或外觀而來的客戶,如果你問他,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很有可能不會再選擇法系車。

所以,標緻品牌的產品,最迫切的應該是拉開與競品的距離,而不是考慮“核心競品無配備”所以我就可以不配,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造車,那早晚要被市場淘汰。


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最後說說市場終端銷售顧問面臨的問題。這件事其實最直接要面對後果的就是終端的銷售。現在客戶買車必定上網查詢,這樣的新聞又是官方確認過的,所以銷售用什麼話術掩蓋都是沒有用的。

因此,那個所謂配置調整的話術培訓,我完全不認可。我覺得當下標緻的經銷商肯定會聯合起來跟廠家要說法,或者廠家內部會給予經銷商一定的安撫(經濟上),讓經銷商在進減配後的產品時,能夠有稍多一些的利差。


標緻308減配後,東風銷售這麼說……


銷售顧問在最前線面對的,是掏出人民幣來買單的消費者,所以不要認為別人都傻,就自己聰明。客戶越來越敏感,知道的越來越多。

因此,銷售顧問主動承認這批是減配後的車,然後減輕客戶對這些功能減配後的重視程度,告知他實際使用中真的差別不大,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給出比老款更多的優惠,這才是最實際的解決方案。

像當年大眾那樣,偷偷減配,價格還不變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你現在再讓大眾減配一次,不公開說明看看?

對於這件事,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大家也談談自己的看法。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