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吃魚好,你會正確挑魚嗎?

都說魚肉是個好東西,富含優質蛋白質、脂肪含量低,是營養學家推崇的白肉。

事實上,魚也是有好壞之分的。挑不對魚,不僅吃了沒營養,甚至還不利於身體健康。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哪些魚不值得買。

第一種:個頭太大或太小的魚

很多人都喜歡挑個兒大的魚買。

事實上,對於同一品種的魚來說,如果個頭太大,魚的年齡一般也更老,肉質可能會比較粗糙,而且還可能富集更多環境汙染物。

當然,如果你之前一直在吃大魚,問題也不大,大部分魚體內的汙染物還是在安全範圍內的,不必擔心。但為了規避這些風險,還是儘量不要買大魚啦。

那是不是就要挑個頭小的魚買呢?

也不是。

個頭太小的魚,安全性雖然沒有什麼問題,可由於太小,很多魚還沒有長大成熟,體內的香氣物質也比較少,吃起來沒有那麼香。

另外,小魚肉少,很難滿足我們的胃口啊。

在買魚的時候,在眾多魚當中,選個頭適中的那條就行。

都說吃魚好,你會正確挑魚嗎?


第二種:大型肉食類的魚

大型肉食魚類體內更容易蓄積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國際上的權威健康機構也推薦不要吃鯊魚、劍魚、旗魚、方頭魚、大眼金槍魚等大型魚類。

我們都聽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泥巴」的說法 。

其實,這就是水生環境中的典型食物鏈。

處於食物鏈等級越高的生物,體內蓄積的有害物質就越多,而體型越大的食肉魚,在食物鏈中的等級越高,如果吃的話,對健康的影響也越大。

第三種:小攤小販賣的魚

我們可能都曾在一些不正規的小攤販買過魚類,為了方便也為了便宜。

倒不是說小攤上的魚一定不好,而是某些不正規的小攤販,魚的來源和品質都沒法保證,可能隱藏著更大的安全隱患,比如重金屬超標、寄生蟲等。

想放心吃魚,還是去正規超市和菜場買吧。通常魚在進入市場前都會經過最基本的檢驗檢疫,還是比較放心的。

第四種:被迷戀的野生魚

不少人喜歡吃點兒野生魚類解解饞。

事實上,由於環境汙染的不確定性,野生魚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完全想不到的有毒物質。

比如,很多魚會因為捕食了有毒的海藻、小魚小蝦而在體內蓄積毒素,常見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人一旦吃了,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不要迷戀野生魚類,它只是個傳說。

第五種:醃製的魚

很多人喜歡吃醃製的鹹魚。不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中國式鹹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一定要少吃。

這次,鹹魚是真翻不了身了……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專家組發佈的《膳食、營養與慢性病防治》報告中明確指出:

中式鹹魚會致癌,經常吃鹹魚會增加鼻咽癌的風險。

不過,這也並不是說咱就完全不能吃鹹魚了。偶爾吃吃完全可以,但一定要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