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的社會文化是如何轉變的?

兩個民族的競爭,不單是政治上的事。雖然前代的競爭,不像現代要動員全國的人力和物力,然一國政治上的趨向,無形中總是受整個社會文化的指導的。所以某一民族,在某一時代中,適宜於競爭與否,就要看這一個民族,在這一個時代中文化的趨向。

在歷史上,最威脅中國的是北族。它們和中國人的接觸,始於公元 前4世紀秦、趙、燕諸國與北方的騎寇相遇,至6世紀之末五胡全被中國 同化而告終結,歷時約一千年。其第二次和中國的交涉,起於4世紀後 半鐵勒侵入漠南北,至10世紀前半沙陀失卻在中國的政權為止,歷時約六百年。從此以後,塞外開發的氣運,暫向東北,遼、金、元、清相繼而興。

唐宋時期的社會文化是如何轉變的?

其事起於10世紀初契丹的盛強,終於1911年中國的革命。將來的史家,亦許要把它算到現在的東北問題實際解決時為止,然為期亦必不遠了。這一期總算起來,為時亦歷千餘年。這三大批北族,其逐漸移入中國,而為中國人所同化,前後相同。唯第一二期,是以被征服的形式移入的,至第三期,則系以征服的形式侵入。

唐宋之前,經歷過五胡跟沙陀之亂後,中原勢力已經遭受了巨大的創傷,但是以龐大的中國,安能把它看作是一個不可解決的問題?在當時統治者的眼裡,遭受少數民族的侵犯僅僅是因為內部制度的缺陷。只要治理好了內部,外部問題也就不攻自破了。

唐宋時期的社會文化是如何轉變的?

當然即便如此,唐宋之間的文化上還是有一個大的轉變。這個轉變是怎樣的呢?

中國的文化,截至近世受西洋文化的影響以前,可以分作三個時期:第一期為先秦、兩漢時代的諸子之學。第二期為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的玄學和佛學。第三期為宋、元、明時代的理學。這三期恰是一個正、反、合。

為什麼說這三個時期,是一個辯證的進化呢?原來先秦時代的學術,注重矯正社會病態,即所謂的“撥亂反正”。魏晉時代之後,文化轉向,從探尋整體轉向探尋個體,從討論社會轉向討論個人。而在唐宋時代,這兩種思想得到了一種整合。

魏晉時期,因為過度追求個人內心世界的發展,而導致了佛、道思想的盛行,然而這兩種思想畢竟無法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所以當時代發展到唐宋時期,對佛、道思想的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大。

唐宋時期的社會文化是如何轉變的?

唐朝的韓愈率先對佛、道發起抨擊,但他所抨擊的內容都是極為淺顯的,還沒有上升到怎樣的層次。宋朝時期,宋學興起,儒家思想對佛、道德抨擊終於上升到了政治、哲學的層次。

按照佛家思想,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壞的,需要打破而重新來過,而唐宋時期的儒家思想則認為這個世界整體上還是合理的,但需要我們不斷改正自己個人,以此來獲得更好的發展。

與無法解決現實問題的佛、道思想相比,唐宋時期的儒家思想無疑是更契合時代發展規律的,因而也很快獲得了統治者的青睞,並繼而獲得了更全面的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