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一個字,多明白一倍道理

來源:單非的專欄/專注傳統智慧的高品質原創公號,更多內容可見。

注意一個字,多明白一倍道理

易學彌綸天地、博大精深,概括起來,則就是理、象、數三點。方便理會,可以說理就是抽象本質,指向哲學性;象就是意象內蘊,指向藝術性;數同樣是抽象本質,但落在事物上也最為具象,因有物便有數,指向數學性。哲學、藝術、數學,即是人類文化的三大本質,雖然對於東方智慧,這不過是降維之說,因東方智慧實是超哲學(超言絕待)、超藝術(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超數學(河洛易經之天道數理),高明是因此,不能契會者詬病之亦是因此。從體用性相講,於體性東方的確具有壓倒性優勢,西方所長是在相用。

中國人向來喜歡簡潔而不喜歡複雜,長於意會而弱於邏輯。所以墨家的科學萌芽只是曇花一現;兩漢時象數易學曾經極盛,但在王弼掃象而專談義理之後,便幾乎成了秘傳絕學;理論精深博大而邏輯嚴密的佛教唯識學,在玄奘、窺基二大師立宗之後,也很快衰落。易學的理象數三大範疇,也因而被關注最多的是理,其次是象,數則往往處在被忽略的地位。

而“數”,卻完全是與理、象同等地位的一個字,絕對少不了的一個字。所謂“質量”,理偏質,象居中,數偏量,質、量合之,才是完整和完備。所以就算是關注質到極致的佛家,也說比量、現量、非量、聖教量、證量等。缺了這個字,理、象之究便會失卻半壁江山;注意和提起這個字,則即刻便能多明白一倍的道理。

數與量的作用,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有人給我發了下面這張圖:

注意一個字,多明白一倍道理

她說這是劉善人的話,問我有沒有這回事,心裡應該是有所緊張和恐懼。我回答她的是:有沒有是一回事,有多少則是另一回事。她聽了便登時釋然了。

我們具體來看圖片中這些話,其依據的不過就是傳統的人須遵循天時、因應天時而動的理念,先不追究細節,這個理念則不能說錯。其背後動機也是不可縱慾、優生優育等苦心,更不能說錯。而其失,便是嚴重忽略了數與量的因素——就算可以肯定說有,那到底有多少呢?無論如何,也到不了這麼嚴重的程度吧?這些話是道家色彩的,而道家的第一原則就是“自然”,只要合乎不縱慾、有節制的大原則,總體是自自然然平平常常地過日子,便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某些時候偶爾的反常完全不用過度在意和擔心。人要是時刻拘泥於這些細節上,得活得多糟心多累,而何嘗不是一種著相呢?天道法則當然是要遵循的,但天道法則並不是一個死板的東西,它本來就是像心電圖一樣是波動的,也本來是允許波動的。那條法則的中線,其實是虛的。若心電圖嚴格按一條線走,那才是見了鬼,那一定是殭屍。

所以說,只看有沒有,不看有多少,便容易誇張誇大,而自迷其中、自亂方寸;注意到有多少的問題,則問題便能當下迎刃而解。這有多少,則正是數與量。其作用,也正是數與量作用的最基本體現,不僅能解決道理上的困擾,也能避免情緒上不必要的成本,這兩點本來就是糾纏在一起的。此外,有質無量容易過度誇大,過度擴大則就容易迷信,圖片中的話濃重的迷信色彩便是源於此,很多傳統的東西被指迷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而確實有此之失。

同時,有量無質也是不行的,也容易落在生搬硬套的生硬死板,是另一種迷信。圖片中的話對自然法則的生搬硬套是如此,再比如《神農本草經》裡,為了對應一年365天而只收錄365味藥,而當時所知藥物卻遠不止此數;在“君臣佐使”的用藥配比組方上,對臣藥多於君藥、佐藥多於臣藥、使藥多於佐藥也有著生搬硬套。所謂“死理”,拘於量而失於質,便只能只死不活,不得天道法則運作那種靈動鮮活的波動變通。質與量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東西,明則雙明,暗則雙暗。所以好的智慧道理都是明晰嚴謹的,好的數理模型都是優化應用的。

有質無量與有量無質,便是感性之人與理性之人所最容易犯錯有失處,切記注意。本文也只是因應中國人整體的特性,來強調數與量的重要性。類似的問題,可以說隨處可見,人人恐怕都沒少迷。再比如,我們常看到網上有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的新聞,記得玉米就曾上榜。但俗話說“五穀雜糧最養人”,俗話又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凡事皆有陰陽兩面、皆是陰陽一體,只能通過數與量去辨別區分,只看有沒有不看有多少,那乾脆什麼都別吃了;只有看到有多少,才能該吃吃該喝喝,而養得清楚,病得明白。所以萬法陰陽,要運轉陰陽之道、玩轉陰陽法則,絕對少不了數的參與,因而“易以道陰陽”,易學源頭卻是在河洛天道數理。

“有沒有是一回事,有多少是另一回事”,這句話值得牢記,運用到事情上可以說用之不盡、處處可通,用處不要太大。再比如,你擔心一個人是不是對你有意見,有沒有是一回事,有多少又是另一回事,以此而能分析明白,你還會過度憂慮嗎?你擔心一件事是不是做錯了,有沒有是一回事,有多少又是另一回事,以此而能分析明白,你還會過度掛懷嗎?你覺得一件事能得好處,有沒有是一回事,有多少又是另一回事,以此而能分析明白,你還會只知冒進不計成本嗎?有些人你覺得壞,有沒有是一回事,有多少又是另一回事,以此而能分析明白,你還會困於自我好惡嗎?有些書或文章你覺得有用處,有沒有是一回事,有多少又是另一回事,以此而能分析明白,你還會因為不捨反而浪費時間嗎?……

不誇張地說,這就是個“萬能公式”,真的萬能。萬事萬物,無不可歸以質與量,也皆要從這兩方面去同時把握。在此基礎上,世事無非進退取捨,而你才有資格面對與應對,在真正的權衡中,貼近那個萬事萬物皆所依之“度”。

數道甚大,這只是那扇門。

來源:單非的專欄/專注傳統智慧的高品質原創公號,更多內容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