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时代

记得茨威在他的短篇小说里有写到,她还没准备好,对此一无所知,却一脚踏进了命运的漩涡。

对的,就是这样,我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却已经踏进了信息爆炸的漩涡,并对此一无所知。

对于习惯看书,习惯一本一本仔细研读经典的人,有时候从书页里蓦然抬头,却发现身边人已和自己隔了一个时代。

  • 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从书页换成了图片,音频,视频。
  • 从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换成了碎片化的,颗粒状的,散点化的信息和观点。
  • 从精神洗礼心灵沉浸换成了实用的方法论和工具论。
  • 从缓慢的经历时间去咀嚼吞咽融入血液的方式换成了一日速成七日速成的高效捷径。
  • 从安静的自主的扩展认知获取信息变成了热闹的社交的被动的被推送信息和认知。
  • 从浅尝思考的痛苦去突破认知舒适区到欢乐轻松的被数据算法安放在认知的舒适区。

你的手机,你手机里的每一个APP,甚至每一个推向你的信息和观点和广告都更懂你,比你更懂你自己。

信息铺天盖地,在消耗我们的时间,在入侵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注意力被无限的分散,无限的消耗掉,而我们自己却为此上瘾,因为这舒适区,因为这视频的快乐阀值,因为和别人信息不对称的焦虑,因为这些获取碎片化观点的虚假的获得感。

因为这些信息,我们的认知习惯,我们的行为习惯,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得到了重塑,得到了改善。确实如此,但是这样有用的信息也许只占据了你日常主动了解的被动推送的信息量的百分之十吧。理想状态。

承认吧那些新鲜事,那些基于传播理论的信息,大部分都和你的生活并无多大关系,你听了看了笑了然后消散无影踪。

不过,我们也为此贡献了流量不是嘛,不过可惜的是这流量也和你无关!

时代是没有错的,信息反馈和互动也是所有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下生存的必然之道,只是,我们并未为此做好足够的准备。

  • 我们并未做好筛选必要信息,管理自我注意力,屏蔽不必要信息的准备。
  • 我们也并未做好甄别真假信息,甄别有价值和无价值观点,甄别骗子和专家的准备。无知是可怕的,但是更可怕的是你知道的却是错的。
  • 我们也并未做好利用碎片化时间构建系统化认知体系的准备,我们以为自己获取了许多信息和观点,但那些散乱的相互矛盾的,毫无逻辑关联的内容,不过也是过眼云烟罢了,看了,感触了,然后忘了。
  • 我们也没有做好获取基本常识的准备,世界和信息都变得纷繁复杂,纷至沓来,我们无暇应接,更不要说去思考,去追究事物背后的普适规则。我们一日一日耗费了巨大的时间价值去了解新的咨询,却并没有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身边人,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只是眼花缭乱罢了。

我想,对我们自己的精神或生活有所帮助的信息才是有必要的。

系统化的认知体系和系统化的方法论才是能实实在在改善我们的行为和生活的。

并非事事都有捷径,慢慢走慢慢思考,才是最快的。

终身成长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没有错的,只是这成长也应该是系统化的升级,是由认知到实践,由实践但认知的正向的,系统的反馈。

我们获取足够新足够全的信息,然后做足够快的行动,去获取财富资源,获取其他生存资源是没错的,只是也务必记得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时间才是你最为稀缺的资源。你看,天地有万古,而此身不再得!

所以啊,在信息面前修炼总是必要的,然后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越来越简单清醒,而非眼花缭乱,万古如长夜!

共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