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性論”與王陽明的“心學”有什麼相通之處?

隔壁隔壁的王叔


如果從哲學發展的角度去看 弗洛伊德給西方哲學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潛意識——內心世界(前人有也涉及而弗將其發揚光大) 而在他之前也有人關注內心(不嚴謹的區分:內心世界VS內心) 往往限於個體上 如靈魂 思維。而心學要旨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良知良能等 個人認為兩者學說聯繫不大 王的學說也只是關注內心而非內心世界 一般說王的學說很像禪宗 在西方哲人上找和蘇格拉底也像 蘇說智慧來自內心而不是別人的教導


小菲菲不是我


佛洛依德“論人性”大體有這幾個方面;“決定論人性觀”;“消極悲觀的人性觀”;“因果論的人性觀”。“潛意識論人性觀”

決定性人性觀

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認為,人類絕大多數的行為,是由過去的事件決定的而非現實的目標所能制約,人的行為很多時候是受命於潛意識的追求,潛意識是我們觀察不到的非理性意識動機,受生物本能的驅動力,和幼兒時期性心理事件的控制。

通常人們的感覺是自己在主宰著自己的生活,實際上,人們對於塑造自己的人格是無法控制的,所有的一切都在潛意識的潛移默化中形成。

消極悲觀的人性觀


佛洛依德認為,人和世界上的事物一樣,都是處於矛盾的狀態裡。生與死的力量從相反的方向同時作用於人類。人的肌體之中同時具有生與死兩種本能。人是本能的奴隸,人生的目標就是死亡,人生不過是朝向死亡過程中一條曲折的路而已。

因果論的人性觀

佛洛依德認為,現實的行為主要有過去的原因左右,而不是由未來的目標左右。人們受困於性愛本能和死亡本能的爭鬥中不能自拔,而這兩種本能在遮蓋撒謊,表現是保守。

人們被強迫著重複著原始 的行為模式,力求減少緊張,緩解焦慮,壓抑不愉快的經驗,強迫著重複熟悉的,被潛意識認為是安全的行為。

潛意識論人性觀


佛洛依德認為,從口誤到宗教經驗,凡此種種,都深深根植於性本能和攻擊的慾望中,潛意識的動機使人們成為了自己潛意識的奴隸,儘管人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但是,那些隱藏在行為背後的動機,深嵌在意識之中,人們在不自覺中被潛意識支配自己卻全然不知。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解釋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這便是良知。由此而知道,良知是人先天就有的善性,是存在於人的心裡的天理,但是良知常被私慾矇蔽,所以要除去人的慾望,恢復人性先天的良知。


王陽明認為心既是理。老子說道是宇宙的本原。程朱說理是宇宙的本原,理與物質結合生出萬物,萬物都含有理,就像每一條河裡都有一個月亮一樣。

理在自然界表現為自然的規律,在人類社會里表現為倫理道德。人的心裡天生的就有理存在,只要能認識到心中的理,人的行為就會符合倫理道德,成為聖人。


關於怎麼認識理,朱熹說;去格物,格物窮理。王陽明受朱熹的啟發,開始了格物之旅,開始去格竹子,格了好幾天沒有各出理來,反而病倒了,留下了一個典故;亭前格竹。

王陽明苦思冥想,他終於悟出了,心即理。我本來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什麼是惡,這就是良知。佛洛依德的人性論與王陽明的心學,說的都是人性,一個是人性裡不可控制的潛意識左右著人的行為,人的本性是慾望。


一個是,人之初性本善,人心裡的善良就是天使,只要不被私慾矇蔽就會道德高尚。所以傳統的文化植根在每一個人的潛意識裡。它會左右著人們所有的行為,包括看問題的角度,思維的模式,不要試圖改變自己的文化,那是一件扭曲靈魂 的事情。


神經在發燒


 王陽明良知天理的心之本體與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中 超我 的概念是相通的,但二者形成和發生作用的方式、方向不同。於一念發動處克倒不善講的是道德情感的控制,這與 自我 的概念相似,但二者對知覺發生作用的先後認識不同。主觀能動性在此的體現也不同。在方法論上,真我論思想不同於人格結構理論,不具有近代科學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