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依止法:總明其義

總明其義


道次第——依止法:總明其義

道次第——依止法:總明其義


   “須知,共所稱許之喇嘛瑜伽教授者,即如上說。”共所稱許,指藏傳佛教各宗派都很重視。喇嘛瑜伽教授,即上師相應法,是藏傳佛教的重要修行內容。我們要知道,各宗修行共同重視的上師相應法,就是前面所說的怎樣如法依止上師。  “若僅少次緣念,殊嫌不足。”如法依止,包括意念和加行的依止。也就是從思想到行為,都要和上師相應。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是通過觀想調整心行,一方面是通過實際行動完成依止。如果你只是偶爾憶念一下,依止法就不能在你心中形成重要地位,你也無法和上師功德相應。只有不斷親近並侍奉上師,緣念上師功德,心才能和上師相應。  “必行者心生決定,於具德引導不錯之善知識,應長時依止。”所以,學人對自己選擇的具格善知識,應該長時間地依止。  關於親近善知識,善財童子是廣學多聞的典範。另一種情況,是選擇善知識之後就終身依止,而不是今天在這裡參一下,明天在那裡參一下。就像有的人,今天修這個法門,明天修那個法門;今天讀這本經,明天讀那本論。根機不夠的話,就會無所適從。所以說,如果找到能完整指導修行的善知識,有時一個就夠了;如果覺得某個法門能使自己終身受益,一門深入地學進去就夠了。當然,也可以參考其他法門,但修學必須有中心。否則,雖然想學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但智慧不夠,東一下西一下,最後可能什麼都不是。  藏傳佛教的仲登巴,是阿底峽尊者最得意的弟子。他一生好像只親近過五位善知識,其中三位只見過一面,聽過一次開示,還有一位也是短暫的接觸。當他遇到阿底峽尊者後,就終身侍奉尊者,從來沒有離開。所以,我們需要正確理解親近善知識、廣學多聞的內涵

。因為善知識難遇,尤其是現在的佛教界,知見純正並能指導學人修行的師長並不多。不少人想要修行,為了參訪善知識到處跑,最後跑得一身煩惱習氣,浮躁不安。這裡所說的“應長時依止”很有針對性,正符合當前的情況。  “如伽喀巴(噶當格西)雲:於依師時,恐有所失而折本。”關於如何事師,噶當格西伽喀巴有一段非常精闢的開示:在依止善知識時,很多人因為不能如法依止,非但不能在善知識的引導下有效修行,得到利益,反而造下不少罪業。就像做買賣虧本一樣,得不償失。  “蓋不知依止法,將無利而有虧損。此依師法比較餘法尤為重要,以其為究竟利樂之根本故。”為什麼會“有所失而折本”?宗大師的解釋是:因為不知道如何依止,非但沒能好好修行,反而因為輕蔑師長、說是道非而造業。這是學人很常見的心理。不少佛學院學生就會評價:這個老師怎樣,那個老師怎樣,卻不懂得發現他人的功德和長處。因為我們的內心汙濁,就會尋找汙濁的對象,就像蒼蠅喜歡叮那些死豬死狗。還有什麼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之類,都是說明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招感什麼樣的境。凡夫為貪嗔痴所惑,總愛尋找他人的過失。這就必須通過觀修,克服煩惱,戰勝不良心理。我們觀修善知識的功德,就是引發內在的善心。當我們和善知識的功德相應時,就在成就自身的功德。反過來,我們說別人的是非長短時,就在引發自身的凡夫心
。  在《道次第》的修行中,依止法特別重要。失去這個根本,其他一切法都修不起來。就像一棵樹,有了樹根才能枝繁葉茂,否則就會枯死。在修學過程中,依止法就相當於樹根。如法依止善知識,就是在呵護樹根。這樣才能在善知識的引導下,進一步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發出離心,修菩提心。所以依止法是入道根本,是究竟成就解脫道和菩薩道的根本。  “我輩煩惱粗重,又不知事師法,或知而不行,多生眾罪,此須努力懺改防護。”宗大師提醒說:我們這些凡夫煩惱粗重,所有行為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礎上,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做事,我喜歡怎樣,討厭怎樣,不懂得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或者雖然知道,卻沒把它當作一回事。比如我們學了《道次第》,知道應該在意樂和行為上依止師長,可還是憑著情緒行事,覺得這些不過是說說而已;或者覺得這些是說給別人聽的,不是給我聽的;或者覺得做一點就不錯了,不必那麼麻煩;或者覺得別人也沒這樣做,不需要那麼認真。總之,東想西想,就是找藉口不做。既難以從固有習慣中走出來,也捨不得讓自己的缺點受到傷害。這樣就會造下眾多罪業,使自己修學無成。這是凡夫的一大毛病,必須努力懺悔,認真落實依止法。  “誠能如是,不久當如常啼菩薩及求善知識無厭足之善財矣。”常啼菩薩是《般若經》記載的一位大菩薩,他為了求法,從東方到西方、南方、北方,跑了很多地方,去親近弘揚《般若經》的菩薩。
因為沒錢供養,他就賣掉自身的血肉拿來供養,是捨身求法的典範。此外,善財童子也是親近善知識、廣學多聞的榜樣。如果我們能如法依止善知識,不久也能像常啼菩薩和善財童子那樣,為了尋求善知識,百城煙水,精進不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