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御題北京故宮養心殿《中正仁和》匾額

雍正皇帝御題北京故宮養心殿《中正仁和》匾額

清 雍正皇帝 御題養心殿中正仁和匾 北京故宮博物院

微拍堂

珍品天然牛角大毛筆

作品鑑賞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將寢宮從乾清宮遷到了養心殿。養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書,是說帝王要中庸正直,仁愛和諧。是帝王對自身行為準則的高要求。

其中“仁”的思想來自於儒家。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雍正皇帝御題北京故宮養心殿《中正仁和》匾額

清 雍正皇帝 御題養心殿中正仁和匾 北京故宮博物院

微拍堂

珍品天然牛角大毛筆

養心殿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是一座工字形殿,前殿面闊7間,進深3間。每間各加方柱兩根,外觀似9間。養心殿是紫禁城中第一個裝上玻璃的宮殿。皇帝的寶座設在明間正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明間東側的“東暖閣”內設寶座,向西,這裡曾經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處。明間西側的西暖閣則分隔為數室,有皇帝看閱奏摺、與大臣秘談的小室,有乾隆皇帝的讀書處三希堂,還有小佛堂、梅塢等,是專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

雍正皇帝御題北京故宮養心殿《中正仁和》匾額

清 雍正皇帝 御題養心殿中正仁和匾 北京故宮博物院

微拍堂

珍品天然牛角大毛筆

養心殿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宮殿建築,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清初順治皇帝病逝於此地。

康熙年間,這裡曾經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造辦處的各作坊遂逐漸遷出內廷,這裡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雍正時期,皇帝的寢宮由乾清宮移到了養心殿。養心殿是工字形建築,分為前朝和後寢,中間以穿堂相連。前殿三間,中間一間為皇帝召見大臣處理政務的地方,東間就是“垂簾聽政”的場所;西間,有雍正皇帝手書“勤政親賢”匾,是皇帝召見軍機大臣的地方。

微拍堂

珍品天然牛角大毛筆

作者簡介

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同時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其第四子弘曆。


微拍堂

珍品天然牛角大毛筆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