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美国政府为何急于复工?


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美国政府为何急于复工?

抗疫和复工是一对矛盾体。其中蕴含着底线,价值观及科学问题。同时,还有主动和被动的关系“转化”问题。所以,对于美国政府急于复工的问题,不应该单纯的以共和党政府为了“连任”来解读。

截止4月18日24时,美国的新冠确诊病例已经突破70万例,死亡病例已达37158个。新增确诊病例24594个,新增死亡病例2400例。尽管在新增确诊病例上较之前几天有所下降,但显然还不足以说明美国疫情的“拐点”已经到来。可是,美国总统却已经数次呼吁“复工”,美国政府也于4月16日公布了“复工”和重新“开放美国”的方案。毫无疑问,遭到了口诛笔伐。

新冠状病毒之所以能在美国以如此大的规模肆虐,之所以给美国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美国政府对病毒源头问题有“甩锅”之嫌,但对于疫情防控,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却都有“甩不掉”的责任。比如说起初重视不够,应对失策等。但是,还应该看到,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即使“重视”,也不可能在没有造成“实际损害”前就采取“封城禁足”的断然举措,它们必须“按部就班”,这就是“制度篱笆”。再者,即便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采取了“封城禁足”的措施,美国民众也未必“买账”。比如,即便是美国疫情到了如此程度,仍然发生了多起“反对封闭”的抗议活动,这就是体制长期熏陶下的“惯性篱笆”。

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美国政府为何急于复工?

显然,“制度篱笆”和“惯性篱笆”也是美国疫情大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从历史来说,像新冠状病毒这样烈性的大规模瘟疫,也只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可能发生一次。而从人类与自然“相伴相搏”的属性来说,总不至于为了“百年一次”的灾难而毁掉“篱笆”来适应它吧?所以,“原罪”也并不是“篱笆”。自然也不该“因噎废食”。其实,真正的症结仍然是“应急体系”的不科学,不完善。美国自然也不例外。

美国有着领先于世界的生物学前沿科技,有着最雄厚的医疗资源。按理讲,美国的“应急体系”应该在第一时间被触发。然而,现实却是仍然出现了反应迟钝,各自为战,互相推诿的现象。比如在“公主号邮轮”疫情的应对时就出现过“扯皮现象”。当时,在是否将“公主号邮轮”上的确诊病例者接回美国,以及如何接回的问题上,美国疾控中心和卫生部之间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是国务院出面揽下责任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比如,在美国疫情爆发初期的防控问题上,美国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就与美国疾控中心及美国经济部门发生过“观点”冲突,最终将“矛盾”移交给了美国联邦政府。

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美国政府为何急于复工?

从“公主号邮轮”问题上国务院的“介入”,到防疫初期的联邦政府的“一锤定音”,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当然,不管是疫情还是经济,自然都“离不开”政治因素。但是,这种政治的“临时介入”性质也难免会“削弱”应急体系的“科学性”。轻则会导致“延误”,如果“方向”出现了偏差,后果自然会更加严重。而美国疫情的大爆发显然是“延误”之过。而美国目前面临的“抗疫与开放”的问题,同样是一种含有政治因素的选择。自然也有着底线,价值观,科学及经济等“叠加问题”的取舍。

不管是哪国政府,如果在不完全具备复工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复工”,或者说只要是复工,都难免会被指责“草菅人命”。这是个底线问题,也是个包含价值观的问题。“不抛弃一个”似乎已经成为道德底线。甚至于,在一部分人的思维中,仿佛“封闭”就是“不放弃一个”的“定式”。其实,这种思维定式忽略了防疫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转换。比如说,在疫情爆发初期,“封闭”显然是具有主动性。但是,如果在疫情已经爆发,其不可避免了。如果还在坚持“封闭是不抛弃一人”的体现的话,那就有了“绑架”之嫌。因为,那时的“封闭”已经具有了“被动性质”。相反,积极治疗才是正确的方式。

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美国政府为何急于复工?

其实,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愿意被诟病为草菅人命。但是,在国家治理中,不仅要重视生命问题,还同时必须兼顾生活问题。在美国的疫情防控问题上,有指责美国政府力度不够,是在草菅人命。可是,却也有指责美国政府措施过度的。比如,就有美国民众喊话说:“再这样下去的话,即便是不病死,那也会被饿死。”显然,这是个现实问题。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当下,也必须兼顾未来。

至于美国政府急于复工的原因,舆论场上似乎一边倒的认为是共和党政府为了“连任”。理由是此届共和党政府的连任筹码就是“经济数据”。不否认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甚至于不是重点。美国政府之所以急于复工是为了经济,更是为了美国的未来命运。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后喊出了“美国优先”的口号。表面看来似乎有悖于美国的“世界领导者”形象。其实,更应该看作是美国的“自救”。因为,美国的智库和主流精英已经意识到美国相对衰落的“正在进行时”。假如美国再不以“自私”的方式增强整体实力的话,美国就完全有不得不因为“无能为力”而撤回北美大陆的可能。所以,美国政府才退群,才打贸易战,才有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才有了前两年经济数据的“可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使此届美国政府的三年努力打了水漂。

新冠疫情给美国带来的损失已经不可避免。据很多权威专家的预测,此次疫情给美国带来的冲击将超过2008年的次贷危机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绝对不亚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据一些智库的研判,即便是疫情现在就戛然而止,也会使美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同时,巨大的失业人数还将是美国社会问题的“不确定”隐患。试想,如果美国疫情迟迟不结束,而又迟迟不复工的话,对美国未来命运的影响将是“无法预测”的。美国甚至于有自此退出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可能。

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美国政府为何急于复工?

俗话说“两害相较取其轻”。“复工”会被骂“草菅人命”,不复工,美国可能会自此一路衰退。一个拥有3亿多人口需要生活的国家,一个拥有诸多前沿科技的国家就这么“坍塌”了!孰轻孰重?再者,“不放弃一人”是底线,但是,“不放弃”的方法却“绝非一种”。比如依靠科技的积极治疗。再者,种种迹象表明,此次新冠病毒很可能会长期伴生与人类。也就是说,很可能会是“常态化”的存在。未来的事实也许会证明:人们不得不走上“群体免疫”之路。故,不放弃一人是底线,更多的人需要生活下去也是底线。而因噎废食和刻舟求剑则不是人类生存的理性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