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化纤原料因“口罩”被爆炒?

相信很多朋友周末都被朋友圈卖口罩,卖熔喷布,卖机器的,卖PP的刷屏了,我也一样,连我的健身教练都发朋友圈卖PP了,可以见得这次有多疯狂。受疫情影响,市场对于口罩、防护服的需求激增,很多地方出现了地下口罩产业链,家家户户开始生产口罩、熔喷布。

4月初的时候,我朋友也想搞熔喷布,我通过他了解到,17000元/吨的PP赛科s2040,生产出来的“熔喷布”售价高达40万元/吨,在如此暴利的机会面前,参与者越来越多,囤货居奇者也越来越多,周末赛科的s2040甚至被炒到了5万元/吨,而且还是现金自提。

13日期货市场曾打到涨停板。现货市场在期货的影响下,上游丙烯价格大涨,提振场内业者心态,纤维料大肆狂涨带动其它品种上调出厂价,上周末,山东地区丙烯市场价格继续暴涨,单日涨价再次普遍超1000元/吨,涨幅达35.02%,部分企业更是暴涨5000元/吨,涨幅已近100%。市场炒作之下,贸易商报价继续上涨。

但是我们期货市场交易的PP并不是这种纤维料,那为啥能涨停呢?

从跨期价差来看,PP05-09价差已经远远高于历史同期水平。目前的05-09价差约为838元/吨,而历史同期价差基本都在400元/吨以下。从跨期价差来看,近月远远升水远月,市场炒作情绪严重。

又一化纤原料因“口罩”被爆炒?

而所有炒作的来源,全都是因为“口罩”。现在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口罩厂建设的过多,也是原料涨价的直接因素。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口罩生产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从疫情爆发之后,很多企业纷纷转产口罩,致使材料难以买到。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法制监督处副处长唐可昕,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不法分子哄抬价格造成市场价格信号的紊乱,给下游厂商照成了极大的恐慌,厂商不得不购买熔喷布。

除此之外,国际疫情的蔓延也让中间商有了涨价的理由。

北京某知名医疗器械供应链经理表示,目前国际疫情使供需关系紧张,出口成为了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熔喷布价格水涨船高的主要原因,国外市场供不应求。

4月5日,国家海关总署官微发布消息表示,美国FDA在其官网上发布文件称,中国生产的未获NIOSH认证的口罩,已获得EUA授权。

这标志着按照中国标准生产的KN95口罩得到美国官方的正式认可。目前,欧盟、美国等多个地区均已接受中国物资进口,并且暂免关税。目前,国内市场的利润变小,但国际市场仍然缺口很大。

由于具有防护性能的口罩核心在熔喷布,而熔喷布因各种因素限制,导致其产能无法快速大幅扩张,价格居高不下,近期一直维持在35~50万元/吨的高位,这一背景下,口罩产业链炒作令原材料价格出现异常的剧烈波动,风险不容小觑。

又一化纤原料因“口罩”被爆炒?

从供需来看,随着PP纤维料需求的扩张,劣质熔喷布生产商转而大量采购PP拉丝替代PP纤维,又使得PP拉丝进一步趋紧,价格飙涨。同时,纤维价格的暴涨使得PP生产企业纷纷转产纤维料,挤占拉丝排产率,带动拉丝价格暴涨。

月初至今,纤维排产率由3%升至26%,拉丝排产率由30%降至20%,听闻本周末又有几套装置转产,纤维排产率有望升至35%左右。而这种拉丝机的PP正是大商所聚丙烯的交割品。

又一化纤原料因“口罩”被爆炒?

因为生产PP的厂家慢慢也发现了这个市场需求,于是转产纤维料,而降低了拉丝的排产。同时增加了对原料丙烯的需求,丙烯厂家随之不断加价,丙烯一个周末就涨了1300元/吨,涨了22%,也给PP的上涨添了一把猛火。总结一下就是“假口罩”盛行,导致市场恶意炒涨。从长期来看,国内PP产能依然处于供应过剩的阶段。短期纤维料的紧缺可以通过转产来解决。

然而在PP暴涨的同时,除纤维类的下游因利润因原料暴涨而被快速压缩,成为后续的显性利空,除此之外,后市纤维-拉丝价差修复至正常水平,近日两者的价差已经缩窄,装置切回拉丝后带来标品的明显增加也将承压市场价格。

另一方面,部分下游工厂开工负荷仍低于历年同期水平,受海外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出口订单压力仍在。纤维料对市场的支撑只是短期,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发展以及OPEC+会议是否达成减产协议,才是决定PP走势的关键因素。

供需预期也正在改变。但是每一次疯狂过后,总是一地鸡毛,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来源:化纤头条、大耀纺织、中国绸都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