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華亭路

上海有不少道路都是以地名來命名,華亭路原名麥陽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死的法國旅滬商人名命名,築於1919-1921年間。其實華亭是個古名,華亭是一個地道的上海名字,古時候的松江就稱華亭。華亭縣的舊址就在今天的松江境內。不過在1943年之前華亭路是叫做麥陽路的。華亭路位於徐彙區的湖南路街道範圍內,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街道之一,小路直而短,全長732米,從淮海中路這一頭可以一眼看見另一端。在這條小路上,彙集著不少優秀的歷史建築。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如今的華亭路

行道樹後面是一幢幢形狀各異的三層小洋樓,這些樓房的樣式大都是地中海式,前面有帶券柱廊或半圓形長廊,廊上為陽臺。小樓背面有直通二樓的室外扶梯,外立面不是灰色就是黃色的拉毛水泥牆或是棕色的卵石牆面。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華亭路上的老洋房

對一些在上海居住已久的人來說,在他們的腦海裡,可能還保留著華亭路曾經人聲鼎沸的樣子……

華亭路往事

改革開放之初,華亭路的小商品市場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改為服裝市場後,更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服裝市場入口

一開始,華亭路的攤位總共就50來個,只佔了淮海路到延慶路的一半路段。地方雖小,聲勢卻大。“搬遷”沒幾天,華亭路就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展銷會。老闆們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來籌辦:有的連夜坐火車到廣州的“高第街”進貨;有的乾脆在家中看著海外雜誌上刊出的最新時裝款式,然後自選面料、自行設計……展銷會上這些“新式衣服”,對於當時穿慣綠軍褲、民兵服的年輕人來說自然無法抵擋。一時間,“華亭路的服裝樣子就是漂亮”的說法傳遍上海灘,華亭路從此名聲大振。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熱鬧的華亭路服裝市場

有報道記載,在僅732米長的華亭路上,攤位有400多個,每分鐘的客流量約150人,每天約有10萬人蜂擁而至。這是華亭路“黃金時期”的真實寫照。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20世紀80年代的華亭路

1990年代以後華亭路的名聲越來越大。它慢慢發展成為了領導上海流行時尚的私人市場。歐美流行的款式,最遲幾個月之後就會出現在華亭路,比如1992年流行的熱褲。就這樣,老外、明星、普通老百姓紛紛慕名而來,將這裡擠得水洩不通。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華亭路服裝市場

年復一年,已經無法數清這條窄窄的狹長馬路引領了多少次上海灘的

服飾潮流。吊帶衫、馬褲、鬆糕鞋等等無數的流行時尚從這裡延伸到上海灘的大街小巷。無怪乎年輕時尚的女孩子們推導出這樣的經典流程:美美百貨看樣子,華亭路上找衣服——流行指數構成了華亭路全部的生命線。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華亭路服裝市場

2000年,華亭路服裝市場開始整體搬遷,那個曾經引領了一代人服飾潮流的華亭路服裝市場移居到了襄陽路,後來化身為iapm商場。喧鬧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洗盡鉛華、隱掩在淮海路光鮮之下的小馬路,幽幽靜靜,行走在其中,卻依舊讓人覺得意味無窮。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搬遷前的華亭路服裝市場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如今的環貿iapm

以前的上海,有“上只角”,“下只角”的叫法。“上只角”常常指的是地段繁華、環境幽靜、住宅高檔以及所住居民收入、職業和文化程度較高的地區。這條位於徐彙區的華亭路應該可以被稱為“上只角”,它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街道之一。在這條全長大約只有400米的小路上,彙集著不少優秀的歷史建築。

那我們今天來說下華亭路上洋房

華亭路93弄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華亭路93弄

華亭路93弄的南邊一側,即淮海中路1276號--1292號五幢大別墅的後門,這五幢別墅是上海市第三批優秀近代保護建築。

這些房子建於1920年,由法商賚安設計,中國建業地產公司建造,中法營造廠承建,佔地面積3373平方米,建築面積3883.5平方米。這組建築為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原共有七幢樓房和一幢四層附屋。除 1298 號系三層混合結構汰石子牆外,其餘都是磚木結構假四層樓房。紅瓦雙坡屋面,清水紅磚煙囪,細卵石外牆;南立面底層為券柱外廊,以上作三角形山牆,露木結構。房基較高,門口有階梯上下進出,房前均有花園。1999年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2003年8月18日,徐彙區文化局公佈為徐彙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如今93弄的別墅多為高檔酒吧或會所

華亭路71弄1-7號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華亭路71弄

建於 1934 年,中國建業地產公司建造。磚木結構、三層、四坡頂、立面對稱、主體接近正方形,形體較簡潔。沿華亭路大體成行式佈局。單體有多種樣式,如71弄1號為地中海式。立面為細卵石或水泥拉毛牆面。每幢前有花園。二層設券柱廊或半圓形敞廊,有室外樓梯通向花園,三層為陽臺。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71弄2-3號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71弄7號


華亭路72號、74、84、86號

華亭路72、74、84、86號的幾棟別墅也是由中國建業地產公司建造,磚木結構,建於1934年。

其中的華亭路72號別墅佔地約二畝,共三層,外牆灰褐色,毛毛刺刺的牆面上深綠色的爬山虎點綴其間,別墅正面的窗設計為橢圓形,很雅緻。二樓的露臺是圓型的,從露臺通往花園的左右樓梯彎彎的、寬大,十分氣派,就象舞臺上的佈景。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華亭路72號東南面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華亭路72號西北面

華亭路86號

今天的主角那就是本棟花園洋房了。

這幢大宅原是香港菸草大王何英傑的,他離開上海前一直居住在此。

1924年,十三歲的何英傑在家族的印刷廠當學徒,靠著勤奮努力,何英傑在1931年開創了自己的印刷廠——上海新亞印刷廠。

1937年,全國抗戰打響,大部分工廠都撤離上海到內陸躲避戰火,何英傑秉承著富貴險中求的想法留在上海繼續經營印刷廠。戰爭並沒有波及到他的印刷廠,反而因為戰爭導致紙價暴漲,何英傑賺的缽滿盆滿。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菸草廠專用信紙

1942年,何英傑認為菸草生意有發展,在上海開辦菸草廠,還創辦了香菸品牌“高樂”。

解放前夕國內情況混亂,何英傑將生意轉到了香港,1950年在香港成立了香港菸草有限公司,除了生產自家品牌的香菸,還代理了萬寶路等多支著名品牌的香菸,良友香港產銷權,隨著香港經濟的飛起,何英傑成為了香港的超級富豪,到1999年,何英傑的身價有200億。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高樂香菸

何英傑移居香港幾年後,考慮到回上海的可能性很小,便將華亭路86號的房產贈與給了當時住在永嘉路69弄的弟弟,當做祖產留給了後代。現為優秀歷史建築,不可移動文物。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後進門花園

這幢佔地近700㎡的花園洋房建造於1934年,有上下三層,四坡瓦頂,對稱立面,底層西面有車庫,南向二樓設半圓形敝廊,有室外樓梯通向花園,三樓是半圓形大陽臺;現在的北門為主入口,直達2樓生活區。二樓三樓的格局相同,兩個朝南大間,一個朝南小房間。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外立面+南花園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車庫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永不拓寬的華亭路——華亭路洋房,不應忘卻的記憶

獨棟次沿街,共三層,建築面積463.8平,佔地一畝,花園約500平方,自帶2個車庫,可停6部車,目前法租界算是品相比較好的洋房了,此房目前也在市場上出售,目前報價壹億九千萬,等待有緣人的出現。

一棟洋房,一個故事

E N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