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中國古典建築規制完備,自成體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建築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至近現代,隨著西洋文化的傳入,中國的建築風格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最早出現在開埠的口岸,特別是洋人的租界裡。

如今,我們在上海、廈門鼓浪嶼、天津和漢口舊租界區,還是能一眼發現那些迥異於中國古建築的洋房。全國各地,也有不少摻雜了中西風格的營造法式。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鼓浪嶼洋房

不過,梁思成先生在《中國建築史》中對這些建築的評價並不是很高:“圓明園雖以歐式建築為點綴,各地教會雖建立教堂,然洋式建築之風至清中葉猶未盛。自清末季,外侮凌夷,民氣沮喪,國人鄙視國粹,萬事以洋式為尚,其影響遂立即反映於建築。凡公私營造,莫不趨向洋式。然在當時外人之執營造業者率多匠商之流,對於其自身文化鮮有認識,曾經建築藝術訓練者更乏其人。故清末洋式之輸入實先見其渣滓。然數十年間正式之建築師亦漸創造於上海租界,泊乎後代,略有佳作。”(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中國建築史》第353頁)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介紹舊租界裡洋房的專著和文章很多。今天,咱們不聊這些純洋式的建築,而把有限的篇幅讓給那些近代“中西合璧”的營造法式。

石庫門:專為中國大家庭聚居設計的“洋房”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發動起義佔領了上海縣城,加之幾年後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進攻,大量華籍逃入租界避禍並定居與此。

這使得上海租界區內的住房驟然緊張。租界區裡的很多洋商抓住商機,建設了很多成排的簡陋棚戶房。這些木板製成的房子極易著火,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1869年9月24日,上海租界當局對《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做了修訂補充,重新公佈了《上海洋涇浜北首租界章程》及《後附規例》。這個章程的《後附規例》,對租界內大量易燃的簡易聯排木板房予以取締。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之後,在租界裡出現了一種以江南“天井院”規制為底本設計建造的住宅。這些住宅均以石料門套裝飾大門,門首設計整齊劃一,在街面上聯排毗鄰,故被稱為“石庫門”。

作過《蘇報》主編的清末無錫人鄒弢曾在上海生活多年,他在其小說《海上塵天影·第十三回·搶地呼天靈妃割股,含愁忍恥才女灰心》裡寫道:“門前兩間一個石庫門,門內大庭心,第二進三間兩廂,中系客堂,後面三間正房,兩個廂房,一廂是灶房,一廂是書房。第二進兩首又有兩個房。”

鄒弢的描述是早期石庫門格局的實錄。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石庫門最早的居民多為來滬經商的大商賈,他們往往闔家而居。因此,石庫門的設計必須滿足大家庭聚居的要求。早期石庫門的單體設計,多采用蘇州式大宅最後一進上房的規制,即,整套住宅是一個二層的天井院。前部是二層五開間,或三開間,主房居中,共三間,五開間的有兩間廂房分列左右;後部是單層的廚房和多用途屋。

主房正中是客堂,南向有一道可以拆卸的落地門窗。如果需要,可以臨時拆卸下來,使客堂與天井連成統一的空間,供祭祖、宴客時使用。

客堂兩側是次間,次間南側是廂房。二層包括前樓、前後廂房和曬臺。

這種住宅設計完全是為了適合三世同堂的傳統大家庭聚居。其中,家長房間最靠近客堂,一般為底層次間或二層前樓。其它各房間居住次序一般為:子女住次間或廂房,僕役住餘屋。

上海租界寸土寸金。因此,石庫門大多天井狹小,結構緊湊。其整體風格是仿照英國聯排建築形式,在住宅群佈局上具有明顯的西洋城市民居特點。同時,也正適合上海城市土地的特點。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至清末民初,隨著上海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來上海討生活的移民越來越多,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公司職員、商販和知識分子。這些移民囊中羞澀,家庭單元也很小,既沒必要,更無力承擔整幢石庫門的租金。將整幢石庫門分割零租就成了現實需求。一般情況下,房東會將整幢石庫門租給二房東,二房東再將房間做一番改造,自用一部分,將剩餘房間分租給房客。

同時,“小戶型”石庫門的建設也應運而生。在新建石庫門中,五開間、三開間的大房子幾乎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兩開間,甚至單開間的小房子,而單開間最為流行。

為了增加房間數量,二層也變成了三層,單層廚房的屋頂還加蓋了亭子間。由於亭子間朝北,租金低廉,適合經濟條件拮据的租戶,許多文人和知識分子初到上海時都會選擇亭子間租住,其中就有魯迅。

此外,由於石庫門裡弄大多坐落在繁華地段。很快,其商業價值就被人們挖掘殆盡。

商人們租用石庫門,一般在底層經商,加工商品,堆放成品和物料,而租客一家可以住到更乾燥宜居的二層。石庫門,又成了商住兩用的海派建築。

南潯老宅:馬頭牆裡摩登樓

南潯古鎮,位於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是五口通商的直接受益者,此地盛產著名的“輯裡湖絲”。上海開埠後,此地出產的大量湖絲經上海外銷。南潯因經營絲業發家致富的商賈有幾十家,出現了所謂“四象、八牛、七十二黃金狗”的富商群體:財產達百萬以上的稱“象”;50萬以上不及百萬的稱“牛”;20萬以上不及50萬的稱“狗”。

這些發了大財的人在家鄉大興土木,經營絲業不僅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也讓他們見識了十里洋場的繁華。於是,在南潯出現了一大批傳統江南園林與西洋建築糅雜的豪宅。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處:小蓮莊、張石銘舊宅和崇德堂(劉氏梯號)。

這三處園林式豪宅有個共同特點:明清傳統式樣的園林景觀裡摻雜著西式洋樓,頗有些“混搭”的味道;不過,這些紅磚洋樓絕不會為外人識見,因為,它們都被隱藏於中式園林裡面,在高高的“馬頭牆”背後。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我曾經去過南潯三次,這些建築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處:一處是小蓮莊的“東昇閣”,也叫“小姐樓”。其外形酷似傳統的塔式建築,但和江南民居白牆灰瓦的傳統風格不同,“小姐樓”的外牆使用紅磚,窗戶和內部裝修、傢俱全是歐式風格,屬典型的中西混合風格建築;另一處是張石銘舊宅裡的西洋舞廳,這座建築坐北朝南,使用的券形門窗是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廳內有歐式立柱,其風格屬於多立克、克林斯古希臘風格的混合。地面上鋪的是法國地磚,舞池裡還建了歐式壁爐。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不過,南潯這些“中西合璧”的建築,以我個人的現場觀感卻並不十分受用。確如梁思成所言:“清末洋式之輸入,實先見其渣滓。”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南潯還有個嘉業堂藏書樓很值得一看,嘉業堂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租界市政建設和管理的示範作用

租界是“國中國”,是對中國主權的踐踏,百年租界史寫滿了屈辱。但也不可否認,中國城市的近現代化市政建設及管理,卻肇端於租界,然後才不同程度地延伸到其所在城市的新舊城區。

市政建設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路政。中國舊式城市道路多為土路,“晴時一身土,下雨兩腳泥”。

上海尚未正式設立租界的1846年,僑居的洋人就在黃浦江西岸修築了第一條新式道路。這條路用碎石鋪設,因為洋人經常騎著馬在路上來往,國人遂稱之為“馬路”,這就是馬路這個詞的詞源。

至1860、187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已經整修了30來條城市大道,道路很寬闊,可容三四輛馬車並行。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那之後,華界看到租界市政道路建設帶來的便利,也開始效仿。1895年,上海華界成立了“上海南市馬路工程局”。

1897年,由上海官府出資並施工的“南市外馬路”交付使用,這是上海華界第一條馬路。這條路自十六鋪至陸家浜,約長2公里,是一條砂石路。

1905-1911年,上海華界又新建、改建了l00多條新式道路。

中國城市的公共照明系統也是自上海租界始。那之前,城市內根本沒有公共照明,一到夜晚,城市裡一片漆黑。

1862年,“大英自來火房”在今天蘇州河南岸西藏路西側開始建設。所謂“自來火”,就是煤氣。“自來火房”的產品是通過煤炭,製造煤氣,供點燈使用。

1865年11月6日,“大英自來火房”正式投產,先是向公共租界私人用戶供氣。當年12月8日,開始向租界內公共路燈供氣,上海街頭第一次出現了煤氣路燈。與此同時,法國商人也籌建了煤氣廠,向法租界供氣。不過,法商經營的煤氣廠後來被“大英自來火房”收購,英國人取得了法租界的煤氣專營權。


洋房:建築絕不只是棲身之地(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8)

1882年,英國人在今天武昌路與乍浦路口東南角,開設了上海電光公司。1888年,上海電光公司改組為新申電氣公司。1893年,新申電氣公司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收購,這就是“工部局電氣處”。

上海的公建、住宅和街頭,電燈也亮了起來。至1935年年底,電燈照明在上海徹底取代了煤氣照明。

此外,城市中的公廁、電話、城市公園、上下水系統等市政設施的開闢和建設也都是“租界創始於前,華界繼踵於後”。中國城市市政建設的早期近代化,是由租界帶動起來的。

城市不能光有先進的市政設施,還必須輔之以先進的市政管理。在這一點上,也是“租界創始於前,華界繼踵於後”。

上海有兩塊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公共租界的管理中樞是工部局,法租界是公董局。二者名稱各異,但在機構設置和運作方式上則基本一致。

租界當局將西方近代市政管理制度複製移植到了租界,逐漸形成了一套有明確分工、清晰職責的租界市政管理模式。

這些市政管理包括市容衛生,汙水處理,消防安全,治安維護,等等等等……必須承認,在那個時代,租界的市政管理是高效的。

而那時華埠的管理還僅限於“綏靖地方”,幾乎沒有什麼公共管理和服務。這就使二者產生了巨大的反差。

這種巨大反差倒逼著租界所在城市官府不得不做出改變。上海、天津、廈門、漢口等城市紛紛效仿。雖然積重難返,一時難以望其項背,但確是中國近代化市政管理制度形成和發展的開端。

在結束本文前,再澄清一個小事情。這個段子曾經在網上瘋傳:青島原“德租界”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換。經查詢,當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個德國企業發來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範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空間。中方依建議果然在裡面發現了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首先,德國在膠州灣和青島並沒有專管租界,那是“租借地”。

其次,這絕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從現存德國在青島建設的下水系統實物來看,均為高約80釐米,寬約40釐米的橢圓形管材。這些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則在水泥上貼了層瓷瓦以防汙水的腐蝕。

水泥管道何來“光亮如新”的接口零件?

講這個故事的人,一定是把汙水處理系統裡的大口徑水泥管道,與已經入戶的自來水小口徑金屬管線混淆了。

最後說句我自己的心裡話:無論中國傳統建築,純西洋式建築還是“中西合璧”建築,因為有其審美情趣,加上實用性,都是具有雙重價值的作品;而那些毫無特色的建築,充其量不過是個棲身之地而已……

康濤

2020年9月24日於北京研磨時光咖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