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每到春天,就會想起那些如煙似夢的江南小城,“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的一切彷彿都在這裡了。這一回我們來到江蘇如皋,走進這座煙雨中的盆景之城。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河蚌繪·如皋老城景點示意圖。

如皋市位於江蘇東部,長江三角洲以北,這片土地形成不過兩三千年,原是長江入海口附近的一塊高地,戰國後見於記載。歷史上長江攜帶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區不斷淤積,海岸線逐年向東推進,“如”是前往的意思,“皋”是指水邊的高地,新的土地形成了,人們前去開拓,這就是如皋的得名。這種命名反映出先民的活動軌跡,後來陸地繼續東擴,人們又依此命名瞭如東、啟東這兩片更年輕的土地。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河蚌繪·如皋縣境圖,根據嘉慶年間《如皋縣誌》繪製,圖中上南下北。

如皋古城,外圓內方的古錢之城

如皋縣始建於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原屬海陵郡。西晉末年,北方戰亂頻繁,晉元帝避亂渡江,大量百姓官紳隨之南遷,這就是“衣冠南渡”,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移民。海陵郡內的建陵、寧海、臨江、蒲濤、如皋五縣都設立於這一時期,從這些名稱可以看出當年大都距海不遠。地處江海交匯之處的如皋,地貌很不穩定,經常受到河流改道和海水侵蝕,期間或降為如皋鎮,或變為如皋場,以曬鹽為主要產業。隋唐時期,附近開挖了一條運鹽河,這就是如皋內城河的前身。唐末五代時期,如皋重新設縣。北宋慶曆年間,當地在縣衙旁修建了一座譙樓,縣城初具規模。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東晉初年曆史地圖,如皋縣設立之初位於長江入海口,南通、上海等土地當時還沒形成。

明代以後,如皋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人口逐步增加。明成化年間,知縣胡昂擴展了隋代運鹽河,開挖成環繞城區的玉帶河。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縣劉永準沿河修建了六座城門,東為先春門,西為豐樂門,南為宣化門,北為北極門,東南方叫集賢門,東北方是拱辰門,縣城四周由玉帶河環繞,不設城牆,這就是今日如皋的方形內城。嘉靖後期,東南沿海倭寇猖獗,僅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至五月,倭寇數次從如皋沿海登陸,沿途燒殺搶掠,直逼如皋縣城,均被如皋、揚州守軍擊退。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如皋城市範圍演變圖。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今日的內城河畔,通城巷附近。

鑑於危機的局勢,當地奏請朝廷發帑銀2.8萬兩,加築瞭如皋外城,開鑿了外護城河,新闢城門四座,上設城樓,另設水關兩座。新東門名靖海門,西門名餞日門,南門澄江門,北門拱極門,各門外設吊橋一座,東邊和北邊各建水關一座,萬曆年間又在四門外加築了甕城,城外環以寬闊的濠河,這就形成了如皋老城外圓內方的雙環格局。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河蚌繪·如皋縣城池圖,根據嘉慶《如皋縣誌》繪製,方向改為上北下南。

自明朝至民國初年,如皋一直保持了傳統佈局,這是江南地區典型城市風貌,內河用於居民乘船出行,外河用於防禦和長途運輸物資,類似的還有松江、嘉定等處,但如皋保留最完整。1930年,因玉帶河北段淤塞斷航,於是填平修路。抗戰時期,如皋屢遭戰火,城牆損毀嚴重,建國後被逐漸拆除,只在東水關處殘留有不到百米的原始遺蹟,這是當年為了調節內河水位留下的閘門。近年來當地復建了外城東門靖海門,外城東南角的文昌閣,雖已不是原物,但總算恢復了些許舊貌。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修復後的靖海門和兩側城牆。

東大街,自南宋延續至今的市井遺存


如今如皋老城保留這兩片歷史街區,一片是東大街,一片是集賢裡。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如皋東大街俯瞰。

如皋東大街位於舊城東北角,東起靖海門,西至通城巷,南至中山東路,北至水繪園,面積9.6公頃,約佔舊城面積的六分之一,是僅存的連片街區。東大街始建於南宋,繁盛於明代,如今以清末民初風貌為主。站在靖海樓上俯瞰,東大街蜿蜒曲折,房屋青磚灰瓦、小巧緊湊,如同盆景,是典型的蘇北民居風格。據《如皋縣誌》記載,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如皋縣衙從溝(古運鹽河)北遷到溝南,以縣衙為中心逐漸形成了東西南北四條街道。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如皋東大街,路面非常狹窄。

漫步在東大街上,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作為城市主幹道來說,這條大街即使在古代也過於狹窄了,不要說汽車,即使對面兩輛自行車都要互相讓一下。據說這是明代為防止倭寇入侵而改建的,寬度最多隻能並行兩匹馬。現存的東大街長不到五百米,寬度只有兩米多一點,街心鋪麻面石板,留有獨輪車印轍,路肩鑲麻石條,這是南宋時期的街面特色。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東大街兩側的民居。

兩側店面有些已改成民居,兩側的住戶坐在屋裡就可以聊天,欠身就可握手,生活狀態完全開放。走在這種街上,總有種一不留神就撞進別人家門的感覺,也只有蘇北地區才會有這種體驗。臨街的鋪面房後,為一進三堂或四堂的宅子,多帶有小巧的庭院或園圃,現存店面房及宅院分別具有明、清、民國各時期的特徵,是如皋古城的傳統特色。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東大街兩側的小巷。

東大街幹道兩側延伸出若干更加細小的巷弄,如秀女巷、百歲巷、武廟巷、大劉巷、小劉巷、郜家巷、殺豬巷、北王家巷等等,這些巷子寬度僅為一米左右,蜿蜒曲折如同迷宮,有時候你看著巷裡是道院牆,及至走到盡頭才發現轉角有路,於是側身通過,柳暗花明。春天的小巷裡通常瀰漫著花香,悠悠的、淡淡的、若有若無,若是趕上飯口,還會從敞開的窗戶飄出菜籽油的味道,譁一聲起鍋之後,飯菜的香氣就開始在街上彌散,這種煙火氣就是舊時的記憶。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東大街兩側的小巷。

迎春橋畔內城河,李漁紀念館

迎春橋位於東大街中段、橫跨內城河,是目前古城僅有的舊時地標之一。迎春橋始建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原為木橋,是連接城內外的關卡。後來外城擴建後,迎春橋為了便於內城河中走船,於崇禎三年(1630年)改為羅鍋橋,橋頂高於路面三米多。民國以後水運漸衰,為方便車馬通行,迎春橋又於1925年改為平橋。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迎春橋。

現存的橋面為條石鋪面,兩側橋欄和橋身都用大青磚砌成,非常鑿實,側面看起來更像一座水關。東北側橋欄邊砌有一座佛龕,旁有香爐,佛龕上擺著一隻招財貓,橋欄兩面各鑲嵌著石碑,分別刻有“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行好事”兩句古代標語,單純樸實。旁邊的廣告牌上掛著一幅現代宣傳語:“微笑之城,大愛如皋”,對比起來還挺有意思。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迎春橋上的佛龕,旁邊是現代標語。

內城河畔是兩條臨水的街道,分別為迎春橋東河邊和迎春橋西河邊,這裡臨近河道、街巷寬闊、風景宜人,曾經擠滿了商鋪,遠比東大街裡熱鬧。迎春橋老爐燒餅據稱是當地著名的老字號,店面地處橋堍,燒餅的香氣隨風飄散。燒餅鋪旁邊是一座藥王廟,始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供奉的是黃帝、神農、歧伯、扁鵲。藥王廟現存大殿兩座,東面有一座二層閣樓,原為藥王廟藏經樓。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東大街片區導覽圖。

藥王廟再往南,靠近中山東路的地方,是李漁紀念館,之前這裡是李昌鈺刑偵技術博物館。美籍華人李昌鈺的父親名叫李浩民,是民國後期如皋富商,經營有懋記五洋號,做批發零售生意。1949年他一心追隨國民黨逃往臺灣,結果登上太平輪,魂斷大海,留下了先一步到臺灣的李昌鈺兄弟十三個。李昌鈺在領域內的成功和如皋完全沒一點關係。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李漁紀念館。

大戲劇家李漁本是浙江蘭溪人,其父李如松常年在如皋做藥材生意。李漁出生不久,舉家遷來如皋,也有說法是李漁就出生在如皋。他在當地的住處記載有兩處,一在城郊石莊鎮,一在城內鵝頸灣,不過都難尋遺蹟了。李漁在如皋一直生活到十九歲,度過了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時光。明末以來的如皋經濟發達,民間戲劇蓬勃發展,很多大戶如露香園張家、水繪園冒家、後來的頤園沙家都在宅內養有伶人,稱為“家班”。

走進八百年曆史的如皋東大街,這裡應該就是江南的樣子

李漁畫像。

如皋百姓們對看戲樂此不疲,少年李漁也沉迷其中。李漁後來的不少戲劇,從題材、人物到語言,都帶有明顯的如皋市井印記。他的代表作《風箏誤》以風箏為線索,一架風箏經過題詩、斷線、兩家書童丫鬟房上房下來回來撿,傳遞愛情的同時也引出了一系列誤會,令人忍俊不禁。如皋曾是全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放風箏是當地的全民愛好,《風箏誤》背景大半來自李漁幼年的生活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