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迴歸?

至尊寶如意君


瑞幸咖啡(LK.O)財務造假事件,致中概股動盪,餘震仍未平息。

近一個月來,多隻中概股連續遭到做空機構打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甚至公開發聲,提示投資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股票的相關風險。

市場猜測,此番持續升級的信任危機或引發中概股私有化迴歸潮。與此同時,4月27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正式拉開大幕,相關文件(徵求意見稿)明確,允許符合條件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為未盈利企業上市預留空間。

國內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瑞幸事件帶來的信用條件破壞以及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將加速中概股回A進程。“未來半年內,可能會觀察到很多私有化的案例。”其判斷,原本符合三地(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美國)上市標準的企業,目前可能會更傾向於內地市場。

中概股考慮迴歸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引發中概股危機,先有好未來(TAL.N)自爆造假,後有愛奇藝(IQ.O)、跟誰學(GSX.N)、萬國數據(GDS.O)等中概股被做空機構“盯上”。

4月21日,SEC官網發佈一份SEC主席、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主席等7名高管的聯名聲明,稱在美國上市的新興市場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誤導性風險,且因為公司註冊地並不在美國,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時索賠的可能要小得多,並多次提及中概股風險。4月23日,SEC主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針對中概股做出投資者警示。

美港資本創始合夥人張李衝認為,近期出現瑞幸咖啡等公司的造假事件,同時多家中概股被做空機構攻擊,造成美國資本對於中概股的信任危機。

市場普遍認為,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將加速中概股迴歸的進程,私有化熱潮或就此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9年起,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已經開始考慮迴歸問題。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爆發前,很多公司就期待回A,不只是中概股,還包括一些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這些公司更多是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中國市場估值更高。而此番創業板推出註冊制改革,更增加了A股市場對中概股的吸引力。”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則向記者指出,隨著中概股在美股市場遇到信任危機,確實有很多中概股在考慮迴歸問題,選擇港股還是A股也成為中概股迴歸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他進一步分析,兩個市場特性存在重大差異,各有利弊。港股依然屬於國際化市場,各種上市制度和政策措施更加靈活和市場化,但因為供需均衡,估值水平不高,募資水平跟美股接近。而A股整體監管制度比較強,上市標準比較高,迴歸會增加財務成本和股權的變更。但A股整體股票供需不均衡,整體估值比海外市場更高,這樣對於科技類中概股,在A股上市會獲得更高的估值水平和市值。

回A方式趨於多元化

實際上,中概股回A的方式不一定是通過私有化。前期一些中概股公司選擇在境內設立子公司,由子公司登陸科創板。

有業內人士指出,市場對中概股的迴歸存在一些誤解,對於已經在美上市的企業,再次在中國內地或香港上市,即兩地上市這種路徑更加可行,尤其是對市值比較大的中概股,因為其私有化成本很高。

“回A的操作分兩種,一種是公司能在海外找到資金幫助他完成私有化。一般情況下,如果報價合適,半年之內完成私有化程序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公司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化,完成私有化之後就可以準備A股上市;另一種是,通過併購的方式進入A股。”前述投行人士表示,中概股回A的方式已趨於多元化,如果企業本身質地優良,迴歸難度並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改革帶來的利好並不能馬上兌現。“創業板註冊制關於虧損企業上市的制度安排一年之內暫時不落地,一年之後再做評估。所以一年之內,創業板對尚虧損企業的承接存有壓力。當然,如果一年後,創業板這個規則能夠放開,將會產生更大的衝擊,有可能到時大家真的不會考慮去美國上市。”該投行人士指出。

他還談及,優質企業回A肯定沒問題,但從板塊設置的角度來看(目前只有科創板和改革後的創業板可接納紅籌企業),主要還是為了一些中等規模或者中小企業的融資做準備。

就回A而言,“可能香港市場比美國市場的反應更強烈。”該人士向記者指出,“在香港上市的中高端製造業企業,未來也可能批次回A。”

“中概股回A,豐富了投資者選擇,比如之前可能最好的電商企業、教育企業等都在海外市場。所以,對於真正基於‘價值’做投資的人來說,是好消息。”萬利富達投資研究主管沈亮丞補充道。

中概股危機連鎖反應

針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帶來的惡劣影響,證監會4月27日晚間表態稱,自瑞幸自曝財務造假以來,證監會第一時間對外表明嚴正立場,並就跨境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美國證監會作出了積極回應。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一向對跨境監管合作持積極態度,支持境外證券監管機構查處其轄區內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波中概股風波帶來的連鎖反應除了表現在二級市場上,創投基金業也難免受到牽連。

一位創投機構人士向記者分析,中概股風波之下,對於創投機構的影響一是退出的交易活躍度下降,因為接盤的少了,意向下降了;二是估值也在下降,導致投資機構的退出收益減少或者是虧損增加了(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三是對未來準備赴美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在美股能否上市成功的不確定性增加。

“投資到最後就怕沒溢價接盤的,投完之後,公司上市的時候如果發行失敗意味著接盤的意願不強,這種情況下溢價退出就很難。”他談及。

在機構人士看來,“美國市場的上市門檻可能會越來越高,市值太小的公司,以後退出是個問題。”相比之下,中國市場的吸引力與日俱增。一位創投機構人士也告訴記者,“我操盤的一個項目也想上創業板,原來是計劃H+A,但現在有點想直接登陸A股。”

從公司本身層面來看,原本計劃赴美IPO的公司或將面臨一些阻滯。例如,諸如PCAOB在中國無法檢查審計工作文件等歷史遺留問題被放大,擬上市企業可能無法找到合適的輔導、審計機構。

機構人士建議,對優秀的公司而言,核心的還是做好基本面,真金不怕火煉,在哪裡上市都不會是問題。


蟲or蟲


本文將會分析中概股迴歸原因,迴歸好處與壞處

一.中概股迴歸的可能原因

  1. 海外上市估值低於國內。利用境內外市場之間的價差,通過改變上市地點的方式來提升市值。
  2. 不易融資。企業擴張時往往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即再融資障礙,因此不得不把眼光轉移到境內。
  3. 海外的市場監管與輿論監督。瑞幸咖啡與美國渾水公司就是經典案例。

二.好處與壞處

1.好處

  • 它們熟悉國際市場規則,更具有誠信意識,迴歸可以為A股市場帶來一股正能量。
  • 境外上市中資公司有相當一批具有極好的成長性與投資價值,如阿里巴巴、京東、百度、騰訊、新浪、搜狐、網易等,它們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並分享這些企業的成長價值。
  • 這些企業大量回歸,有利於化解泡沫,平衡市場供求,有利於做大做強中國股市。

2.壞處

  • 中概股企業加速回歸A股市場,其意在獲得更高的估值水平以及更好的融資額度。對於市場而言,隨著准入門檻的寬鬆,未來中概股企業迴歸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會從一定程度上加大市場的融資壓力。
  • 中概股企業加速回歸,或離不開造富的現象,從而加劇了股市財富二次分配的矛盾性。

綜上分析,中概股迴歸將會徹底改變A股市場行業結構,真正反映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動因,增強長期可投資價值,同時創造更適合大規模機構投資者的市場結構;引導資管產品費用率降低,並且主動促進集中度提升,降費增效;三是引導更多居民配置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權益類資產。


流兒哥哥


中概股迴歸,對於A股,不用多想,當然是利空。本來A股就已經超發,目前規模將近4000家上市企業,而長期的虧欠效應,場外資金都不願意進來,A股是存量資金在博弈,加上每年正增長的印花稅,抽血不斷,中概股迴歸,等於又是抽血,A股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