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入门到精通,新手卖家要先看看这篇文章(下)

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哦!

四、跨境电商的痛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跨境电商现阶段在产品、物流、通关、人才、本土化体验等方面尚未解决的一些行业性难题,这些难题是制约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目前在国内报关通关、检验检疫、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等方面的政策性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想要实现全球化的无缝对接,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1.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近几年跨境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中国商家涌人,这些商家各有优势,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得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3C产品(指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及附件、服装等热销产品,更是有不同的跨境电商公司在争抢市场,但它们的差异化并不明显,以至于只能在价格战中苦苦挣扎。因此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的差异化是必由之路,但目前大部分的跨境商家还没有做好这一点。

2.物流时间长且波动较大

跨境电商由于涉及跨境产生了比较多的环节,这些环节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全部独立完成,大部分只能通过外包或者合作的模式来操作,难以把控整体的服务质量和妥投的时效。另外,由于各国的政策差异,绝大多数企业也很难通过自建物流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以至于货物运到巴西、俄罗斯这些国家一般要25~35天。与此同时,物流还存在着投递不稳定的情况,收货时间波动比较大,有时甚至会相差几十天。

3. 通关障碍

跨境电商在货物投递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通关障碍,因为它需要经过两道海关关卡——出口国海关和目的国海关,,中国卖家在目的国海关面临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在有些国家可能会出现海关扣货的情况,处理的结果一般有三种:没收、退回或要求补充文件。

通关障碍影响了跨境电商的交易效率,在某种意义上也增加了跨境贸易成交的难度。当然,像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已提供了FBA(亚马逊提供的代发货业务)和“龙舟计划”服务,但如何更好地把控库存也是考验中国卖家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到了圣诞节、黑色星期五,陡增的订单量量会对现有的国际物流系统提出较大的挑战,爆仓现象特别普遍。

4.跨境电商人才缺失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型人才缺口极大,这是业内的共识和常态.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语种,另一个是经验。首先说语种,目前跨境电商的大部分从业者还是从传统的外贸行业转型而来的,以英语人才居多,小语种(如俄语、印地语、葡萄牙语等)人才稀缺;除了语言方面的要求外,相关人才还需要熟悉各个平台的操作规则,目标国家的风土人情、购物喜好、市场需求、政策法规、支付方式、消费习惯等。

5.本土化体验

卖家做跨境电商,如果对目标国家的当地语言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不了解、当地支付方式不了解、当地市场不了解、当地营销方式也不了解,那么肯定会增加运营的难度。只有卖家了解了这些,并且使海外买家获得了本土化的购物体验才能获得当地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同,避免出现较高的退(换)货率及投诉率。即便是退(换)货的流程和制度,客户投诉的处理,也要尽量本土化,只有所有的环节都向本土化这个方向去调整,才能在残酷的跨境电商竞争中脱额而出。针对这点, 能做到的中国卖家寥寥无几,大部分仍在努力着。

跨境电商是未来的方向,也是大势所趋,在这种趋势下,必然会有更多的资本和企业涌入,使跨境电商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谁能更早地进入跨境电商,谁能更好地布局跨境电商,谁能更多地抢占高地,谁就能在这场竞赛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