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一塊石頭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旺與衰敗,它是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大宋天下的喪鐘,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它又和大宋有著怎樣的關係。

僧祖秀《華陽宮記》:“獨神運峰廣百圍,高六仞。”也就是一塊要白人才能合圍抱住,高達15米的巨石,這樣的石頭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是罕見的。它是太湖石,是古代做假山用的天然石塊,太湖石上又有孔洞,非常的美,宋徽宗時期大量從南方運太湖石,他要這麼多石頭幹嘛呢,為了修艮嶽,這是一座皇家園林,是史料記載中中國最美的園林,它的精美可以讓圓明園的頭望塵莫及。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宋徽宗為什麼要修這園林,這和他的生育有關,這其實不是他一個人的生育,是整個大宋官家的生育。北宋前兩位君主是在民間長成的,子嗣沒有什麼問題,送第三代宋真宗這裡就有問題了。他前五個兒子,除了老二被立為太子外,其他四個連面子都沒就死了,老二也只活了8歲就死了,不過他最後生了宋仁宗,還不算最慘。宋仁宗就不行了,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出生當天死了,老二就是《清平樂》裡那個最興來活了四歲,老三活了兩歲,老二和老三還都是正月死的,前後腳走的,你讓皇帝怎麼過年。之後宋仁宗很努力的造人,可惜將近二十年的時光再也沒一個兒子。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到了英宗這有了好轉,英宗他爹是太子備胎,如果不是仁宗出世,他就是皇帝了,不過那樣英宗還生不生的出來就不好說了。英宗的父親多子,英宗也四子四女,有人會覺得不多,人家這八個可全是嫡子,都是皇后高滔滔生的,生育率還是比較高的。神宗生育率很高,生了十四個兒子,不過夭折了八個,死亡率超過了一半,有點高了,不過好在有後代留了下來。宋哲宗再次出現了大宋官家無後的局面,哲宗駕崩時23歲,以我們今天的眼光覺得沒孩子沒啥,可那個年代就不正常了,他也結婚數年了。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繼承大統的徽宗剛開始也是生不出兒子,這就很邪門了,在皇宮裡的都子嗣稀少,宗室其他人子嗣就多,而且像英宗家就更印證了皇宮風水有問題的說法,英宗父親生了二十二個兒子,英宗本人也有嫡子四人,都長大成人了,可神宗的兒子夭折率就已經達到了近百分之六十,哲宗更是英年早逝,沒有後代。徽宗本人越想越害怕,他篤信道教,認為肯定是風水問題,於是找人來算命。一個叫劉混康的道士告訴他皇宮的東北方太低,影響了皇室龍脈,只要墊高就好了。這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總之墊高了以後,宋徽宗的兒子一個接一個的來了。最終徽宗生了31個兒子和34個女兒,這數字是中國皇帝中生孩子最多的,康熙兒子比他多4個。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本來呢只是墊高一點,可徽宗一看墊高果真有效,就開始在這裡修建園林了。宋朝到這個時候也是最有錢的時候。北宋到了這個時候,和遼、西夏都和睦相處,發展邊境貿易,不打仗開銷就小,國家也就有錢,夠徽宗造的。想當年宋仁宗晚上餓了,想喝碗羊肉湯,就害怕以後每天都要殺羊,而沒有喝,自己餓了一夜。這要是宋徽宗,羊肉湯算啥,全羊宴都不在話下。

我們都知道宋徽宗的藝術水平很高,的確他如果不當皇帝只是個王爺,那絕對是文藝界扛把子的人物。雖然宋朝有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可他們的字在當下都沒有宋徽宗的瘦金體值錢,這字太難練。宋徽宗的畫也是一絕,當然他還擅長體育運動—蹴鞠,我們的高太尉就是靠著蹴鞠成為高官顯貴的。不過運氣好沒辦法,本來呢他哥哲宗死的時候有人和他競爭,比他大的那個眼睛有毛病,比他小的宰相支持,他本來沒戲,可是太后沒兒子,不願意讓哲宗的同母弟當皇帝,主要是和哲宗親媽關係差。徽宗因為宮鬥,成為了皇帝,幸福來得的確很突然。

當初向太后要立徽宗的時候,宰相章惇就以“輕佻”二字來反對,章相公反對失敗,還給自己弄來了雷州半島的暫住證,和皇帝太后結了樑子,這下東山再起無望了。徽宗的一生真的就被章惇說準了,輕佻是他的本性。他好玩,完全沒有政治頭腦。看他手下的人,我們就知道這位老兄的朝廷是啥樣的了。世人將徽宗朝最壞的幾個官員編成了“六賊”,即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李彥。我們熟悉的高太尉高俅大人都不夠資格進入最壞大臣的榜單,可想而知當時的朝廷壞成什麼樣了。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六賊之中的朱勔就是這次大石頭進京的操盤手,這麼大的石頭,一般人都不敢想把他從太湖千里迢迢的運到京城,朱勔可不在乎那些,他為了石頭修建專門的大船,過運河的時候也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因為石頭太大,運河水淺,根本劃不動船,只能靠縴夫在岸上拉。那為啥不用陸路,用陸路更費力,用水路,多少省點力氣。運到京城的時候,汴河上的橋基本都不符合標準,你想想15米高,還100個人才能保得住,這是個移動的5層樓啊,石頭最大,過不去橋,拆了,城門太矮怎麼辦,拆了,為了運石頭進京,拆毀了數座橋樑和城門。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宋徽宗看到這塊石頭高興壞了,覺得這塊神石必定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運勢,不僅能生兒子,還能開疆拓土。因為就在不久之前,聯金滅遼傳來捷報,北宋收復了幽州。這可是自石敬瑭割讓出去後,一百多年大宋皇帝一直想得到的國土。周世宗當年在幽州含恨而終,宋太祖沒來得及打仗就死了,宋太宗對這裡發起了進攻,結果卻中了一箭,狼狽的坐著驢車逃竄。宋真宗鑑於老爹的神勇都收不回來燕雲十六州,雖然御駕親征讓遼國大將陣亡,還是和遼人互守疆土,不再戰爭。宋英宗就在位四年主要給老爹爭名份,邊疆問題還沒有考慮。宋仁宗和宋神宗的目標都在西夏,和遼人沒怎麼進行戰爭。宋哲宗倒是想開戰,可惜還沒出師就身先死了。

兩個朝代,8位皇帝的夙願,竟然被他實現了,徽宗的內心別提多高興了。他本來就沒想過這些事,是金人來和他談,他覺得有便宜賺那就上吧。可他壓根就不知道北宋軍隊的戰鬥力。高太尉他老人家一直在三衙上班,禁軍的日常管理全歸他管。高太尉喜歡裝修房子,你裝修你就裝修唄,他比較摳,他不找民工,他找禁軍,禁軍們每天不是在校場訓練,而是在高太尉家搬磚。估計林沖那個八十萬禁軍教頭當年也是個小公頭。禁軍可是北宋軍隊最強的象徵,這時候都成民工了,你可想而知軍隊的戰鬥力。本來說好了遼國四京,金國打兩個,北宋兩個,那兩個剛好是燕雲十六州的地方。結果宋朝人一個也沒打下來,還讓遼人打得到處亂跑。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金國人在戰鬥中看到了宋人的腐敗無能,本來就不想給宋朝幽州,不過少數民族的人中信義,最後還是同意了把幽州給了宋人,不過有前提條件,就是宋朝不許招降納叛,如果要是收留叛徒,那金人就開戰,這一條款就成為了靖康之變的導火線。宋徽宗可不管那些,幽州收復了,西夏這時候名義上也是大宋的,大宋的版圖名義上達到了最大。徽宗認為這一切都是艮嶽的功勞,就是東北墊起來那一塊,本來就一小塊,結果被修成了豪華的皇家園林。宋朝上次大興土木還是宋真宗時期,修了玉清昭應宮,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道觀,花了快1億兩白銀,北宋的白銀一兩可不是明清的值二三百人民幣,應該有一千的價值。這座道觀的管理人員是宰相兼任的,可惜天生七年毀於大火,太后劉娥想重修,因資金問題作罷,宋朝雖然有錢,不過一直提倡節儉,宋徽宗可不管那些,他強調生活品味,追求奢華。

蔡京之所以能在徽宗手下當那麼多年的宰相,就是摸透了徽宗的心思。大太監梁師成更是為了讓皇帝看重他,謊稱自己是蘇東坡的私生子,這真的是讓蘇學士無語之至了。朱勔本來是商人出身,擅長營造園林,和蔡京勾搭上以後,就承包了皇家園林的工程,那錢像流水一樣到了他家。北宋之前的農民起義,很多人還是想通過招安謀個出路,有投機的意味。到了花石綱這就不是了,這是真的民不聊生了。為了運輸花石綱很多人都發生了意外,就是因為運河水淺,很多船都走海運,結果遭遇颱風,眾人都葬身魚腹了。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這塊巨石的出現,對於皇帝是祥瑞福音,對於老百姓而言,這就是噩夢。要是英明的君主,不會讓巨石進京,在當地修建園林就好,百姓也可觀賞。可是隋煬帝死了以後,皇帝迅遊成了昏君的標誌,皇帝頂多去陪都,不再迅遊。徽宗覺得這東西放江南,自己看不到太可惜了,還是送來吧。你不出巡就不昏庸了?真是個混蛋,你就算不知道運河的深淺,難道皇城的橋樑街道多高你也不知道。

宋徽宗還給這石頭封了官職,“昭功敷慶神運石”還加個爵位“盤固侯”。北宋的封爵很難混的,就是宰相很多都是死了才有爵位的,這塊石頭就因為大,被發現的時候好,就成侯爺了,真的是昏庸腐敗之至。這塊石頭成為了艮嶽的主峰,終日煙霧繚繞,恍如仙境,徽宗頓時覺得自己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大宋也達到了巔峰。

大宋官家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


整個大宋的上層都被這所謂的福音搞的沉醉不知了,僅僅三年,那個被大宋瞧不起的蠻夷小國,把大宋滅了,還讓宋徽宗享受另一個巔峰,漢族皇帝第一個被少數民族政權俘虜的記錄誕生了。輝煌一時的艮嶽被金國人毀了,開封府這座百年繁華的城市從此再也恢復不了往日的榮光了。

一塊石頭沒有生命,人們賦予了它本不屬於它的意義,官家眼裡的福音卻是天下的喪鐘,多麼諷刺的一幕。但願這一幕只是歷史不會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