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盖曼《坟场之书》:教育的秘诀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

故事开始于15年前一个阒静无人的夜晚,邓斯坦路33号发生了一起谋杀案。隔日,新闻见诸报端,36岁的罗德纳·多里安及其妻卡洛塔、7岁的女儿密斯蒂被发现死于家中。

报道中提及的信息有限,人们不知道的是多里安当时还有一个儿子,一个连路都走不稳、喜欢整日爬来爬去探索世界的小婴儿幸免于难。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教育的秘诀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

大人们总是忧心于小孩子的好动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但多里安的儿子却恰好因为自己的活泼好动逃过一劫。当父母和姐姐惨遭毒手的时候,声响吵醒了在顶楼安睡的小男孩。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男孩以玩具熊做垫脚,顺势爬出了婴儿床。

虽然跌落在地板上堆积的玩具熊身上,但男孩没有哭,因为哭声会引来大人将自己抱回婴儿床。就这样他一直爬出了自己的房间,又用屁股坐着下楼梯的方式滑到了一楼。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对马路的大门恰好开着,男孩一路爬行来到了距家最近的一片坟场里。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教育的秘诀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

男孩的到来,在这个容纳了一万多个鬼魂的坟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聚在环形剧场中央,对男孩的去留产生了争议。毕竟,他们属于不同的世界,一个活人男孩要如何在坟场养大呢?最先发现婴儿的欧文斯太太坚决要将男孩留在坟场养大,因为就在刚才,男孩亲生母亲以微弱的灵魂现身,把男孩托付给了自己。欧文斯太太势必要履行自己的承诺。

最终,人们达成了一致意见。男孩被给予在坟场里自由行动的权利,欧文斯夫妇担任男孩的父母,并为其起名“诺伯蒂·欧文斯”。而身处活人与死人交界地带的塞拉斯则成为男孩的监护人,负责为诺伯蒂提供日常饮食。就这样,多里安家那个死里逃生的小男孩,开始以诺伯蒂·欧文斯的身份在坟场里成长与生活。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教育的秘诀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

读客版《坟场之书》插画

以上则是《坟场之书》这本小说中诺伯蒂之所以会在坟场长大的原因。在幻想文学大师尼尔·盖曼的笔下,坟场不再是人们脑海中的阴森可怖,它是诺伯蒂这个活人男孩的唯一游乐场。白天,他穿过缠结的常春藤,以墓碑上的字为蓝本学习对应的字母;夜晚,他和坟场的魂灵们玩耍、探险。吸血鬼是诺伯蒂冷静睿智的守护者,狼人是诺伯蒂严格的家教老师,无聊的时候还有幽灵讲故事。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教育的秘诀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

读客版《坟场之书》封面

总之,诺伯蒂所生活的坟场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他在这里学习梦游术、隐身术,了解食尸鬼之梦,为女巫立碑,看天上的星星与星座。与此同时,凶手杰克之一的出现、狼人老师的死去也让诺伯蒂在一系列的挫折中,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勇敢无畏的男子汉。

这是属于《坟场之书》的独特魅力,在瑰丽的想象之下,暗藏具有启发性的成长教育思考。所以,《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称《坟场之书》为一本成长教育小说。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教育的秘诀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

读客版《坟场之书》

诺伯蒂的成长不在于拥有多么渊博的学识,而在于其对世界的接纳,在于其“前路千难万险,但我会迎难而上”的认知。这要得益于坟场这个大家庭对诺伯蒂的教育,一种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的教育。至少从起名字的那天起,欧文斯太太就深谙此道,她说:“他长得不像任何人,只像他自己。”所以,诺伯蒂即nobody。

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表现在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关于这一点,卢佩斯库小姐做得最好。六岁那一年,塞拉斯因故将诺伯蒂的日常学习和饮食托付给卢佩斯库小姐,这引起诺伯蒂极大不满。他不想吃对方做的饭,也不想学习向夜靥呼救的叫声,因为诺伯蒂认为自己一辈子也不会遇见食尸鬼。但没想到,处于厌学时期的诺伯蒂一气之下误入食尸鬼之门,差点丧命。关键时刻,他使出了卢佩斯库小姐教给自己的方法,寻来了夜靥解救自己。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教育的秘诀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

读客版《坟场之书》插画

与此同时,卢佩斯库小姐的出现,也让诺伯蒂明白了对方的真实身份,也更懂得了这位对自己超级严厉的老师的良苦用心。

通过“误入食尸鬼之门”事件,诺伯蒂学会了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谢,学会了开启和关闭食尸鬼之门的咒语,这个技能甚至在之后成功帮助诺伯蒂解决掉了自己的仇人。

事后,卢佩斯库小姐并未批评诺伯蒂的孤身犯险,反而答应教他认识星座。这给了诺伯蒂此后多次探索未知之地的勇气。于是,之后的诺伯蒂又认识了被误解的女巫丽萨,并第一次走出坟场大门想要为女巫买一个墓碑。这也是诺伯蒂第一次想要为别人做点什么,从而付诸实践的行动。

假如,当初卢佩斯库小姐在诺伯蒂犯错之后一味进行严厉批评,那么就不会有诺伯蒂与女巫的相遇,他也就不会明白朋友的珍贵、付出与奉献的意义。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不是固若金汤的保护,而是在可控范围内给予对方一定的试错机会。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眼界、心智去应对父母保护圈之外的凶险与未知。

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还表现在舍得放手。

《坟场之书》中,塞拉斯对诺伯蒂的情感最为复杂与矛盾。他一方面希望诺伯蒂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男子汉,可以应对外面世界的凶险,一方面又禁止诺伯蒂走出坟场大门,害怕其陷入危险的境遇中。

所以,塞拉斯会告诉诺伯蒂:

“你还活着……这意味着你有无限潜能。你什么事都能做,什么东西都能创造,什么梦想都能挑战。如果你想改变世界,世界就会因你而改变。”

但当诺伯蒂提出去坟场之外的世界上学时,一向沉着冷静的塞拉斯张大了嘴巴,皱起了眉头。即便听到了诺伯蒂“我需要更多别的知识,如果有朝一日我想在外界活下去的话”的诉求,塞拉斯考虑的依然是“在外面我们无法护你周全”。

塞拉斯的表现就像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样,想要对方飞得更高、更远,但手里的风筝线又无法撒手,因为担心孩子会遇到危险。所以,从长远目光来看,想要孩子更好适应外界环境,前文提到的给孩子恰当的试错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教育的秘诀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

读客版《坟场之书》插画

整部小说中,最感人至深的地方莫过于最后一章。15岁的诺伯蒂终于要离开坟场,开启在外部世界的新生活了。他想要留在坟场,但这一次塞拉斯却拒绝了,因为诺伯蒂需要去经历自己的人生,尽管他非常不舍眼前的孩子。

小说结尾处,伴随着欧文斯太太的歌声,诺伯蒂走出了坟场大门,走向光明与鲜活,走向下一段人生旅程。

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父母为了儿女的成长不得不选择与之分离。就像作者本人提到的那样:

如果你尽了父母之责,将孩子健健康康地抚养长大,他们将不再需要你,他们会离开,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家庭与未来。

作为家庭的一份子,父母和孩子都在时光流逝中不断成长,有时候成长会让我们失去一些,有时候成长会让我们得到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