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01


社交媒體時代,很多奇蹟是無意中創下的。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上圖這幾位志願者自拍的抗疫紀念照,攝於3月初的武漢。

乍看起來並無太多特別。


眼尖的網友在左一那位仁兄的外套上,看到了英超老牌足球俱樂部---曼聯的徽記。


地球上任何兩點之間,只差一個轉發的距離。


接下來的故事是,曼聯的官方社交媒體很快通過微博打招呼: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這位叫馬徵的球迷,正感慨幸福來的太突然,另一支英超球隊----沃爾弗漢普頓流浪者隊(俗稱“狼隊”)的隔空喊話接踵而至:


“嗨!想不想現場看球?狼隊主場對陣曼聯,VIP待遇,酒店都給你訂好了…”


狼隊的加入有一個背景:這支球隊和馬徵有同一個“東家”:

總部設在中國上海的復星集團


狼隊是復星全資控股的俱樂部;馬徵所在的復地產發集團,也在復星門下。


馬徵的公司和狼隊是同門兄弟,而他個人的愛好,是兄弟在球場上的對手。

貌似有點“衝突”對吧?但一張球票卻能成就一段佳話。


情商高的好處是,總能創造“多贏”局面。


02


1月21日,瑞士“2020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

有記者問復星的董事長郭廣昌,狼隊上個賽季賺了2億英鎊,你們打算怎麼花這筆錢。


郭廣昌很藝術地回答,復星是一家很有耐心的企業,時間會把這個球隊打磨得更加強大。


郭廣昌沒想到,3天后,他將指揮一場驚心動魄的醫療物資全球大調運。

這次拼的,是速度。


指揮部設在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復星總部(下圖)。

從復地員工的朋友圈裡,我多次看到過裡面的場景。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兩條十米長桌上,全是復星從全球“人肉”回來的樣品:

128種防護服、73種口罩,還有各種醫用手套、護目鏡等。


牆上掛了4張地圖: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湖北地圖和武漢地圖。


指揮部的白板上,黑藍紅三色筆和密密麻麻的圖釘,標記著各類物資的採購與捐贈進展實況。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指揮中心內部


復星的全球採購起了多大的作用?


僅以防護服為例,當湖北一天的需求高達10萬套時,全國防護服廠家的產能加起來,一天才3萬套。


1月24日至30日這一週時間,我國總共進口防護服78.4萬件,復星一家就佔了9.85萬件。

那段時間,我們的醫護人員每消耗100件進口防護服,12件來自復星。


僅在3月1日前,復星從全球調回的醫用物資總量達296.3萬件(套)。


很多武漢的地產人也是這個時候被複星圈粉的。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法蘭克福機場,準備起運的抗疫物資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首批物資運抵上海


03


北京時間3月14日,深夜。


一大批來自中國、由復星捐贈的防護服和口罩在意大利落地。包裝上印著:

雲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


原詩出自明代文人李日華,表達的是作者和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之間的友誼。


事實上,3月1日起復星就和大量中國企業一道,開啟了反向捐贈。


郭廣昌當時在他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廣昌看世界”裡說:


“疫情剛爆發時,有些國家擔心我們把防護物資買空了,甚至有一些國家不讓我們把東西運回中國。當時我就和很多海外朋友講,中國的物資短缺是暫時的,應急狀態過後,我相信我們國家的產能很快就會跟上,不僅能滿足自身所需,也能回報世界。現在,我們踐行了當初的承諾。”


除了國家行為外,中國的民企,在本次疫情中體現的擔當和資源調集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它們用自己在殘酷市場中被無數次檢驗過的渠道,依託訓練有素的員工,成為國家力量的重要補充。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復星總部,郭廣昌(右二)接待上海市領導來訪


04


作為中國最具全球化線下資源和能力的民企之一,郭廣昌說,不要錯過任何一次危機對一個組織的考驗。


經此一疫,復星考驗了它分佈在全球23個國家的7.4萬名職員。

這其中,就包括身處疫區的宋偉鋒和他在武漢的332名同事


宋偉鋒是復地產發集團執行總裁、武漢公司負責人。


2月24日,宋偉鋒曾經從廣州驅車上千公里,將一整車防疫物資帶回武漢。

回漢後,他與馬徵等15位已在前線忙了一個月的公司高管一道,組建了“陽光抗疫物資小分隊”。


小分隊不僅自採、捐贈了大批物資,也負責對接復星集團、復星公益基金的很多援助在武漢的落地。


這次在武漢沒有志願者經歷的人,可能無法想象,在疫區做物資的對接和分發,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武漢,復地的志願者


這些和他們在房企的工作風馬牛不相及的任務,成了多數復地員工這兩三個月的常態。

只有一種崗位和本職工作比較搭界:物業。


復地的物業用自己的方式,給武漢的數萬住戶留下了深刻印象,並因此引起了媒體關注。


05


3月7日,武昌復地東湖國際三期的業主們,從央視新聞頻道看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場景和人。


中國的國家電視臺,用長達4分多鐘的新聞特寫,介紹這個“無疫情小區”連續24天新增染疫數據為零的秘密。


向全球展示武漢基層社區的艱苦努力。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復地的物業這次表現神勇


社區幹部、下沉幹部、物業人員一道,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社區每個細胞的能量,分擔了政府公共資源應對這種大烈度災難的壓力


可謂“又紅又專”。


我曾問過復地的人,武漢當時公佈了2076個“無疫情小區”,為啥央視記者如此精準地找到了復地東湖國際,有沒有什麼“內幕”?


答覆是沒有。


央視很聰明,它選取的這個樓盤,是復星在中國20餘年來已建成的規模最大的住宅區、武昌的標杆住宅。


“無疫情小區”其實沒有秘密,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避免了交叉感染


舉個例子。

2月11日,復地東湖國際物業負責人王媚,收到了復地下發的6000份愛心熱乾麵。


對外包裝統一消毒後,很快,樓棟管家挨家挨戶按響門鈴,一包包麵條掛到了業主的門把手上。


進入小區的關懷類物資,多是這樣由物業管家和志願者們,一碗麵、幾把蔥,三斤水果兩斤菜,送到業主門口。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送菜上門,成了物業的日常


在朋友圈裡進行多輪“社區物業大比拼”後,當時有漢口市民曾發出嫉妒一問:


作為武昌最高端住宅之一,復地東湖三期僅2.55元/平的物業費標準,為什麼能撐起感動CCTV的抗疫表現?


所以說,靠譜的物業,勝過千言萬語。


06


物業圈粉的好處顯而易見。

中介的朋友告訴我,最近打聽復地東湖國際二手房的人不少。


不過,好長時間沒有新的二手房源入市了。

復地東湖國際八期僅剩最後兩幢新房,大戶型為主。均價3.8萬帶裝修。


中介說,“預計該處新盤將很快進入銷售尾聲。因為喜歡這個小區的人太多,二手房源太少。新房因政府限價,目前一二手價格還略有倒掛優勢。”


查了下,最近半年,復地東湖國際二手房成交均價約在4.0萬元左右。


去年12月底。三期曾有一套約160平的二手房掛出,業主掛牌價785萬。

9天后,竟然以795萬元成交。實際成交單價每平4.9萬元。


2008年,復地東湖國際首期以均價7000元開盤,二手房均價2017年破4萬後堅挺至今。碾壓著武昌區域一眾“豪宅”。


12年,漲了5倍。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即將收官的復地東湖國際


2011年,萬達老王投500億的漢街開張,復地東湖坐擁超級商業配套。

2013年起地鐵4號線通車,8號線二期開建,它成為內環首個雙地鐵大盤。

2014年武昌實驗小學復地分校交付使用。次年,復地東湖第七期住宅開盤售罄20億,成為武漢史上最大一輪房地產牛市啟動的標誌性事件。


這些年,有的樓市評論說復地東湖國際的價格,有運氣的成分。

其實是因為,這個樓盤的房價走勢,超出了太多人的市場預測能力。


一個百萬方的超大住宅,一兩次受惠於周邊因素還說得過去;但如果說十多年如一日是靠“運氣”撐著它在樓價版圖中的地位,你就該問問:


那大一個武昌,為什麼運氣只光臨它一家呢?


和它相鄰的項目也擁有同樣的地利優勢,為什麼只有他成了“神盤”?


07


晚上開車繞武漢內環幾個高端樓盤轉一圈,會很容易從燈光密度中找到答案:


入住率,是檢驗一個豪盤的基礎是否夯牢的指標。


如果從“運氣說”的情緒化裡跳出來,其實很容易看到支撐它的入住率、繼而支撐它房價的那些點:


地段

正內環主幹道邊,內環二環一肩挑,雙地鐵、臨漢街、省府機關環繞,佔盡城市核心資源。


配套

配建了兩所名校(武昌實驗小學分校、武珞路中學分校)、兩所幼兒園。星級會所、網球場、五人足球場、標準籃球場、恆溫泳池等運動休閒設施齊全。

步行距離即有著名三甲醫院,周邊有省美、省博、省圖等一眾文氣十足的公共文化場所。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會所及運動休閒設施


景觀

北瞰沙湖、遠眺長江,南望東湖珞珈山,對門就是樹大蔭濃的3000公頃天然大氧吧---東湖景區,與毛主席鍾愛的東湖梅嶺一街之隔。項目保留了老武重留下的原生大樹,2萬方超大林蔭公園為社區私享。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湖景大盤,美不勝收


如果把上述三大點每個點計1分,武漢集齊1-2分的樓盤並不少見,集齊3分的樓盤,目前只有兩個:


江北,瑞安/武漢天地。

江南,復地/東湖國際。


很巧,這兩個神盤,12年來二手房均價漲幅,都是5倍。


房價,就是投射到房產身上的各類公共資源的集中體現。


只要開發商品牌、住宅產品設計沒有太明顯的短板,樓盤佔有的公共資源越硬朗,入住率越高,價格越堅挺。

這幾乎是鐵律。


08


用“運氣說”分析市場,只看到了人家抬頭吃肉的爽,忽視了人家埋頭吃灰的苦。


還是說武漢的這兩個地標性住宅。

武漢天地是漢口城市舊改的開端;復地東湖是武昌舊改的起步。


復地也是最早將豪宅產品基因和理念帶到武漢市場的開發商之一。


10多年前,挑高的入戶門廳、基座石材幹掛、木飾公共走道、大氣的樣板間設計,乃至海派管家式物業,都開武漢市場之先。


最早意識到大牌、優質中小學是強勢稀缺資源,很捨得在配建方面下本錢的,也是它和武漢天地這兩家。(學區對口等信息,以教育主管部門實際政策為準。)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配建的武昌實驗小學


好的學校是孩子的剛需。這也是學校資源不錯的小區二手房相對堅挺的內在邏輯。


一系列的配套和建設,背後除了眼光和實力,就是耐心和投入。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但有相對較優、較全的選項。

如果八期的新房今年大受買家青睞,我不覺得它是運氣。


09


武漢人對於住宅的需求會因為疫情發生很多的變化,尤其對改善性住宅的選擇,天平將更偏向於安全和健康。


那些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的買家,更容易看到復地東湖國際內外兼修的健康價值:


如果你理解了復地東湖表面佛系實有所求的操盤歷史,就會明白“東湖階層”並不只是開發商的一個營銷概念,而是對一處“均好性住宅”的理念性追求


一場突出其來的疫情,和東湖國際最後兩幢新房的市場表現,或許會成為這種理念的又一註腳。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與秀麗的武大校園隔湖相望


作為收官之作的這兩幢新房,以200平左右的四房兩廳三衛大戶型為主。

南北雙陽臺,戶型大氣、敞亮通透,空間與功能更方便切割和分離。


平時分開居住的兩代人,碰到緊急時刻,這種戶型尺度可以迅速騰挪開,變成三代同堂,便於照應。


相對於中小套型而言,這種骨子裡透著高端氣質的大尺度住宅,配上容積率僅1.95的低建築密度,有“扁平化別墅”之稱。


同等的預算,想在武漢城心買到同等水平的面積、交通、商業、醫療、教育、景觀、人文配套,難。


疫情過後不會太久,武漢內環這個最大的高端純住宅區,將全面進入二手房時代。


10


從2007到2020,復地東湖國際濃縮了武漢樓市最風雲激盪的13年。


一家很有耐心的海派開發商,在這個超大住宅區從0起步,把他們希望的場景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 小區保留的工業遺蹟/園林小品


歲月留下的重工業遺蹟,火車頭、煙囪、龍門吊、武重老廠門,和400多棵樹齡在50年以上的原生大樹、130萬平方米高端住宅一道,定格在興國路、興武路、興滬路之間。


復地交出的這本作業,也是它留給武漢買家的一本教科書。

每一章都用大號字體寫著那個反覆被驗證的買房定律:

房價,是房子周邊資源的集中體現。


13年時間,復地和它在東湖國際結緣的7000多組住戶,攜手完成了對老“武重”的舊城改造,並各自獲得了舒心的回報。


和狼隊對陣曼聯的那張球票一樣,多贏。


東湖國際收官之後,復地武漢的主要精力將投向江北,在轟轟烈烈的漢正街舊城改造中,開啟新的賽道。


留給“東湖階層”的,是更久遠的時光。


只有7000人讀懂了這本書

▲海量的原生大樹


/ END/


提示: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察。發生投資購買行為前,請向房企瞭解詳細信息,並以合同表述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