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靖康之變,是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的奇恥大辱。《永樂大典》記載:“靖康之變,恥莫大焉”。在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

在這次事件中,金人分批多次將北宋壯丁、婦人不下十萬人押往北方。

在北去的路上,金人強迫朱皇后唱歌,之後行凌辱。柔福帝姬趙多富被擄走的時候,年僅17歲,本來是準備將這個小公主獻給金太宗的,但在行軍路上便被多次侵犯,送到金太宗的面前時,已經猶如行屍走肉。金太宗對她毫無興趣,於是便將其送到官方的妓院去了。

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到達上京後,金太宗完顏晟立即下詔將徽欽二帝廢為庶人,並賜封侮辱性稱號“昏德公”和“重昏侯”。

不僅如此,金太宗為了享受征服的快感,還特地安排了一場隆重的受降儀式,執行“牽羊禮”,意為“像羊一樣任人宰割”,對北宋降民極盡羞辱,不管男女,皇帝百姓,所有被俘的人都要脫掉上衣,然後肩披羊皮,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繩子牽著遊街示眾。徽欽二帝、趙氏皇族、後宮嬪妃、北宋朝臣等還要更換金人服飾向已故的完顏阿骨朵行三跪九叩大禮。

朱皇后因為受不了屈辱,選擇了自盡。其他皇妃、嬪妃、公主也受盡凌辱,不是發配各大營寨,就是送去妓院,被納作妾室的,也是被當做玩物不斷改嫁,直到折磨致死。即使宋徽宗去世後,金人也沒有放過他,而是將他肥胖的身體熬成了燈油。

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皇室尚且如此,普通女子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宋俘記》記載:“后妃等入宮,賜沐有頃,宣鄭、朱二後歸第。已,易胡服出,婦女近千人賜禁近,猶肉袒。韋、邢二後以下三百人留洗衣院。”

所以岳飛在《滿江紅》中疾呼:“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但是,靖康之變雖敗,卻不代表北宋的武力羸弱。

且不說開國君主趙匡胤就是行伍出身,有李繼隆、楊業、狄青、曹瑋等一眾名將追隨,就是到了艱難的靖康時期,依然有種師道、宗澤、李綱、張叔夜等強力武將,在抗金戰場上屢有戰功。

《宋史》記載:“种師道宿將,有重名,二敵所畏。”

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北宋戰力如此不堪呢?

翻開靖康之變的史書,我們發現幾個名字屢屢出現。蔡京、唐恪、耿南仲…這些人都身居高位,甚至是當朝宰相,卻毫無衛國之心,面對金人的步步緊逼,不斷主張割地求和,以求自保腐敗搜刮來的民膏民脂。在將士們有機會取勝時,不僅下令不準追擊,還以軍費過大為由遣散數萬大軍。各位將軍不是被貶、被逐就是被氣憤致疾,以至病死。

《明史》記載:“南仲在內,李綱無功;潛善秉成,宗澤殞命。”

我們自然可以罵這些沒有脊樑骨氣、只想著自利自保的人是漢奸、國賊,但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如果不是皇帝軟弱無能,也不會導致臣民百姓遭殃。

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而這種軟弱,在宋朝開國時就奠定了。

宋朝開國君主趙匡胤雖然是武將出身,但是經歷了藩鎮割據亂象,自己也是發動“陳橋兵變”後得來的帝位,所以,為了確保皇權穩固,趙匡胤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釋兵權”,把軍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

然後再進行軍權改革,由向皇帝直接負責的禁軍守衛地方,輔佐的地方軍精幹也編入禁軍,並施行更戍法,禁軍定期更換駐地,但統兵的將領不跟隨部隊調動,這樣做就避免了將領培養嫡系部隊,地方也不可能培養出有戰鬥力的部隊。同時設立樞密院,樞密院的職責是調動部隊,官員多是文官擔任。這樣指揮打仗的禁軍將領和調兵的樞密院相互牽制,兵權進一步分化

這麼做,讓部隊只能聽從於皇帝的命令,防止了叛亂的發生,但同時,國家的防衛只能依靠禁軍了。

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接著開始推行文人治國,重文抑武。文人在宋朝,地位非常高,宋太祖的遺訓中甚至有不殺士大夫一條。

《宋論》記載:“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

這些處心積慮的措施,確實對藩鎮割據有撥亂反正的作用,防止了叛亂的發生。

並且,由於政策的傾向與引導,宋朝的文人們在文化、藝術、科技等方面都創造出了豐碩的成果,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可算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但是,這樣雖然防止了叛亂,卻使各地方沒有有效防衛力量,在碰到外部入侵時,一觸即潰。遼、金南侵能夠勢如破竹,快速推進到汴京城下,就是因為地方空虛。

還有,重文抑武使得武人沒有出路,不願從軍。加之發達的經濟和豐富的生活,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樣的概念非常受歡迎,作為皇帝的宋真宗甚至說出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話。有上層帶頭,民眾更是能嘴上吵吵的絕對不動手,致使訟師行當在宋朝相當興旺。

承平日久,在這樣的環境和制度下,從皇帝、官員到民眾,都不再願意準備戰爭,而是不切實際地抱有幻想,在和敵人發生爭端時,希望藉由講道理、給對方示好勸退對方,所以不斷地賠款、割地,甚至在出現戰機時也放過對方。

但是,他們卻忽略了,敵人想要的,是你的全部

文人治國下靖康之變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敵人抱有幻想

結語:文人治國,並非不可。但想要通過自廢武功,來使天下安定,只會讓外部勢力有可乘之機。事物總有兩面性,怎麼說都有理,不能堅定守衛國家,多了爭論只會讓人混淆視聽,麻木愚鈍。記住,當戰爭到來時,敵人是不會給你開口的機會的。讀史明智,我是蝦郎摘,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