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大秦軍面前,東周君臣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保各方勢力

在強大秦軍面前,東周君臣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保各方勢力

戰國,是個充滿戰爭的年代。

在這烽煙不滅的年代,大大小小數十個諸侯國,你爭我奪、廝殺不斷。在這錯綜複雜的境地,國與國,人與人,只要稍有不慎、稍欠智慧,都會隨時斃命,時刻會別吞併。

一本《戰國策》處處充滿智慧,有蘇秦的合縱、有張儀的連橫,有吳起的爭戰、范雎的巧舌,還有甘茂的精明、樗裡子的聰慧……這些古人的智慧,無不影響著後來中國曆代智慧謀略的發展與變化。

這一回,我們講的這個出謀劃策的人,不是普通的謀士,他是東周的周君,他獻出了一計,正是所謂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在強大秦軍面前,東周君臣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保各方勢力

秦國能不能攻破宜陽城?

在《戰國策》裡的《秦攻宜陽》裡,秦國大軍即將攻擊韓國的宜陽,周君問大臣趙累戰局的形勢即將如何?

趙累猜想,“秦軍將會攻破宜陽。”

周君不解,他的觀點相反,“宜陽城有善戰的士兵十萬,囤積的糧食足夠城裡的人吃上好幾年,宜陽城附近還有韓國的國相公仲的兩萬軍隊,附近還有楚國大將景翠的士兵,如此一來,秦軍難以攻破宜陽城。”

在強大秦軍面前,東周君臣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保各方勢力

周君這番話,說的是戰爭的將士、糧草等物質條件。而趙累卻分析起戰爭的心理狀態,“帶兵攻打宜陽的秦國大將甘茂,是秦國客卿,戰爭贏了他能封侯拜相;一旦,打敗仗了,他就得捲鋪蓋滾蛋。同時,秦武王發動戰爭,不顧宗族兄弟的反對,執意要攻打宜陽城,如果沒有攻打下來,他會很沒有面子。因為,秦王、秦將都有迫切的求勝之心,所以秦軍一定能獲勝。”

周君恍然大悟,他問趙累,“現在改怎麼辦?”

趙累讓周君去告訴楚國大將景翠說,“他的爵位和官位,在楚國都已經登峰造極,大勝仗也很難再有獎賞,但是打敗仗就必死無疑。為此,你可以等待秦軍攻擊宜陽時,待他們疲憊時再出兵緩救宜陽。”這樣一來,秦軍必定害怕而送寶物給景翠,而楚國的國相公仲也一定會感謝景翠的救援之情。

在強大秦軍面前,東周君臣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保各方勢力

如何做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周君與趙累的意料一樣,秦國果然出於害怕,獻給楚國大將景翠煮棗的地方,而韓國也來重酬他。當然,他心理當然使感激周君給他獻的這一計策。

周君這招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又叫“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這一招在戰國時代曾多次出現,而且謀士們還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屢試不爽。

這招也正是著名軍事家孫臏最喜歡使用的“攻必不守”,就是打仗時,必須要攻擊敵人最無法防守的地方,讓敵人猝不及防、防不勝防,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強大秦軍面前,東周君臣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保各方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