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嫉惡如仇的人,越是有擔當和愛

邪惡與正義,一直以來存在於社會當中,充當著一正一反的角色。

不管是古代還是當今,我們無法去除邪惡,但我們一直在維護與提倡正義。

在小團體裡,在大組織中,存在著無法避免的不公正,相應產生了一些勢利小人,起到了腐化的推動作用,加快了一個好組織的迅速瓦解。

在一些事件當中,會湧現出少數見義勇為的人,他們往往嫉惡如仇,不會包庇任何人,選擇迎難而上,痛擊那些不良現象以及有重大缺陷的人。

越是嫉惡如仇的人,越是有擔當。

越是嫉惡如仇的人,越是有擔當和愛

社會需要有擔當的人,可是真正有擔當的人還是太少。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成了很多人的為人處世之道,泯滅了良知之後,我們就變成了這樣子。

如果長久的讓不良現象放縱下去,那麼我們的社會也將變得越來越雜亂,而少了應有的明朗。

因此,那些少數嫉惡如仇的人,一直用他們自身的力量維護了我們社會的公平正義,還反而會被人扣上帽子,給自己引來一片嘲笑。

偽經驗,竟然成了自保的靈丹妙藥,反而成了一種被很多人叫好的正確做法,這與老人摔倒沒人扶倒有幾分相似。

每個人都不想惹火燒身,面對一些事不關己的情況時選擇了視而不見,因此也就助長了一系列不正之風的盛行。

我們的本質,都是有擔當的,可是在被社會一次次的洗禮過後,原來那些難能可貴的東西,就全都消失了。

越是嫉惡如仇的人,越是有愛。

越是嫉惡如仇的人,越是有擔當和愛

一個有愛的人,他不會私自的把愛藏在心裡,而是會把愛給所有的人,來溫暖這個世界。

一個人的行動很渺小,但是可以形成一種效應,讓更多的人行動起來。

越是嫉惡如仇的人,越是有愛。

他會把自己的遭遇轉變為一種動力,去揭開那些套路,讓其他人免遭同樣的遭遇,讓有不良嗜好的人,及早糾正自己的錯誤,而不至於誤入歧途。

我們需要愛,但我們往往會掩藏愛。

比如自己上當受騙了,有些人會看著其他人也一同上當受騙,來讓自己的內心達到一種平衡,而不至於過分的自責,這是很自私的,是缺愛的一種表現。

那些有愛的人,會對壞人嫉惡如仇,不會輕易讓他們逍遙法外,而是以一己之力,去揭露他們的行徑。範圍擴大一點,對那些社會上存在的問題,他們同樣會迎難而上,哪怕會給自己招致麻煩,也在所不惜。

當一個人內心有大愛的時候,就不會畏手畏腳,而是嫉惡如仇,本能的做出有益於他人與社會的正當行為。

越是嫉惡如仇的人,越值得深交。


越是嫉惡如仇的人,越是有擔當和愛

在這裡,我們應該搞清楚一個問題,嫉惡如仇的人,並不是心胸狹窄的人。

是非分明,其實在當今社會很難做到,因為在所謂的為人處世的圓滑規則裡,沒有一個明確的好壞之分。

只有少數人,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初心,而不會受惡習的影響。

也存有一個事實,小人人見人愛,君子則不受待見。

很多人只聽得進舒服的話,而聽不進真話,真話大多聽起來不是那麼舒服,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可是很多人,就喜歡沉浸在別人的恭維中,享受被捧高的感覺,而不接受逆耳的真話。

因此我們交友,對於那些少數嫉惡如仇的人,是很值得交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