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在4月15日下午的視頻講座中,張文宏教授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

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我跟你們講,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這些都可以吃,他不吃也不行,你說非要吃,不吃了不上學。”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作為一個留過洋、學過中醫、特別喜歡美食的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我認為,這樣說實在太不嚴謹、太偏激了,太不符合營養學標準了。

西醫的分工是非常細的,別說醫生和營養師之間研究的方向不同,就是醫生和醫生之間研究的方向都不同。

醫學院裡雖然設有臨床營養專業,但不是每個醫學生都學了臨床營養學;醫院裡也設有臨床營養科,但不是每個醫生都懂營養。

術業有專攻,這句話放在西醫上更為突出。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人體需要7大營養素,缺一不可

從營養學上講,目前,人體至少需要7大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水和膳食纖維,缺一不可。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能給人體提供能量,又被稱為“產能營養素”。它們的供能比也是有講究的,對於普通兒童來說,碳水化合物供能佔55%-65%,脂肪佔25%-30%,蛋白質佔12%-14%。

蛋白質對人體固然很重要,但供能的主力仍然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把蛋白質比作手機上幫我們實現各種需求的App,那碳水化合物提供的就是電能,手機不充電,再好的App也沒有用武之地。

雞蛋、牛奶能提供充足的優質蛋白質不假,但它們缺乏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維生素C含量也非常非常少。牛奶雖然包含的營養素種類很豐富,但除了鈣以外,其它營養素的含量,與正常人每日需求相比,只是微量而已。如果只考慮營養素種類,不考慮含量,那大米營養也很豐富啊,粥咋就吃不得呢。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糧穀類和薯類,所以,幾乎全世界人民的主食都是這兩類食物。中國人大米吃得多,北方人小麥吃得多。西方人雖然大米吃得少,但小麥、土豆、玉米吃得很多。

我初到法國的第一年,住在一幢三層的類似別墅的大房子裡,裡面住了包括我在內的3箇中國女生,4個法國男生和1個意大利女生。我們共用1個很大的廚房和餐廳,雖然我們的飲食習慣不同,但他們每天吃得最多的就是麵包和土豆,有時也會吃意大利麵。只是他們吃麵包,幾乎都要配黃油或奶酪,所以攝入的熱量比我們高。我的法國同學、老師請我去她們家吃飯,主食也是麵包和土豆。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世界上被認為最好的膳食結構,是以日本為代表的動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結構,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長期位居世界之首。這種膳食結構,既能滿足人體需要,又不至過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供能比例合理,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調整膳食結構的參考。

以意大利、希臘為代表的地中海膳食結構,也被西方國家注意,紛紛參照這種膳食模式改進自己國家的膳食結構。這種膳食結構的特點之一,是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薯類、穀類、豆類、果仁等。而對於牛奶,是“每天食用少量、適量奶酪和酸奶”。對於蛋類,“每週食用少量、適量魚、禽、蛋”。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就算不討論雞蛋、牛奶是否人人適合,雞蛋、牛奶的營養價值還遠遠達不到“捨我其誰”的地步,怎麼就只能吃雞蛋、牛奶了呢?

除了要考慮營養素的比例,一日三餐的能量也要分配合理,一般來說,早、午、晚餐的分配比例大約是3:4:3,還有一種也比較流行的比例是4:4:2。不管哪種比例,都沒有把蛋白質全放在早餐吃,其它營養素放到其它兩餐中補充的。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粥不是“垃圾食品”

不讓喝粥這件事,張教授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出了,他總認為粥是沒有營養的,還會導致血糖波動。他應該是對粥有什麼誤解。在他的印象裡,粥可能就只是只有幾粒大米,還被熬得看不出原形,端出來只是白花花的一碗米湯的食物吧。

那就讓我這個喝了幾十年粥的廣西人來告訴你,粥的營養遠比雞蛋、牛奶、三明治豐富得多。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粥會使血糖升高,主要在於我們現在吃的都是精米,外層富含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的部分,已經被打磨掉了,這樣的米,幾乎只剩下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質了。如果把粥煮得又糊又爛,碳水化合物部分分解,進到人的肚子裡,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就變快了。但是對於健康人來說,這些葡萄糖是完全可以處理的,有一部分即時參與供能,暫時未利用的部分,轉化成糖元存儲起來,血糖並不會大幅度的波動。糖尿病人的問題,不在於米,而是自身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沒解決之前,控制葡萄糖確實是有必要的。

膳食纖維可以減緩食物消化的速度,B族維生素對消化系統健康也有諸多影響,缺少了這兩大類重要物質的精米,才變成了有些專家口中的“垃圾食品”。那把它們補充回來就好了,可以摻雜五穀雜糧一起煮粥。鍾南山曬自己的早餐,裡面就有一大碗紅豆粥。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即使精米粥營養單一了點,但這並不是不能吃的理由,喝粥和吃雞蛋、喝牛奶有衝突嗎?一小碗粥配1個五香滷雞蛋,不可以嗎?

而且,粥也不是隻能煮成白米粥呀,魚片粥、海鮮粥、香菇雞絲粥、胡蘿蔔牛肉粥、猴頭菇肉末粥、青菜蜆子粥、芥菜車螺粥、紫菜蛋花粥、滑蛋牛肉粥、三鮮粥、黃鱔粥、紅魚粥、排骨粥、沙蟲粥、螃蟹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水、膳食纖維,7大營養素,一樣不缺。

張教授如果有空,請您到廣西、廣東來作客,滿大街的粥鋪讓您嘗一嘗,色香味和營養俱全的粥,超乎您的想像,但您能不能習慣是另一回事,您說的牛奶這麼好,我就是喝不習慣呢。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有人說,煮粥多麻煩,吃雞蛋、喝牛奶多簡單。

首先,對於健康,你還怕麻煩?那生病就不麻煩?我們吃什麼,不是由麻不麻煩決定的,也不是由自己的意願決定的,而是由身體的需要決定的。

其次,誰說煮粥就一定很麻煩,我一個普通上班族,早餐經常喝粥,時間一樣遊刃有餘。

我給大家做幾個示範。


海味粥

早上不佔用任何時間,直接開吃。

材料:幹蝦仁1小撮,幹螃蟹肉1小撮,幹沙蟲4、5根。大米半杯,大黃米1/3杯。

做法:❶晚上睡前,把大米、大黃米淘洗好,放入電飯煲。幹蝦仁、蟹肉、沙蟲洗淨,也放入電飯煲中。沙蟲可以剪成幾段。加1勺米酒或料酒,少許鹽。

❷按平常煮粥的水量加水,可以少加一點,把粥煮得稠一點,扛餓又不容易上廁所。

❸蓋好蓋子,打開開關,選擇“煮粥”鍵,再選擇“預約”鍵,算好距離早上吃早餐還有多長時間,選擇相應的時間,再按“開始”就好了。

❹然後就去睡覺吧,第二天早上醒來,就有香噴噴、熱乎乎的海味粥喝了。這不比煮雞蛋麻煩吧。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香菇雞絲粥

材料:香菇幾朵,雞肉75-100g。大米半杯,糙米1/3杯。

做法:❶晚上臨睡前,把米淘洗好,放入電飯煲,加水,選擇“煮粥”鍵,再預約定時。去睡覺。

❷早上起來,把煮好的粥,倒入小奶鍋中。

❸香菇切片。雞肉切絲,用少許料酒、鹽、幾滴生抽醃製一下。也可以撒一點點五香粉、十三香之類的香料粉醃製,增香又開胃。這一步也可以放到前一天晚上臨睡前完成,放到冰箱裡冷藏,早上起來直接拿出來用。

❹開火,把小奶鍋中的粥再次煮沸,把醃好的雞絲和香菇倒入粥中,邊加熱邊攪拌,直至雞肉煮熟即可。

▲這樣煮粥,早上並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不會比準備雞蛋、三明治的時間長。如果香菇、雞肉也是頭一天晚上準備好,那早上花費的時間就更少了。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胡蘿蔔牛肉粥

材料:胡蘿蔔1小段,牛肉75g,大米半杯,小米1/3杯。

做法:❶還是臨睡前把粥煮上,早上起來把煮好的粥倒到小奶鍋裡。

❷胡蘿蔔切絲或切丁,牛肉也切絲或切丁,放絞肉機裡絞碎也可以。加少許料酒、鹽、油、幾滴生抽醃製片刻,也可以加少許香料粉或黑胡椒粉。

❸開火,把小奶鍋中的粥再次煮沸,將胡蘿蔔牛肉倒入粥裡,邊加熱邊攪拌,牛肉煮熟即可。

❹如果想味道更香,可以先將胡蘿蔔牛肉用少許油炒一下,炒香後,再倒入米粥中,再煮幾分鐘即可。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猴頭菇肉末粥

材料:幹猴頭菇25g,豬肉75g,白小米半杯,大黃米1/3杯。

做法:❶將白小米、大黃米淘洗乾淨,放入砂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煮粥。

❷猴頭菇提前浸泡至沒有白心,並反覆沖洗幾次至黃水變清水,撕成小塊。豬肉切成小塊,和猴頭菇一起放入絞肉機中絞碎,加少許油、料酒、鹽、幾滴生抽、白胡椒粉醃製片刻。

❸白小米粥很容易煮軟,大約10分鐘即可,把醃好的猴頭菇、肉末倒入粥中,攪拌,煮至肉末熟透即可。出鍋後再撒少許白胡椒粉更好吃。

❹也可以按前面的方法,先提前煮好一鍋米粥,早上起來,把處理好的猴頭菇肉末倒到米粥裡煮熟即可。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黃骨魚粥

材料:黃骨魚2條,蔥花少許。大米半杯,燕麥米1/3杯。

做法:❶將米淘洗好,放入電飯煲,加水。黃骨魚處理乾淨,整條放入米中。

❷加2勺料酒、少許鹽、幾片姜,選擇“煮粥”鍵。煮好後,把魚取出,用筷子一擼,魚肉就全下來了,把魚刺扔掉,魚肉放回鍋中再次煮沸,加入蔥花即可。

我上大學時,用這種方法煮了一次鯰魚粥,結果把我們全寢室人都吃上癮了,嘴饞的時候就讓我開小灶煮粥給她們喝。後來,班裡一位男生踢球時磕斷門牙,吃飯不方便,我出於關心,也煮了一鍋鯰魚粥送去,結果被他們寢室所有男生“挾持”,連續給他們煮了半個月的粥。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說明:

❶以上量米用的杯,是指電飯煲自帶的量杯。以上的份量,是2個大人的量。

❷米最好是粗細搭配,大米加上一部分其它的粗糧,不僅營養可以互補,也減緩葡萄糖的生成速度。

❸如果只喝粥,我會把粥煮得稠一點,如果配乾糧吃,我會煮得稍稀一點,比如配包子、饅頭、餅、麵包等。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❹醃肉時加生抽可以提鮮,但生抽過多,會使粥發酸,加幾滴即可。

❺醃肉時加了鹽和生抽,煮出來的粥已經有味道了。如果覺得味道不夠,可以出鍋前再加少許鹽調味。

❻即使加了各種食材的粥,也可以和其它食物繼續組CP,再配個蛋、幾片面包、1個饅頭、一碟青菜、1把堅果等。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總結

沒有任何一種或少數幾種食物就能滿足身體所需,也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完美到“非我不可”。

總而言之,飲食健康,在合適、適量的基礎上,要雨露均霑。

術業有專攻,關於營養飲食,還是多聽聽營養師的說法。

好醫生≠好營養師,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建議,不符合營養學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