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談談你對城鄉人口比例失衡,以及有能力的人就不該待在農村這種說法的看法?

用戶name祥子


有些朋友的回答不是很靠譜,我來說說我的見解。

我個人認為“巧婦難做無米之炊”,雖然有能力的人把握到機會後,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會有所作為。但以發展機會、發展潛力、未來成就而言,城市就是優於農村,所以這麼說也沒錯,但這並不代表有能力的人都去了城市,也不能說去了城裡就一定會成功。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我就不精確到個位數了,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城鎮常住人口在8.5億左右,農村常住人口在5.5億左右,其中有2.8億左右的農民工。這裡有個詞彙要注意,叫“常住人口”,意思就是這些人在城市或農村長期居住,但戶口不一定是農村的,那也就是說,所謂的8.5億城鎮人口,最少有2億以上的農民工在城裡打工。

那麼問題來了,城鎮常住人口8.5億左右(包括部分進城的農民工),農村常住人口5.5億,如果農民工全部回到農村,那人口比例還失衡麼?相比早些年的農村人口占8層,城鎮人口占2層的比例來看, 現在的確是有一部分農村人進入城裡工作,不再從事傳統農業生產。但還算不上比例失調,要知道城市人口是比較密集的,而農村人口卻很分散,再加上就業機會、發展機會的不均衡,所以比例失調是必然的。

但那又怎樣呢?誰能證明進城工作的這2.8億農民工(包括我自己)都是有能力的人呢?或者說呆在農村的人都是沒能力的人?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同樣也歪曲了說這句話的人的意思。實際上人家強調的是,一個有能力的人,雖然可能在農村能做出一番事業,但如果到了城裡,基於他的能力,可能做出的事業會比在農村還驚天動地,而並不是說有能力的人一定要去城裡發展。


新農志


城鄉人口比例失調,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了。這個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對於有能力的人不該待農村這種方式,我是極度唾棄的,相反,我希望有能力的人待在農村,而不是遠離農村。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農村可以給你更好發展空間

農村並不是沒有資源,而是,很多本地的農民,他無法看到這些資源,他們無法利用這些資源。那麼,有能力的農村人,就應該留在農村,來整合這些資源。農村可以給與你這麼大的一個展示的平臺,只要你利用好了,就比較容易成功的。

二,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城市裡面,有很多有能力的人,但是資源有限,很多有能力的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做著一些無法施展自己能力的工作,讓自己的能力無法施展。為什麼不換個思路,換個賽道呢,或許,農村的某些機會,更適合你呢?

三,有能力的人,留在農村,對國家更有利

現在城市的發展空間有限了,對於國家而言,農村才是國家經濟新的增長引擎。相配套的,國家會出臺一些相關的配套措施,讓農村的產業,得到國家的扶持,得到儘快的發展。在中國,做選擇,首先要聽國家的話,所以,我不認為有能力的人不該待農村。

綜合以上的信息,我覺得有能力的人應該待才農村,因為農村可以給你更好的平臺,你去了城市,無非就是有能力人中的一員,而你在農村,卻是唯一,並且,有能力的人,留在農村更符合國家的利益,國家會出臺相關的政策來留住人才。

以上,就是我該問題的具體看法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鄉村鴕鳥哥


城鄉人口差距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有能力的人,不該待在農村,這種說法我也很贊同。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家種地,能走出去,飛黃騰達,高官厚祿, 如果這樣不是好事嗎?這難道不是我們所期望的嗎?

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存在併成長起來的。我們來看看城市中有多少人是從農村出去的,改革開放之前我國人口總數為8億,城鄉平均為4億。現在人口總數十四億,平均為七億,如果現在統計農村人口,會從城鄉人口比例發現,城市中很大部份人來自農村,或者起碼根在農村。他們有富翁,有高官。他們離開農村或父母之時的目的都是想衣錦還鄉要回報農村回報父母的。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在他們的努力中發展起來,富強起來,甚至是世界矚目。父母在為他們自豪,農村在等候他們回來是吧!他們應該回報父母,回饋農村這方熱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