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過奔馳,吃過盒飯,如今年入千萬”:適應力,職場發展的關鍵

“開過奔馳,吃過盒飯,如今年入千萬”:適應力,職場發展的關鍵

1.東山再起,只因明白“適者生存”

如果在現有的社會生活中,你總是四處碰壁,你會選擇逃避躲開?還是選擇適應失敗,繼而奮起改變?

關於這個問題,老表用30年的職業生涯給我做出瞭解答。

農村出身,小學文化,想在廣州就業,他毫無優勢。

可“敢吃苦、能吃苦、會吃苦”,讓老表在兩年後賺到了第一桶金。

熟悉家裝行業的一應規則之後,老表借10萬元開了第一家店。

五年後,老表開著新奔馳,把母親接到廣州,住進了自己4室2廳的高檔小區住房。

以為從此不憂柴米油鹽時,生意卻開始走向下坡。

產品落後、銷售渠道受互聯網衝擊、人工成本增高,一系列的問題,老表的商業版圖幾年間不斷縮小。

數十間連鎖店鋪,到10間、5間,就算親身上陣跑銷售,吃盒飯、曬烈日,也沒能挽回敗局。

最後資金鍊斷裂,高層捲款出逃,昔日建立的所有,一夜間皆成泡影。

海明威在小說《永別了,武器》中說過:“這世界會打擊每一個人,但經歷過後,許多人會在受傷的地方變得更加堅強。”

這話老表不知道,但“適者生存”的道理他懂。

一切從新開始,老表經人介紹,一頭扎進了服裝輔料行業。

所謂隔行如隔山,何況老表曾經輝煌,如今鳳凰跌落凡塵,路就更不好走了。

可他不服輸,要想翻身,只有用盡每一絲力氣才有希望。

開店鋪、走倉庫、跑工廠、送貨上門,這樣的日子,老表過了5年。

現在,他買下了三間店鋪、三套房子,老家辦起了兩個加工廠,用他自己的話說:生活終於又重回正軌了。

英國作家馬科斯.麥克恩在《適應力》一書中說:“當問題出現時,如果我們不適應,即失敗。”

這個世界上,挑戰無處不在。一個未經計劃的小事件或是小細節,隨時可能打亂我們之前所有的部署和安排。當危險到來時,我們必將面臨新的挑戰,想要度過危機,接受新的規則、環境、條件,改變自身行為,努力革新,無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面對人生所有的不確定性,我們都應該像東山再起的老表一樣,接受現狀,奮起往前。

“開過奔馳,吃過盒飯,如今年入千萬”:適應力,職場發展的關鍵

2.進入新環境,為何感覺格格不入

什麼是社會適應能力?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社會適應能力指的是一個人為了在這個世界上更好地生存,從身、心兩方面以及行動上做出的,各種適應性措施和改變行為。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一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反映著他的綜合素質能力高低,小到生活自理、大到融入社會,都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社會適應能力強的人,往往更能得到個人與社會的兩相成就。他們更容易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取得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他們與環境、他人的相處更加緩和,常常能很快融入其中。他們更強調自身的努力,從而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更小,更能先人一步取得成功。

社會適應能力弱的人,則總會身陷大小不一的尷尬境地:

①對於挫折導致的身份轉換,他們多數無從下手

這種情況,我們總能在每年一批的大學畢業生身上看到一些端倪。

高校畢業生步入社會之初,在新的工作環境和生疏的人際關係中,大多顯得畏手畏腳,茫然而不知所措。

長期以來對長輩、師長的依賴,導致很多人習慣了充當一個“受用者”的角色。有家人的呵護,有學校的關愛,凡一五一十,都有前人做好了指引,就算闖了禍,依然能夠得到寬容。

正因如此,到了步入社會那一天,很多人才發現世界並不都是家庭、學校那麼溫暖和緩的所在。

沒有人再慣著了,也沒有人在乎你的情緒起伏了。象牙塔的生活,從那一刻已經一去不復返。

因為不適應,變得消極畏縮的人,不在少數。

②不同人生階段的衝突,導致他們一蹶不振

對一個人而言,突然進入一個新環境中,此時此刻是否適應良好,決定著兩條命運迥然相異的人生軌跡。

“入世難”,至今仍然是許多青年人的共同感嘆。

理想和現實造成的巨大落差,使得很多人在入世之前和入世之後,存在著一種嚴重的不和諧。

每年的5月份,島國日本就有許多剛剛走入社會的青年踏上了自殺的道路,草草結束來之不易的一生,這當中就有大部分是因為忍受不了突如其來的艱苦和挫折而絕望的。

假如他們但凡能有強一點的適應能力,也不至於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可惜,很多時候並沒有假如。

③過於弱小的適應能力,他們只能被動脫離群體

適應能力不強的人,很大程度上他的人際關係調和能力也不夠優秀。沒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缺乏穩定和諧的人際關係,那生活也必將是一塌糊塗。

人普遍上是希望受歡迎的,這涉及一個人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我們都需要被某一群體所認可,當我們感覺到被認可時,通常更加放鬆,也更願意處於相應的舒適環境當中,同樣的,適應能力也會在其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可一旦得不到肯定,我們就會下意識排斥某個環境或者群體,久而久之,也不再感受到身處當中的舒適感,結果會更傾向於獨自生存。

“開過奔馳,吃過盒飯,如今年入千萬”:適應力,職場發展的關鍵

3.擁抱變化,用行動開創新局

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變化。

對國家、企業和個人來說,掌握變化的智慧,搶在一切變化之前做出改變,以強大的適應能力,調整身心靈,迎接挑戰,是我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取得成功、創造未來的關鍵。

如果對適應能力的重要性,我們已經有了充分的正確認識,那麼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也就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

①自我調整

  • 降低期待值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古來有之。

在訓練適應能力的過程中,認識到”把焦點聚集於自身的行動上,而不是依靠外在因素“這一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降低對事物的期待值,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對生活的努力,反之,它更能使我們全神貫注地研究怎麼把事情做好,不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長吁短嘆上,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執行力和積極性。

  • 修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有一個小練習或許值得我們嘗試:

每天從睡醒開始,試著去發現身邊一切的美好之處。你可以感嘆於花草樹木的原生之美,也可以感恩於家人給予的甜美餐點,更可以對每一個遇見的人道上一聲“你好,謝謝”。

人是最最容易接受潛移默化的動物,當我們一再堅持用一種積極、正向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物事時,我們對於環境的接受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能夠不斷接受那些最為細小的美好,無形中在持續地降低對周遭的排斥,而適應能力也會逐漸地得到發展。

②主動出擊

  • 面對危機,選擇主動挑戰

危機有危險,但其中也必然包含著機會。

一項新事物的出現,之所以讓我們遭遇挫折和失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其認知的缺乏。

相較於面對危機避而不見,主動跳出舒適區,去挑戰、學習其中的知識、規則、規律是更積極的做法。

有些時候,我們甚至可以主動設置失敗的機會,從中學習經驗。

當陌生變成知根知底的時候,我們也就不會再對其感到恐懼和害怕,也能站在更加理性的角度思考,找出克敵制勝的關鍵機會。

  • 升級專業能力,培養基礎能力

如同老表的再度崛起一樣,他在數年的時間重新熟悉一個新的行業,做到財務自由,對行業能力的升級、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對能力的升級培養,隱含著提高對人事物的理解度。

理解度越高,越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步伐,用相應的行動去謀取最有利的位置。

不誇張地說,沒有人能夠忍受一個一無是處的存在。能力是我們生存於社會中的重要保障,我們只有依靠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在任何一個環境中如魚得水。

我們需要積極主動,熟悉行業崗位情況,掌握職業技能,明確崗位的執行和問題的解決方法,才有可能提高應對一切挫折的能力。

TIPS: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先從培養職業興趣開始,做到幹一行愛一行,熱愛是偉大創造的前提; 成功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大器將成之前,我們有必要放低姿態,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所謂“不怕做小事,才能挑大樑”。

③抱團取暖

培養適應能力的最後一環,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

待人真誠,對人友好,學會平等尊重,你會發現團隊、組織對你的適應能力提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個讓你感覺到放鬆、自然的群體,能夠輔助帶來清晰明確的思路,全面細緻的安排統籌,集體的智慧,往往是更為優秀的。

“開過奔馳,吃過盒飯,如今年入千萬”:適應力,職場發展的關鍵

4.結語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有想改變自己。”

我們身處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要讓環境改變來適應我們每一個人,顯然是一件不現實也不可能之事,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不斷改變自己,適應每一個變化。

當我們調整自己的心態、目光,以及行動,我們會更從容淡定,身邊的每一樣事物,也是那麼地美好。

所謂如魚得水,即是如此。

原創不易,抄襲可恥,本文系故事瘋子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簡介:故事瘋子,寫作愛好者一枚,既專注職場個人成長分享,也能給你不一樣的生活故事。

歡迎關注,如有不足,請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