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减缓缴存!公积金要取消?对你的房贷有什么影响?

近日,多地都在出台延缓公积金缴存的政策。比如深圳、杭州、南京、天津、厦门、南宁、重庆、东莞等地相继发布政策允许困难企业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或延期缴存公积金等。但其实早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有地方出台政策允许经营困难企业缓缴或者降低缴存比例了。

公积金与购房货款

公积金,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一种购房福利,它是中国在进行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了解决城镇职工住房问题而推行的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金制度。

公积金是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数据显示,2018年公积金缴存职工的实际人数,只有1.44亿人,占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33.2%。也就是说,公积金政策实行近30年,才覆盖了三分之一的城镇就业,还有三分之二的城镇就业人员根本就没有住房公积金。

而在这1.44亿职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只有不到36%的职工提取了住房公积金。没有提取公积金的职工,无法直接使用这笔存款,而且由于公积金"低存低贷"的特殊性,只产生一年期的存款利息,大多数人的资金一存就是几十年,资金难以增值保值。

根据2018年数据显示,全国公积金账户上有8089亿元的闲置资金。也就是说,这部分的资金没有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这部分资源是被浪费了。

与此同时,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要求多,门槛高,很难让普通的公众享受到公积金的福利。

公积金的利弊

最近一次关于公积金的讨论是,今年2月,黄奇帆在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建议中就已经提出过,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黄奇帆提出,应将中国特色的"公积金"转化为企业年金体系,并入市投资,做到让员工、企业、国家都受益。

根据2019年5月31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下称《公积金报告》),截至2018年末,缴纳公积金的人数仅为1.4亿,只占我国人口的1/10。而这1/10的人口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总额为14.6万亿元,提取总额8.8万亿元,缴存余额多达5.8万亿元。

《公积金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支持贷款职工购建住房面积2.87亿平方米,占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19.42%。2018年末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市场占有率16.19%,远低于商业贷款占有率。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当初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主要是向新加坡学习,希望通过这种强制性缴纳的办法,集合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的力量,解决民众的购房问题,我国和新加坡也是全球唯二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国家。

学者从公平以及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当前公积金制度的诸多问题,如不买房的补贴买房的、长期存款短期计息等。在房价日益攀升的今天,虽然公积金额度有限,却是普通居民唯一获得低息房贷的渠道。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2019公积金年度报告》中也披露,住房公积金提取金额接连上升,涨幅均在10%左右。其中,深圳市公积金提取用于租房的占比高达36.41%。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如果只是单纯的取消公积金,并没有辅以其他福利和保障制度,那么对企业将是最大获益方,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降低了成本。

众所周知,公积金强制缴存,个人和企业分别缴纳一部分,比例从5%到12%不等。如果单纯取消公积金而不做任何补偿,那么企业将直接节省5%-12%的成本,相当于员工将减少5%-12%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