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手&理性人

大家好

今天小金將會給大家帶來

兩個小概念的介紹

看不見的手

經濟是一個管理起來很頭痛的系統,而政府總是嘗試找到管理經濟的方法。

1776年,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觀點令人震驚,他認為政府要做的僅僅是:什麼都不做,讓人們自由買賣。如果政府讓自負因虧的交易主體充分參與競爭,市場就會導向積極的發展方向,“就像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如果有人賣的價比你低,顧客自然會去買他們的東西,這樣你就只能降低價格,或者提高質量,只要人們有足夠的需求,市場就會滿足他們,像嬌慣的孩子一樣,這樣,人人都會滿意。後世的自由市場主義者,像哈耶克,這種“不干涉”政策實際上,勝過任何的宏觀調控,但是問題在於,經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均衡”,更有可能停滯不前,

市場調整期間,人們會失去信心,這就是政府愛用“看的見的手”的原因。

看不見的手&理性人

看不見的手&理性人

理性人

在影響經濟的所有因素中,最麻煩的就是人,總的來說人是理性的,當某種商品價格上升的時候,人們就會生產更多的這樣的商品,買的更少;如果人們預期通脹率會上升,他們就會要求更多的薪水,如果一國的利率或者匯率出現下降,擁有大量資本的人就會試圖把錢轉出去,比你喊“雙底衰退”的速度更快。各國政府知道經濟政策,正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加訂上,這樣很好,但也會有意外,有些討厭鬼並不總能作出最好的選擇。有時人們會誤以為自己知道了真相,或許真相太過複雜而難以理解,有時人們傾向於隨大流,依靠他人才能瞭解自己真正在做什麼。

比如2007年,房屋貸款利率普遍很低,很多人並不明白背後發生了什麼,更多人只是跟著大流貸款,一些放款方或許能夠“理性的”思考,他們相信黨信貸出現問題時,危機的嚴重性會迫使政府為他們買單。對於銀行這是對的,可惜對於他們的顧客來說,不是這樣的。

看不見的手&理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