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曾国藩传》1、知识改变命运—农民老曾的当官梦

1、知识改变命运—农民老曾的当官梦(曾国藩传).mp322:21

来自财经飞牛

话说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春天的一个清晨,在湖南省湘乡县荷叶塘村,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又一次早早起来,亲手替儿子和孙子整理好考试用具,把他们送出大门,默默地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一站就是很久。

这个老人叫曾玉屏,也算是荷叶塘方圆几十里的名人了。少年时的他家境虽然普通,但天性纨绔,整天骑着马,穿着时髦的衣服,愣是和一群城里的公子哥混在一起。后来,被别人揭穿了自己虚荣的本性,开始奋发图强,专心务农。

十几年下来,在荷叶塘置了百十来亩地,使曾家从普通的中农变成了家境殷实的小地主。他就这样在地方上树立起了自己的名望。

说起这老曾家,还有一个五六百年都打不破的魔咒。翻开《曾氏族谱》,放眼望去,从宋朝末年到清朝,五六百年间,像是中了什么魔咒,居然连一个秀才也没出过。

偏偏到了曾玉屏这一辈,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发誓非要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当官,打破老曾家世代种地的魔咒。

可是,五六百年的魔咒岂是轻易就能破的?这曾玉屏的长子叫曾麟书,充分继承了老曾家的读书基因,从十几岁开始入考场,已经考了十六次,年过四十,头发都花白了,依然连个秀才也没有考取。

好在曾玉屏并不气馁,充分发扬老子不行儿子上,儿子不行孙子来的精神,在科举的道路上前仆后继。眼看曾麟书中秀才无望,倔强的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在了孙子曾国藩的身上,催着他从十几岁起,就和自己的父亲一起开始了科举之路。

不幸的是,小曾同学完美地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基因,从十几岁起,一直考到了二十二岁,还是一无所获。这才有了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赶考的那一幕。

话说这古代科举,可不像现在去参加个考试那么简单。

首先是辛苦。别的不说,提着沉重的考篮,徒步到考场,就非常辛苦。考篮的上一层,是笔墨纸砚,还有书籍。下一层则是食物和水果,加起来有二三十斤重。拎着沉重的考篮,还要一路跋山涉水,徒步一百二三十里从住地走到县城,再从县城跋涉二百多里地到长沙府,对曾麟书来说,这是他第十七次踏入考场。如果以单程三百五十里计算,曾麟书为了考一个秀才,已经足足走了一万一千九百里路,相当于步行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走了个来回。

其次是屈辱。科举虽然是“抡才大典”,其实对读书人毫不尊重。天色尚浓黑时,就要来到考场点名。点完名,发了卷子,就要接受搜检。不但考篮里的东西得一一拿出打开,连馒头都要一掰两半,甚至还要脱掉鞋子,解开衣服,让当差的遍体摸索。搜检完,钻进狭窄低矮的号舍,个子高点儿的站里面连腰都伸不直。以后一连几天,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这间低矮的号子里度过。

当然,最痛苦的莫过于发榜时名落孙山和他人的嘲笑讥讽。小曾曾打小自尊心很强。头两次失利,他并没有感到特别难堪,一两次不中也很常见。然而第四次、第五次落第,他意外地在众多“童生”中“脱颖而出”,大有取代父亲,成为湘乡县科场新焦点之势。这让他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因此这一次,小曾和他爹都拼了命。要是再考不中,两人实在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也许是老曾家的执着感动了上天。发榜那天,父子俩照例一大早,就满怀期待地赶去看榜。

这一次,曾麟书的大名赫然在榜!曾麟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简直比范进中举还高兴。这一年,曾麟书已经四十三岁了。老曾家破天荒,终于打破了延续五六百年的魔咒,出了一个秀才!

可是,老天爷这次并没有让老曾家好事成双。曾国藩在榜上找来找去,却没找到自己的名字。

他第六次落榜了。

不过,他在榜单边上的另一张告示牌上,倒是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小曾同学不仅落了榜,还被学台“悬牌批责”。

每次考试后,主考官都会挑几篇文章出来,作为范文。当然,有正面范文,也有反面典型,曾国藩的这次考卷就被当成了“反面典型”。主考官评价说,他的文章是文理欠通的典型,大家要引以为鉴。被“悬牌批责”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下,小曾同学不光在湘乡出了名,还在全省出了名。这意思是用大喇叭昭告湖南全省学子,老曾家出了一个文理欠通的考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次“悬牌批责”对曾国藩刺激极大,这是他长到这么大第一次被人家当众批评。

曾国藩后来回忆自己的生平,说这是自己平生第一大挫折。

回家之后,他听由全家操办庆祝父亲入学的宴席,自己一头钻进书房里,再也不出来了。经过沉痛的反思,曾国藩慢慢摸到了问题的门道。

首先当然是要归咎于自己笨小孩的基因。关于曾国藩的笨,坊间流传着一则笑谈,说是曾国藩从小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有一天黄昏,他坐在书桌前,正摇头晃脑地背诵《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此时,有一个小偷,爬到他家房梁上,准备等这家人都睡着了,下来偷东西。结果很悲剧,小偷都在房梁上睡了两觉了,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那儿反复背诵,听来听去,连小偷都背会了。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指着曾国藩的鼻子,破口大骂:“就你这个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从头背到尾。然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

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不过这个传说说明了两件事:一个是曾国藩确实很用功,另一个是曾国藩确实很笨。

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曾国藩确实认识到自己天资愚钝。但是曾国藩和爷爷一样,身上也有一股天生的倔劲。他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多年的学习之路。他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可以说,父亲曾麟书的教育方法把自己给坑了。别人是坑爹,曾国藩他爹是坑儿。曾麟书自己读书很笨,教育方法也十分落后,就是四个字,死记硬背。这样教的结果,虽然基础打得扎实,却把曾国藩的灵性拘泥住了,怎么学也没有长进,写出的文章虽然四平八稳,但是笔力孱弱,缺乏打动人的地方。

曾国藩想通了这些,开始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

道光十三年(1833),曾国藩再一次踏上了科举之路。

放榜的那一天,他又是起了个大早。立在人群中举目搜索,结果这一次,他的名字果然赫然在列!虽然位于榜单的尾部,但是他毕竟成了“秀才”!

消息传来,曾家上下喜气洋洋,在大门口搭起一座高大的彩绸扎成的龙门。曾玉屏不惜花费,办了二十多席。老曾家终于扬眉吐气了!确实,曾国藩成为秀才和曾麟书入学不同。曾麟书中秀才只相当于获得了一个荣誉性的结尾,因为他已经四十多岁,不可能在科场上继续奋斗了。而曾国藩比父亲早中了二十年,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考举人考进士。

从这一年开始,老曾家的气运似乎彻底转过来了。中了秀才之后第二年,恰是乡试之年,这年秋天,曾国藩又到长沙参加了举人考试。

考举人的难度比考秀才高多了,每次乡试,湖南全省不过能中四五十人。应试与录取之比,大约为八十比一。曾家人本来是没抱太大希望的,哪知道,曾国藩居然一考即中,在这一科取中了湖南省第三十六名举人。

中了举人这年十一月,曾国藩离开湖南,兴冲冲地赴京赶考,看看能不能来一个三联捷。

考进士的难度又有了本质的提升。大清朝全国的读书人有几百万,进士一般每三年考一次,一次录取三四百人。也就是说,全国平均每年不过才出一百多个进士。根据学者研究,清代进士的录取比例是百万分之零点四八,是名副其实的百万里挑一。

接下来的两次进士考试,运气并未眷顾曾国藩。但是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再一次进京赶考,背水一战,居然高中了进士。这一年,他虚岁二十八,比当时全国中进士者平均年龄年轻了整整十岁。

中了进士之后,曾国藩再接再厉,又参加了翰林院的选拔考试。结果曾国藩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得异常出色,居然取得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亲自阅卷审核时,读了曾国藩的文章,非常喜欢,改为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至此,当年湖南那个农村的笨小孩,通过自己的执着和努力,正式变身为曾翰林。

而相比之下,曾国藩的那些同学,有的人早早成了秀才,却站在边上等着看曾国藩父子的笑话,结果这些人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一个。

艰难的科举之路塑造了曾国藩愈挫愈勇的性格特点。在后来的生命历程中,越遇到挫折,越能激起曾国藩斗志。

这里,我们可以用同时代的洪秀全,和曾国藩进行一些对比。洪秀全比曾国藩小三岁,算是同龄人。和曾国藩一样,他也是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全家人也是全力以赴供他,要他走通科举之路,但是他的抗打击能力显然不如曾国藩。他考秀才三次落榜之后,心理崩溃,直接晕倒在榜前,后来精神失常,做了那个著名的升天梦,梦到了他的“上帝”。第四次失利后,洪秀全自暴自弃,放弃了科举,转而创立“拜上帝教”,走上了与曾国藩完全不同的另一条人生道路。

对于曾国藩的笨拙,在这里还想多说两句。笨,本意是指智商低;而拙,更多地是指做事不灵活。对于曾国藩,如果非要扣他一个笨的帽子,可能有点冤枉他了。

因为,这个笨,是相对而言的,要看和谁进行比较,和同时代的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杰相比,曾国藩的智商确实平平,甚至可以说是最笨的一个。左宗棠十四岁第一次参加科举便中秀才,且名列县试第一。李鸿章也是十七岁即中秀才。比曾、左、李时代稍晚的梁启超更是天资超迈,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但是,如果和当时全国那么多读书人相比,曾国藩绝对算不上笨。曾国藩能够在录取比例仅为百万分之0.48的进士考试中获得成功,就足以证明他的智商并不低。

至于学习中不够灵活,不懂得从全局思考问题,这确实是曾国藩早期求学生涯中的一大缺点。在父亲死读书的培养理念下,曾国藩被教育成了一个学问的烧砖工人。他每天只是盯着那一块块零散的砖头,用心烧制。他把每一块砖头都烧得毫无瑕疵,但是却忘记了,这些砖头最终要用来盖房子。砖头烧的再结实,只要设计出了问题,房子照样会垮塌。

曾国藩在第六次考秀才失败,被全省通报后,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多年的求学生涯。他认识到,自己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于是他痛定思痛,经过一年的反思,改变了过去写文章时不顾整体架构,只会一味的胡乱堆砌的毛病,完成了从一个烧砖工到建筑师的转变。

思维的转变,给他后来的科举之路铺平了道路。他开始从文章的全局去思考,先搭出一个房屋的框架,再把烧好的砖头一块块垒上去。由于他的基础打得很牢,每块砖头都烧制的很结实,这样造出来的房子,自然就既美观又耐用。这就是他考秀才考了七次,举人和进士却考得异常顺利的原因。一旦开了窍后,自然就能一顺百顺。

此外,笨拙的人往往都很有自知之明。因为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笨拙的标签,所以曾国藩从来没有想过,可以通过避重就轻、投机取巧的方式来求取功名。虽然天性钝拙,但是曾国藩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

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凭奇谋诡计,只凭坚忍踏实,死磕到底。这种方式看似迟钝,实则锋利无比。就好比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又好比杨过的玄铁重剑,表面上简单笨拙,实际上却大气厚重,重剑无锋,所向披靡。

他完全接纳了自己所谓的笨拙本性,并且通过自身的不断追求和努力,把自己的笨拙发挥到了极致,直至把笨拙这个别人看起来的劣势,完全转变成了安身立命的巨大优势。曾国藩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所以,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

这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诀,也是他常向别人谈及的道理。凭借他的笨拙,他的踏实,他的一步一个脚印,曾国藩后来立功、立德、立言,一生的成就,远在同时代所有的牛人之上,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公认的圣人。

好了,这期里,曾国藩完成了从一介草民到翰林的巨大人生转变。可是谁想,刚到北京赴任的曾国藩就遇到了更多的烦心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下期接着聊。

解读《曾国藩传》1、知识改变命运—农民老曾的当官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