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老股民,有什么炒股诀窍竟然功成身退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老年人炒股的故事。这位老人,大家都称呼他老戴。40年代出生,90年代接触股市是刚到退休的年龄,退休前是一家医院的后勤人员。老戴这辈人每天看新闻联播是必修课,所以对于国家推出股市是非常赞同的,退休后闲来无事,自然而然的就踏入了股市,成为了中国第一代股民。

70多岁老股民,有什么炒股诀窍竟然功成身退

当时的90年代,工资水平待遇是比较低的。老戴也只能拿出个三五千年元炒股,对他来说已经是巨资了。不过老戴不是属于技术派类别的,这代人的思想求稳才是第一。再说退休后炒股,年龄较大,古板固执的性格多少有点,这也是年代的特色吧。他喜欢研究股票公司的基本面,尤其对于分红比较感兴趣,老戴也算是A股最早的基本面派吧。

老戴投资买股只买那些低价的权重蓝筹股,且必须是有国家控股背景的,这样的股票然他感觉非常的安全,至少不会退市。所以,对交通行业、能源行业及钢铁行业等的大型公司是比较热衷研究买入的。而买入后不管了,持有它几年,如果不慎套的话就那“装死”不看,至少以后还有分红,有点分红受益心理还有底。但反过来一旦涨幅达到30%附近,他就要卖出,担心涨幅再跌回去。其实这和部分股民的心态是相同的,只要套了就是死了也不卖,但只要略微有涨幅就要卖出。老戴因为年龄大了,也不会电话委托,把孙子送到学校后,不耽误去营业部和股友们交流探讨,所以,他的买卖都是在营业部完成。

老戴对于股票的研究非常痴迷的。除了每天必看的新闻联播外,还有事没事的跑到单位收发室找些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及参考消息等报纸杂志阅读。其次,就去营业部看盘和聊天,每次回来都能记上密密麻麻的一大页,常年的日积月累,老戴对于宏观经济面的分析头头是道,不亚于一个股市评论家。股民炒股都炒成了经济学家和股评家,中国的股民还真的不是盖的,这是有先例的。

70多岁老股民,有什么炒股诀窍竟然功成身退

​ 然而就是这么多年,他坚持着这样的投资方式,以他的投资理念,就是放到现在也没有什么错误的。这一两年的闪崩个股比较多,一不小心就容易踩上地雷或者带帽ST。近期“暴力抗法”的深大通复盘后就连续的跌停,这都是典型的系统风险。股民点子背买到了这些垃圾股,真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苦说不出来呀。而这些股票基本都不符合老戴的投资理念,坚持买有国资背景的大蓝筹,所以他的风险控制一直很好。

现在老戴已经70多岁的高龄了,身体的原因不能再去投资股市了。但对于他的投资理念,我认为还是有借鉴作用的,加以修改之后会对价值投资有较大的提升。他的优势在于买根本不可能倒闭的低价大盘股,不会有退市的风险性,这点对于价值投资派尤为重要。他的劣势在于只要涨幅30%左右就要卖出,这样很容易错失大牛股,比如格力电器、贵州茅台等。比如我知道他在90年代买过马钢股份,而马钢股份从1992年到2007年,12年涨了30倍,而他显然早早就小盈利跑了。

老戴总体是盈利的,这是毫无置疑的。不过,应该在股市赚了小钱,大概率跑赢了通货膨胀,但赚大钱的几率不高。就这,他已经赢了市场70%以上的股民朋友们,也算是个胜利赢家了。股民的一生,能像他这样的最终盈利退出股市,我想还是不多的。在这里,咱们就祝福第一代股民老戴晚年幸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